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随着国家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重要举措的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趋凸显,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已成为各行业改革发展的必修课程,作为我国现代道路运输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汽车维修行业(以下简称汽修行业)责无旁贷成为这项工作的重点实施行业。2011年国务院下发的《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全国交通运输企业要全部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2011年6月,交通运输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精神基础上出台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从事客运、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重点运输企业在2013年底前达标,其他交通运输企业在2015年前达标,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组织和实施这项工作是摆在汽修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面前的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下面笔者就汽修行业如何有效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浅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绵阳市2009年度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从2010年3月1日开始至7月结束。该考核工作分三个阶段,即企业自查申请阶段、实地考核阶段、公示及评定阶段。行业主管部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统一组织协调、统一程序标准、分级负责、分段实施”的要求,以现场查看为主,听取汇报为辅,结合日常市场巡查、监管、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先由维修业户申报、自评,再由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现场考评。将考评结果进行公示,最后市运管处将根据初审情况进行复核。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升机动车维修服务质量,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强化维修行业形象,自2009年起,浙江省运管局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了机动车维修企业维修服务质量达标评审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机动机维修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应引起企业管理者和职工足够的重视。笔者对近期调查的12家机动车维修企业(一级达标企业4家、二级达标企业6家、三级达标企业2家,其中:4S店9家、综合修理厂3家)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年度核查与初次评价结果统计对比分析,情况如下。1.对于初次评价结果,年度核查结果总体评价分数略有下降,降幅为0.19%。2.其中:6家企业评价分数上升,总体评价分数上升5.54%,最大升幅为20.7%;6家企业评价分数下降,总体评价分数下降5.08%,最大降幅为10.13%(图1)。  相似文献   

5.
1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内涵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是指在维修作业过程中保障人身安全、设施设备安全和车辆安全。人身安全是指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健康的一切不良因素,保障员工有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设施设备安全和车辆安全是指消除损坏设施设备、维修车辆和其他财产的一切危险因素,保障维修生产的正常进行。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汽车维修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因此,安全生产管理是维  相似文献   

6.
<正>安全生产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汽车维修企业也一样,维修技术人员在汽车维修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安全,主要包括人的安全、车辆的安全、工具设备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全等,但在汽车维修生产中时常会看到、听到一些在汽车维修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问题或事故发生,给企业、客户和维修人员带来损失,所以企业和员工在生产过程中都要牢记安全第一,不要忽视安全。下面就从维修人员的  相似文献   

7.
在近两年开展的汽车维修企业信誉等级考评中,客户满意度是一项重要指标,它综合反映了维修企业维修质量、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及诚信程度。定性、定量地分析维修企业客户满意度,及时、准确地评价维修企业服务质量和维修质量,是维修企业信誉等级考评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对客户满意度的测评分为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两大部分。前者可以细化为故障判断是否准确,维修项目是否齐全,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维修零配件质量,维修期间车况保护及清洁情况等5个参数;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5月6日,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连锁经营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全国知名连锁企业、维修企业、行业协会等约90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秘书长、连锁经营工作委员会筹备组组长张京伟主持。会上,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员部主任、连锁经营工作委员会筹备组副组长刘京南做了《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连锁经营工作委员会筹备工作报告》,并对《连锁经营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连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进一步推动机动车维修行业落实安全生产"一线三排"工作机制,夯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基础,提升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水平,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多措并举,着力提升机动车维修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水平。一是组织推进机动车维修行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工作,通过分级评定对风险源进行排序、排除,抓住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汽车维修企业是一个多工种综合型的服务企业,熟悉汽车行业的人都知道,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比普通制造企业或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更为复杂,汽车维修企业除服务接待外所涉及到的其他作业内容均带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如举升机上的车下维修作业、焊接、钻床、油漆、移动车辆等等,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事故。汽车维修企业如何防范生产经营中的安全风险和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这是多年来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者们一直很重视的问  相似文献   

11.
<正>2023年5月25日~26日,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机动车检验检测和污染防治工作委员会、《汽车维护与修理》杂志社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了《汽车喷烤漆房》(JT/T 324—2022)、《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修理技术要求》(GB/T 19910—2022)、《机动车维修服务规范》(JT/T 816—2021)及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宣贯培训班,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地方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汽车维修企业、汽车维修行业主管部门、汽保设备生产销售企业的50余人参加了本次宣贯培训班。  相似文献   

12.
正为认真做好迎接国务院江苏安全生产专项督导组来宁督导和开展安全生产巡查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12月6日,南京市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处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专题培训会,市处、各区所共计50名执法人员参加了培训,陆凯副处长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进一步做好宜兴市汽车维修行业污染防治和安全生产工作,6月29日上午,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召开全市汽车维修行业环保治理暨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市污染防治攻坚办、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市场监督、城管等部门及各镇、园区、街道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曹炜主持。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加强对二类维修企业的管理,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近日,阿盟运管处组织全盟二类维修企业,召开业务工作座谈会。会上,阿盟运管处机务科负责人带领大家学习了相关维修及安全生产文件,通报了辖区维修企业年度质量信誉考核结果和考核中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就当前形势下行业管理部门与企业共谋维修市场发展良策、维修市场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安全生产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汽车维修企业也一样,维修技术人员在汽车维修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安全,主要包括人的安全、车辆的安全、工具设备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全等,但在汽车维修生产中时常会看到、听到一些在汽车维修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问题或事故发生,给企业、客户和维修人员带来损失,所以企业和员工在生产过程中都要牢记安全第一,不要忽视安全。下面就从维修人员的  相似文献   

16.
3月10日至13日,安徽省运管局在宣城市和阜阳市举办了两期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核查工作(以下简称核查工作)培训班,各市运管处维修科长和具体从事达标车型核查报告审核的工作人员、辖区各县(区)运管所具体从事达标车型核查报告审核工作的人员及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技术负责人共计191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7.
<正>交通运输部施行新版"规定",其主旨是鼓励汽车维修配件自由流通,鼓励原厂配件生产企业向汽车售后市场提供原厂配件和具有自有品牌、商标或标识的独立售后配件,鼓励授权维修企业向非授权维修企业转售、提供原厂配件;破除维修配件渠道的垄断。交通运输部2015年7月的部务会议,通过了对2005年版《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相应修改,修改后的"规定"自8月8日起施行,并于8月26日在其官网公布了新版"规定"。与此同时,交通运输部和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牵头制订的《关于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73061部队结合年度工作,对所属修理分队干部进行了业务综合素质考评。业务机关成立考评组,制定专项方案、计划,考核采取技术骨干当考官、支委成员组班组、战士全程综合评,重点考核了规章制度、维修业务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9.
正进入汽车维修车间工作,无论是什么工种、什么岗位,都必须注意安全生产(包括人身与设备的安全)。落实安全措施,实行安全生产,是企业经济效益和质量的保证。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分享汽车维修行业的安全知识。汽车维修技师的岗位职责主要有:1.负责设备的维修保养,及时排除故障,杜绝设备停机和机械事故;2.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建好维修保养档案;  相似文献   

20.
正近一年时间笔者在行业主管机关和行业协会的支持下,对多家机动车维修企业走访调研,并查阅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管理规定,咨询了有关专家,就机动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一、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建议存在的不足:1.企业未设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2.企业设立了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但不是由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3.企业设立了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但各成员责任未明确;4.企业设立了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人员有变动未及时更新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