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汽车给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目前内燃机仍是能量转换的重要方法,燃油燃烧会留下有害的残留物(例如炭烟、微粒、PM等),为此,欧洲甚至全球均颁布了非常严格的发动机尾气排放标准,促使工程师们不断降低内燃机有害微粒物的排放量。目前,欧洲排放标准主要分为Euro1、Euro2、Euro3、Euro4、Euro5和Euro6等6个等级,每个标准对尾气排放都有严格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多,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汽车尾气排放问题,越来越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陆续实施.  相似文献   

3.
车坛传真     
北京将实行更加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据北京市环保局透露,从2004年1月1日起北京将对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实施欧洲二号标准。 欧洲标准是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欧洲二号标准”对尾气中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含量的要求将比“欧洲一号标准”更加严格。从2004年1月1日起,北京市新上牌照、新生产的车辆必须符合这一标准。从2005年开始,“欧洲二号标准”在全国推广执行,到时所有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机动车将不准制造出厂。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数量越来越多,汽车废气排放带来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出于对清洁空气的需要,人们对汽车尾气净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关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为有效控制尾气排放,现在大部分汽车都装备了三元(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催化(铂、铑、钯)净化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配件》1998,(15):29-29
60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中随着汽车数量大幅度增加,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美国、日本和欧洲相继制订了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限制汽车尾气中CO、HC、NO_x等有害物质的排放。70年代初,由于能源危机,各国又制订了汽车燃油经济性法规。这些法规的颁布使传统的机械式化油器发动机难以达到要求,迫使世界汽车工业寻求新的技术来实现节油和减少排放的目的。70年代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全世界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2亿辆,每天排放的有害气体约400万t,大量的尾气排放破坏了生态环境。为减少机动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全世界汽车工程技术人员都在不懈努力。现阶段我国已全面执行较为严格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并加强了机动车尾气治理工作,而尾气检测是机动车尾气治理中的首要工作。1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与检测标准机动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CO(一氧化碳)、HC(碳氢化合物)、NO x(氮氧化合物)和烟尘颗粒  相似文献   

7.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人们对于汽车尾气的治理越来越关注,国家的排放法规更加严格,这一切使得维修行业更加追求高品质的尾气分析仪,博世尾气分析仪BEA350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专家级的尾气分析站。博世尾气分析仪BEA350代表了高品质,也代表了尾气分析仪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日本有望从2009年开始实施新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将对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微粒含量进行更加严格的限制,欧美国家也将陆续加强尾气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已经成为汽车维修企业最重要的维护项目。治理尾气可以像医院给病人看病一样,先检查,然后取报告,根据报告制定治理方案,通过给汽车"打针吃药"就可以解决汽车尾气排放不正常问题。汽车尾气治理是从新车行驶1万km排放变差开始,到排放恶化、排放超标、排放失控的全过程。汽车尾气治理项目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0.
正伴随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当今的汽车工业技术有了质的飞跃,汽车的使用也呈现井喷式的增长,尾气作为汽车具有负面作用的环境问题,在最近的汽车技术方面,应对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与日俱增,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国际及国内对汽车尾气的要求已越来越严格,鉴于不断严苛的的排放限制,减少有害排放物是发动机设计和开发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徐睿 《时代汽车》2023,(19):16-18
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愈加严重化,不仅会严重破坏大气环境,对人们身体健康也会带来一定影响。重视和加强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控制,落实各项管控措施显得尤为关键。基于此,本文对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汽车尾气排放污染问题严重成因,并提出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尾气得到有效净化处理、改良汽车燃料成分,减少有毒有害碳化物排放等措施,以期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早日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目标,达到绿色出行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由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公害。削减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最根本途径,是开发和应用先进的汽车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汽车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可分为3类:①机内净化技术,它以改进发动机气缸内的燃烧过程为核心;②排放后处理技术,即在尾气排放系统中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对已生成的有害排放物进行净化;⑧非尾气污染控制技术,即对由发动机曲轴箱和供油系统产生的有害排放物进行净化。其中后2类技术也被统称为机外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13.
欧盟酝酿“欧5”标准 计划于2008年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月初,欧洲各国政府和汽车工业界代表在布鲁塞尔举行欧洲公路交通理事会,发表了汽车工业“战略研究计划”,提出要让欧洲公路交通“更加安全、更少污染和更具竞争力”。2005年1月,欧盟启用“欧4”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要求各成员国修改有关立法,以税收政策惩罚排放超标的汽车,并计划今年底前出台更加严格的“欧5”排放标准,于2008年实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汽车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汽车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尾气,其次是曲轴箱泄漏和燃料供给系统中燃油的蒸发。燃油蒸发排放的主要成分是HC,它占汽车总HC排放量的20%左右。为了改善大气质量,世界各国都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法规和汽车蒸发排放法规。  相似文献   

15.
美国近年来颁布了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降低了汽油中芳香剂的允许含量。这一环保措施,迫使汽车工业界把注意力集中到研制新的汽油添加剂上。美国Ethyl公司最近进行的车队试验证明,三碳酸锰甲基环戌烷(Methylcyclopentadenyl Mallgallese Tricarbonyl,简称MMT)不但能够改进燃料辛烷值,而且可以降低汽车尾气中排放污染物。这项试验是在48辆汽车上进行对比试验,汽车分别燃烧含MMT汽油和不含MMT的汽油,在12 068km(75 000英里)行程内每8 045km(5 000英里)进行一次尾气分析,然后对收集到的各项数据进行精确统计,确定这种添加剂对尾气成份和汽车性能的影响。试验证明,当加入MMT的无铅汽油中锰含量达到每升0.0132克(每加仑0.02125克)时,燃料显示良好性能: 1.燃料辛烷值增加为:普通汽油0.9,高级汽油0.5~0.6,这一增益足可以补偿芳香剂含量下降而引起的辛烷值损失。 2.每辆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减少7.8%,按此计算1995年全美国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总量将可减少7.2574×10~8kg(16×10~8磅)。  相似文献   

16.
目前,几乎所有的欧洲载货汽车制造商,比如达夫、依维柯、梅赛德斯-奔驰、雷诺以及沃尔沃公司,为了减少载货汽车尾气中有害成分的排放,均采用了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elective Catalitic Reduction)。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推出有史以来最严的汽车尾气管控措施(2014年11月10日《北京青年报》报道:"汽车尾气将实现24 h监测,尾气超标车一律罚款3000元"),而这一措施其他地方政府也将会很快跟进,这是因为,一是汽车污染导致的雾霾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二是控制环境污染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保障客户车辆不因尾气超标而被罚款,建立"尾气治理"项目不但是维修企业转型升级、提  相似文献   

18.
汽车尾气排放污染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关注,如何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的上升成为全球性的重要环保议题。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除了从汽车设计、制造、生产的源头上开始进行控制,更为紧迫的是对在用车的排放污染进行相应的监测与治理。通过对运行中的车辆进行规律性的尾气检测和科学维护,不仅能使车辆节约能源、降低有害物的  相似文献   

19.
卢捷 《汽车与配件》2014,(37):52-53
<正>英福康,拥有50余年检漏检测经验和持续创新技术的全球领先的检漏设备研发、制造及供应商,在2014 AMTS上海国际汽车制造技术与装备及材料展览会上介绍和展示了其最先进的泄漏技术、相关产品以及专业的检漏解决方案。博世集团一直对英福康的产品青睐有加,并被广泛应用于博肚各生产部分的检漏测试中。"在汽车工业中,检漏对整车以及零部件的品质、可靠性及低排放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随着全球工业化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车辆的可靠性、环保性及低使用成本越来越重视,且世界各地对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和环保要求也愈发严格。因此,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全球汽车工业也对汽车供应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  相似文献   

20.
<正>Q熊老师您好!针对年审中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作为汽车维修保养店,如何帮助车主降低车辆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山西读者:喻小勇A汽车尾气排放中,检测到的主要成分有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是汽油在缺氧情况下的燃烧产物,一般一氧化碳超标,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