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确地求得预应力张拉设备的回归方程是保证预应力筋张拉力的关键,其过程包括试验测定回归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求回归方程。最后讨论了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的近似程度。  相似文献   

2.
回归正交设计法是研究盐胀率预报模型的常用方法之一,而回归正交设计法的适用性以及回归方程的优缺点分析却少有涉及。以现有试验数据为基础,进一步做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和SPSS逐步回归分析,具体研究回归方程显著性低、显著性系数可靠度低、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大、回归系数波动性大等缺点以及减少试验量、计算简单、影响因素直观、体现交互作用等优点,得出二次回归方程可作为盐胀率预报模型的粗略估计。更准确的预报及规律研究,需要建立更加准确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在原位十字板与静探数据的相关性分析中,考虑研究范围内土体强度可分别由两种测试数据独立线性表达,找出两种试验指标的等式,将试验参数综合考虑,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大量试验数据并借助数学软件对回归方程进行求解。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两种试验关系的准确性,为今后的勘察与研究提供参考和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大量的试验数据,研究分析了轴重动态响应与车速及静态轴重的关系。给出了回归方程,并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回归方程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5.
李志 《中外公路》2006,26(4):214-216
利用应用数学中线性回归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处理公路试验数据,并找出试验数据的变化规律和对应的线性回归方程,可以解决公路工程试验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邱训兵 《桥梁建设》2007,(A02):127-129
京津城际客运专线凉水河特大桥部分墩台需在冬季施工,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推导出高性能混凝土冬季施工强度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以此指导施工。介绍回归方程的应用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7.
基于动态测定方法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的参数能真实反映沥青混合料对运动车辆荷载的响应,正确表现沥青混合料本身的粘弹性性质的优点。利用英国多功能气动沥青材料试验机Cooper NU-14测定了6种沥青混合料在5、10、15和20℃时的动态间接拉伸试验参数,用二次多项式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重点分析了试验温度对动态间接拉伸试验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沥青混合料动态间接拉伸劲度模量值均在一定范围内,而试验荷载、劲度模量与温度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812以上,试验荷载与劲度模量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986以上。  相似文献   

8.
该文提出了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来修正系列试验数据以减小试验数据不可避免的偶然误差,使试验结果更趋于“真值”。并介绍了建立回归方程的步骤、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立军 《汽车技术》1990,(10):13-16
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CA141型汽车制动阀的静特性与回归方程曲线进行了分析,获得了用于指导试验和设计的参数。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利用健康监测数据对桥梁状态进行评估,以某在役桥梁为工程依托,通过对应变监测数据、温度数据的分析,得到应变-温度回归方程。采用监测应变值与回归方程计算值相减,得到可变荷载作用下的应变残差。将某时间段内应变残差的最大值与荷载试验最不利工况的应变监测变化值作为低、高级预警阈值。结果表明,温度变化与混凝土应变之间为线性强相关,监测应变值与回归方程计算值的残差主要由可变荷载引起,针对应变残差设定的分级预警,能够对结构进行有效预警。  相似文献   

11.
汽车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机测试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汽车轮胎滚动阻力测试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预先评估,基于检测设备的结构模型,提出了一种运用位移量对轮胎滚动阻力进行仿真分析的新方法。在简述滚动阻力有限元测试模型构建过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轮胎的外部使用参数,分析传感器板在不同工况下位移场的分布情况,制定了设备的测试方案。以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作为目标检测点,建立轮胎滚动阻力位移场与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曲线。最后将采集的数据经过平均滤波处理,与实验室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趋势性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该测试方法,轮胎滚动阻力随着轮胎负载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气压的变大而减小;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在相同工况下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该测试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2.
针对爆胎识别这一问题,采用小波多分辨率分析技术,设计了一种爆胎识别新方案.通过模拟爆胎试验发现.该方案对爆胎时流通截面积以及不同的轮胎压力不敏感.能够准确判断爆胎发生.该方案的技术优势得益于小波分析技术无需事先对数据进行建模的特点,能准确寻找信号突变点,使得所设计的爆胎识别方案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木文在分析纯电动车汽车不同于传统燃油车对于轮胎磨损关键因素的基础上,对纯电动车汽车轮胎磨损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针对栽荷及动力系统两个因素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进行轮胎道路磨损试验,并通过对试验路线优化及驾驶员驾驶习惯的约束,使得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及客观。最后对测试完成之后的轮胎花纹形态、轮胎花纹深度及轮胎预计里程寿命进行了详细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4.
轮胎非稳态转向特性半经验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郭孔辉  侯永平 《汽车工程》1999,21(3):129-133
在轮胎非稳转向特性理论模型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半经验模型,经过试验验证,在与汽车平面运动有关的低频范围内,试验值与理论值吻合得较好,与已有的半经验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计算简单,精度较高等优点,直接反映出轮胎模型参数与结构参数间的关系,便于在汽车动力学仿真与轮胎特性改进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UniTire轮胎稳态模型的联合工况预测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孔辉  袁忠诚  卢荡 《汽车工程》2006,28(6):565-568
通过少量的标准试验得到轮胎力学特性参数,可以预测联合工况下(纵滑、侧偏、侧倾)的力学特性,这样就能避免做大量的复合试验。通过对轮胎简化理论模型的简单介绍,提出满足高阶理论边界条件的统一轮胎模型Un iTire,并对动摩擦因数和总切力方向修正系数给予说明。通过轮胎试验数据,使用不同辨识方法验证其预测能力,证明Un iTire轮胎稳态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An adaptive sideslip angle observer considering tire–road friction adapta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single-track vehicle model with nonlinear tire characteristics is adopted. The tire parameters can be easily obtained through road test data without using special test rigs. Afterwards, this model is reconstructed and a high-gain observer (HGO) based on input–output linearisation is derived. The observer stability is analysed.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confirmed that the HGO has a better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with the same accuracy when compared with the extended Kalman filter and the Luenberger observer. Finally, a road friction adaptive algorithm based on vehicle lateral dynamics is proposed and validated through driving simulator data. As long as the tires work in the nonlinear region, the maximal friction coefficient could be estimated. This algorithm has excellent portability and is also suitable for other observers.  相似文献   

17.
应用车轮扭矩传感器开发了轮胎滚动阻力测试系统。介绍了在双滚筒上测试轮胎滚动阻力和阻力系数的原理、轮胎滚动阻力测试系统的构成及测试系统软件的开发。在赛欧SLX-AT轿车的驱动轮上对该系统进行了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可克服滚动阻力滑行测试法和反拖测试法的不足,提高轮胎滚动阻力的检测精度,为研究轮胎滚动阻力特性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标准ISO362—1:2007的试验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并与现行标准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新标准下轮胎噪声对M1类车辆噪声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胎噪声对加速噪声结果的影响有了大幅度提高,甚至成了影响试验结果的决定性因素,并对此进行了相关的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优化山区公路避险车道参数设计方案,基于离散元基本理论与方法,建立轮胎与避险车道集料颗粒流模型。利用自主研发的轮胎性能测试系统对货车轮胎垂直特性进行了室内台架试验研究,通过检测不同输入条件下的响应,标定了轮胎颗粒流模型细观参数。采用漏斗法测量了避险车道集料休止角,结合离散元颗粒流仿真方法,对集料颗粒流模型表面摩擦因数进行了标定。基于所建立的轮胎与避险车道的集料颗粒流模型,仿真分析了轮胎在避险车道中的行驶过程,模拟了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行驶距离、行驶速度与轮胎转速的变化趋势。在甘肃S308省道K209+400处避险车道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仿真方法的正确性。通过所建立的轮胎-颗粒流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铺设厚度,不同集料大小下的仿真结果。综合考虑减速效果和施工成本,确立了避险车道铺设厚度、铺设长度、颗粒材料等设计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离散元法能够很好地模拟车辆在避险车道中的行驶过程;考虑到颗粒固结等因素,建议避险车道铺设厚度不小于0.8 m;针对行驶速度大于90 km·h-1的载货汽车,避险车道设计长度建议大于130 m;避险车道集料方面,建议选用粒径为1~3 cm且圆度较高的砾石作为路床材料。  相似文献   

20.
In the dynamic simulation of vehicle straight line motion, a vehicle model usually drifts from its intended straight path even in the case of no external input.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when a tire model based on experimental data is use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n enhancement of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a tire/vehicle system behavior in the straight line motion and to identify the effect of the tire on that mo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 two degrees of freedom vehicle model, tire characteristic which causes a lateral drift in the straight line motion is identified. Then the results are confirmed from vehicle test and the simulations with a more complex full-car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