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动系统的密封件经常浸在制动液中,长期接触后皮碗等橡胶件的机械强度会降低,体积和质量会发生变化,失去应有的密封作用,导致汽车制动失灵。因此,为了不使制动皮碗等橡胶件的机械强度和弹性受到损坏,要求制动液对皮碗的浸蚀性要小。  相似文献   

2.
一、研制背景 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本单位车辆离合器的总泵、分泵,经常因为皮碗损坏漏油,造成离合器不起作用,挂挡困难。在更换皮碗时,制动液会漏光或管路和总泵、分泵中会进入空气,在排除总分泵中的气体时,常常要耗费1-2个小时或是更长的时间,尤其是奥龙车的排气,  相似文献   

3.
故障现象:一辆CA6400G型面包车,在山区行驶途中进行短暂的休息后,继续行驶时制动突然失效。故障检查:检查制动操纵机构及各连接部位,没有发现异常,各车轮制动蹄片间隙也符合要求。最后仔细观察制动分泵,发现制动液有轻微渗漏。故障排除:更换故障分泵的制动皮碗,加足制动液后,制  相似文献   

4.
对离合泵的效率设计进行了研究,结合自己的设计经验提出一种效率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影响离合泵效率的材料、加工精度等因素。为离合泵的设计和对离合系统问题的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汽车制动橡胶皮碗、皮圈及油阀总成,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和离合器操纵系统的关键性配件,起着传递压力和密封的作用;作为液压制动装置的工作介质——制动液,則是保证车辆具有良好制动性能的关键。质量优良的制动皮碗及制动液对确保汽车减速、停车,保证制动系统的安全已越来越显示出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卡汽车目前排离合存在费时、费工的问题,基于此,设计了一种能快速、自动控制、一人完成、移动方便且费用低廉的离合油加注机。它是以卡车电瓶作为电源,用浮子传感器给时间继电器一个控制信号,来控制加注机里的离合油通断。加注机出油口连接离合分泵,开机后将离合油从离合分泵经离合总泵到达离合油壶,空气一次排尽,当离合油壶中的浮子传感器感应的离合油到标准位置后,浮子传感器给时间继电器一个控制信号,实现自动加注到位的过程。供油过程5~8秒可完成,此加注机只需一人操作,移动方便,制作成本在100元以内,且在加注过程无浪费。  相似文献   

7.
汽车离合系统是实现汽车平稳起步、平顺换档的装置,需要具有合适的储备能力、结合平顺柔和、分离迅速彻底、散热能力强、操作轻便等特点。本文重点讲述了离合器总成的结构原理及匹配设计、离合操纵机构常用的三种结构形式及匹配设计、管路布置的要点与设计规范。以江淮一种轻型汽油卡车为实例,详细讲解了离合器总成的选型、设计参数的匹配过程。在离合器总成设计过程完成后,通过选择一种离合操纵系统对离合踏板力、踏板分离结合行程进行理论校核计算,确认了此离合操纵系统中离合总泵、分泵、踏板、变速器杠杆比的具体参数与结构形式;应用平台化设计,确定了离合总泵、分泵等关键零部件的选型,以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汽车制动硬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整车的安全要求,汽车制动液管必须可靠,耐用,不易损坏,表面防腐镀层采用电镀锌+PVF涂层,耐挠曲性能好,使用温度范围广。采用双层热收缩保护方法,外层为低密度高压聚乙烯(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混合物,内层是很薄的胶粘性很强的密封树脂。制动液管采用双层镀铜卷焊钢管(邦迪管)它能承受剧烈振动,具有高的抗疲劳性能,在技术上能满足汽车工业的要求,而且价格比铜管低。制造前材料需进行严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目前主流商用车机械液控气助力离合系统结构原理及市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明确智能离合系统研究的意义及设计思路。根据现有机械液控气助力离合系统需解决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构建智能离合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智能离合系统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进行简要阐述。智能离合系统与现有机械液控气助力离合系统相比,具有机构设计简单,离合控制精准,换挡操纵平顺,提高驾驶舒适性,智能化科技感强等一系列优势,是商用车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汽车离合系统作为一类与操控者接触频率较高的元件,其舒适性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品质指标[1]。本文以某轻型客车为例,对踏板振动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的特性图、频谱以及振动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确定了系统产生振动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基于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采用螺旋管+限流阀+动态隔振器的方式可有效解决振动问题,以此来大幅提高离合系统的舒适性。最后,还通过实车测试探究了隔振结构对离合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离合器是手动挡车型的关键零部件,通过离合踏板的操作(踩踏板、松踏板),实现离合器的结合、分离,进而实现车辆的起步、换挡、倒车等。汽车离合器助力器涉及整车操纵性能,直接对用户使用体验造成影响,同时对车辆行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隐患,文章基于某卡车车型的离合器故障问题,从问题调查、原因分析,找到问题的可能原因为系统性问题、零部件质量问题、密封性问题,并通过离合助力器工作原理、试验逐一排除,找到了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密封圈唇口厚度不足,从而导致离合助力器发生漏油故障。最终通过修改密封圈模具,增加密封圈唇口厚度,问题得到了最终解决。提升了离合器助力器的可靠性、产品竞争力及顾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以富奥泵业分公司生产的271离合器助力泵为例,针对其漏油、漏气、功能失效等主要质量缺陷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橡胶件损坏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进橡胶密封件用材料和主油缸密封结构、采用非金属涂层技术等措施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电磁式电源总开关是整车低压电器的供电开关,它工作是否正常直接影响车辆的安全。车辆的使用环境、南北气候差异、早中晚的温差变化等对电磁式电源总开关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对批量使用的电磁式电源总开关的失效形式进行还原,从实车、A批次,改进B批次零件中随机选取12个样品,采用高、低温静置试验、快速高低温叠加冲击和开关接线柱接触冰块三种方式进行测试,并对失效样品进行观察及拆解,查明了失效的原因,并通过更改结构、增加密封的方式,成功解决了纯电动车辆电磁式电源总开关失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故障现象:一辆“勇士”BJ2022型战地越野车,在野外训练过程中,ABS故障警告灯闪亮,但制动性能未发生显著变化。故障排除:现场试车,发现制动时地面有拖痕,ABS系统失效,但制动系工作正常。检查制动液压系统,发现系统管路及接头密封良好,制动液油质正常,仅液面高度略低。于是加注制动液并进行人工排气,但故障现象依然存在。用ABS故障诊断仪检测,显示左前轮轮速传感器故障,但清除故障码后即显示无故障,  相似文献   

15.
某批次4×2型混凝土搅拌车在使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多辆车出现离合分离不彻底、离合器打滑、动力性变差等现象。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离合系统优化改进方案,并对优化改进后的车辆进行了跟踪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车辆离合系统未再出现上述现象,用户反馈效果良好,从而验证了改进措施的可行性,对日后设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舟  白锐  张磊 《汽车技术》2005,(10):24-27
针对某型发动机开发试验中出现的凸轮轴后端盖密封失效问题,应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后端盖、密封垫以及缸盖组成的整体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厂后端盖的变形和密封垫的压力分布。试验结果表明。导致密封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后端盖刚度设计过低.对后端盖进行了结构优化,并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的凸轮轴后端盖能满足密封要求。  相似文献   

17.
故障现象 一辆雪佛兰轿车两仪表板上的ABS制动并经多次调整检测排除 首先,在汽车不起动将点火开关置于“ON”位观察仪表板上的ABS故障警告灯。而在汽车行驶时熄灭,则说明ABS制动系统电控单元(电脑)内没有记录ABS制动系统的故障代码。因此,也就无法利用故障自诊断系统读取故障代码以帮助故障诊断。观察结果为ABS故障警告灯亮。接下来检查制动液状况。经检查发现,该车制动液非常脏,且油杯中的制动液内含有丝絮状的东西,于是怀疑可能是因为制动液太脏,而将ABS制动系统管路和制动主缸堵塞了。经询问该车司机得知,曾向ABS制动系统中添加过与以前使用的制动液不一样的制动液,于是判断丝絮状物可能是由于制动液品种的不同,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随后拆下制动主缸,发现制动主缸的皮碗已经发胀变形,更换新的制动主缸皮碗后再试,发现后轮排气时总是一滴一滴的出油,似乎一点压力也没有。于是使劲儿踩制动踏板,发现右后轮情况良好,而左后轮有拖滞现象,且回位较慢。故此,决定更换左后轮的轮缸。但更换轮缸后,故障仍然存在,其故障现象是当踩完制动后,制动拖滞不回位,但是对该轮进行排气后,制动就回位了。经过仔细分析后认为,这种现象肯定是该车的制动系统油管...  相似文献   

18.
汽车制动液最基本的功能是传递压力,因此它必须具有高温下不产生气阻、不腐蚀金属,不影响密封件的性能,低温下工作粘度小等基本性能。人们非常关注制动液在制动系统中的工作过程,特别是合成制认在实际使用中吸收水份的情况。制动液能吸收多少水份?在密封的汽车制动系统中它可能会吸收多少水份;水份对制动液,制动性能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这款新型离合轴如此值得人们关注,原因主要是:它采用了结构简洁的螺纹装置(系统),并且配有四个密封的轴承:两个置于传动装置下面,另两个较大的则位于合金轴壳内。因此,与普通的钢球离合轴相比,这种功能性机械装置则就更加坚固,运转更加  相似文献   

20.
周舟 《长安科技》2005,11(4):23-26,31
本文针对某型发动机开发试验中出现的凸轮轴后端盖密封失效问题,应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后端盖、密封垫以及缸盖组成的整体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后端盖的变形和密封垫的压力分布。对比试验结果,可以得知密封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后端盖刚度设计过低。因此,在此分析结果上对后端盖进行了结构优化,并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的凸轮轴后端盖能满足密封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