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统计.有50%车辆事故是追尾造成的。尤其是城市交通事故,大多数是两车追尾,有些是连环追尾:如果在高速公路上发生追尾或连环追尾.一般是重大交通事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因此.如何预防追尾,包括不追别人的尾和让别人也不追你的尾.就变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笔者请教了几位具有30年驾龄的老驾驶员,他们告诉我一些切身的体会和很重要的经验.记录整理几条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
老车 《汽车知识》2010,(2):70-75
<正>30城区开车怎样防追尾?提醒1)雨天、冰雪天等恶劣气候行车时,应增大跟车距离,并降低车速,因为此时的制动距离是平常的两三倍。2)在车流中,可以和前车稍微左右错开一点,当然不要错开太多,不能压分道线。这样你就容易看到前面车辆的动态,而你后面的车辆也因为你的变化而错开了视线,很容易看到你前方车辆的动态,从而降低了被人追尾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日前,日产汽车公司向外界发布了"防追尾辅助支持"技术,旨在避免造成车辆追尾事故的两种常见情况:帮助驾驶员避免与同车道前部车辆发生追尾,同时减少自身突然刹车带来的后方车辆追尾风险。新系统可以在车速6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避免可能出现的前车追尾现象,这一危险处理车速也达到了同类系统中的最高。  相似文献   

4.
<正>1、提醒后车安全距离;2、前方有情况请和我保持更长安全距离;3、请您关闭您的远光灯,他已经影响了我的驾车安全。刹车灯就是车辆刹车时亮起的灯。一般为红色,起到警示后面车辆的作用;另外,刹车灯能够有效防止车辆追尾事件的发生,减少交通事故。刹车灯亮度较强,也较为明显,它主要用来提醒后面的车辆,本车要减速或停车。刹车灯若使用错误或者出问题,便很容易造成追尾撞车事故。  相似文献   

5.
日本《道路交通法》第26条规定:要保持足够的"车辆间距"。"保持足够车辆间距"的概念是:当前方车辆紧急刹车时,后方车辆不会因前方车辆的紧急刹车,而造成前后车辆"追尾事故"的发生的距离。把保持这样的"车辆间距"定为"安全车距"。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从某市交通管理部门了解到,2009年1~11月车辆追尾类事故在本市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占到了近60%,而在所有的追尾事故中与大货车有关的又  相似文献   

7.
基于碰撞相容性因素的车辆追尾事故深入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泉  李一兵 《汽车技术》2006,(Z1):72-75
为详细了解北京市追尾事故车辆的分类对比情况,基于车辆碰撞相容性因素构建了追尾事故的深入数据分析模型,包括追尾事故车辆的基本类型、结构形式及几何特征对比、车辆碰撞损坏特点、车内乘员伤害情况及其相关性等方面内容。利用真实交通事故案例对车辆碰撞相容性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为车辆追尾事故的预防与伤害减轻等项研究提供参考,指出今后研究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8.
图说安全     
《驾驶园》2010,(1):40-41
跟车距离太近引起的追尾事故 在这种T字路口,有横向车转弯时.前车很可能会随时踩刹车,跟得太近.很容易引起追尾。 大雾中四辆大货车追尾相撞 2009年12月2日,江淮大地大雾弥漫。因为安徽省境内的312国道和合六叶高速公路连接处的大顾店收费站临时管制封闭,许多车辆滞留在国道上。  相似文献   

9.
李智安 《天津汽车》2009,(11):35-38
高速公路的事故类型中追尾碰撞占了很大的比例,因而开发车辆防追尾碰撞安全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分析了影响行车安全的各种因素,建立了安全车距数学模型,利用现代技术,构造了一种车辆防追尾碰撞安全系统。指出此安全系统能减少由于驾驶员分心和疲劳等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动态追尾与静态追尾的甄别是认定追尾交通事故责任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从现场范围、现场散落物的分布特点、现场痕迹的形态特点及肇事车辆的结合形态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动态追尾与静态追尾的甄别。  相似文献   

11.
车型:奥迪Q7。故障现象:不能启动。故障诊断:该车因不能启动,被拖进我厂进行维修。接车后验证故障现象,钥匙无法拔出,车辆无法启动。启动启动机时听见"滴答滴答"的声音,像是电源电压不足造成的。经与驾驶员沟通后得知,该车一直使用正常,最近在家里放了两天后再次启动,发现无法着车启动。期间被追尾过,出过一次事故。经过此番了解后,开始维修该车。给车辆充电后,车辆能启动了。钥匙也能拔出,只是仪表上ESP侧滑的灯一直点亮。  相似文献   

12.
瞿均 《驾驶园》2006,(3):48-49
1、车辆追尾事故现场处理 在高速公路上,车辆一旦发生事故,驾驶员首先要开启紧急信号灯,夜间还要同时开启示宽灯和尾灯,要立即抢救伤员,保护好现场.如遇死者须做好标记后抬到路边,防止连环事故的发生.并在车后150米处放置警示标志,向后续车辆的驾驶员发出信号,以免再次发生追尾事故确保安全.很多连环追尾事故的发生,就是驾驶员没有来得及或没有想到设置警示标志,而造成了更多的车辆追尾.  相似文献   

13.
1.重车跟空车车距远点。遇有情况空车能立即停车,而重车惯性力大,制动距离长,不能立即停车。2.车辆上、下坡时车距远点。车辆上坡时因换挡操作不当,随时都有停车和后溜的可能;下坡时车辆速度快,不易停车。3.车速越快时车距越远点,防止追尾。4.雨、雪、雾天和夜间行车车距远点。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常规驾驶车辆交通流追尾碰撞交通安全状况,提出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CAV)与常规车辆构成的混合交通流车队稳定性优化控制方法。基于全速度差模型,应用集成速度与加速度的多前车反馈构建CAV跟驰模型,考虑CAV混合交通流车辆空间分布的随机性,将各类型局部车队稳定性作为优化目标,以局部车队头车速度扰动为系统输入,以尾车速度扰动为系统输出,应用经典控制理论领域的传递函数法推导局部车队稳定性约束条件;分析关于平衡态速度与CAV反馈系数的车队稳定域,以各类型局部车队能够在任意平衡态速度下均稳定为控制目标,对CAV反馈系数输出进行优化控制;设计高速公路上匝道交通瓶颈数值仿真试验,在不同CAV比例等多种条件下,分析CAV混合交通流优化控制对交通流车辆追尾碰撞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AV混合交通流优化控制可降低车辆追尾碰撞风险,在碰撞时间阈值小于2 s时,100%比例的CAV交通流可将交通流的车辆追尾碰撞风险降低85.81%以上;在碰撞时间阈值大于2 s时,追尾碰撞风险可降低48.22%~78.80%。所提优化控制方法可有效降低CAV车队优化控制的复杂性,为大规模CAV背景下的混合交通流优化控制以及车辆追尾碰撞交通安全提升策略提供直接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勇 《汽车运用》2006,(7):36-36
近几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年均60多万起,亡人10万左右,伤亡率居高不下,仅中保集团每年赔付金额160多亿元,其中一半是碰撞所造成的损失,约40亿元是追尾事故造成的。在事故形态中,交通追尾事故占到了20%左右,军车交通事故中追尾事故占的比例更高,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形态。引发交通追  相似文献   

16.
金柏正  刘勇 《商用汽车》2007,(3):108-109
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使以汽车为代表的现代文明再次得以提升;但近些年来,道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近3年,我国每年有10万人死于各类道路交通事故),触目惊心的数字令人不寒而栗,交通安全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有超速超载、逆向行驶、疲劳驾驶和车辆抛锚等,其中高速公路上由于车辆机械故障或抛锚等原因引发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占1/4以上.浙江省高速交警总队统计,2006上半年发生的500起翻车事故中,123起是因为汽车轮胎爆破,并由此导致23人死亡.2006年春运期间,"2.6杭金衢"和"2.9杭甬"高速公路上发生的2起特大交通事故均是由于车辆轮胎爆破,导致车辆在行车道上不能动弹,因而造成后面车辆来不及采取措施而发生的重大追尾事故.  相似文献   

17.
王占强 《世界汽车》2012,(9):124-127
追尾事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事故类型,约占实际交通事故的1/3左右。和正碰、侧碰事故相比,追尾造成的死亡人数虽在所有交通事故中的比例较小,但是因其受伤的人数却占很高的比例,大约为30%~40%,其中,颈部伤害是最常见的伤害形式。当车辆发生追尾时,前车乘员的躯干随车辆向前加速运动,而头部因惯性作用相对滞后,乘员头部向后转动从而造成颈部受伤,这类受伤的方式类似软鞭鞭头的甩动,故常称为"挥鞭伤"(WhiplashInjury)。挥鞭伤是交通事  相似文献   

18.
忠告写后面     
<正>为了行车道路的和平,为了男司机和女司机能更友好地相处,有网友根据自身经验写下忠告小编特此整理奉上,希望不只是对女司机,同时对新手都能有帮助。一、关于行车速度。车速慢一点不是不可以,但一定不要在快车道上慢,不但阻挡了别人,而且也本身也是种很危险的行为,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如果正常行驶中被很多人鸣笛示意,然后被超车,  相似文献   

19.
跟车是驾车行驶中最常遇到事,也往往是一件被驾驶人所忽视的小事,然而,跟车里面却有“大学问”。跟的距离近了,易产生追尾事故。跟的距离过长,容易被别的车插入。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各种汽车交通事故也在增加。汽车追尾事故在交通事故中经常发生。由于追尾事故很少对人造成严重伤害,所以人们对于汽车追尾事故的重视程度也较低。汽车追尾事故发生时,前车受到后车的撞击,人体胸部首先受到向前的力。此时由于惯性作用,头部保持在原来位置,头部运动滞后于人体胸部,人体头部变会像鞭稍一样被人体颈部向前甩,这种现象被称为“挥鞭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