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民经济持续陕速发展,为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在我国即将加入WTO之际的2001年6月8日,中国船舶代理行业协会应运而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的贯彻实施,规范无船承运业务,经主管部门批准于2005年正式更名为中国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协会。这是我国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2.
中国船代协会山东办事处9月16日在青岛正式挂牌成立,中国船舶代理行业协会山东办事处是中国船舶代理行业协会的分支机构,受中国船舶代理行业协会的领导,及山东交通厅港航局的业务指导,在山东地区的政府主管部门与船舶代理企业间起桥梁、纽带作用。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船代、企业和无船承运人行业的有关规定,帮助提高会员单位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为会员单位提供相关信息、加强会员间交流;开展与国际同行业间的互访合作,维护船代行业的共同利益;接受政府委托参与行业重大问题研讨,提出解决方案;促进船代行业和船承运人行业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集装箱化》2009,20(11):14-14
2009亚太港航发展高峰论坛于2009年10月15—16日在上海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港口协会、中国船东协会、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以及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引航协会、中国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协会、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以及上海、大连、青岛、河北、日照、营口、连云港和厦门等港口的港务集团协办,来自亚太地区的港航界专家、学者及政府官员、港航企业代表共160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4.
《世界海运》2009,32(12):78-78
中国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协会(CHINA ASSOCIATION OF SHIPPING AGENCIES & NON-VESSEL- OPERATING COMMON CARRIERS,简称CASA)是经交通运输部批准、由从事国际海运船舶代理和从事无船承运业务的企业组成的行业组织,于2001年6月8日在北京成立。它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依法享有社团法人资格,接受交通运输部的业务指导和民政部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在我国即将加入WTO之际的2001年6月8日,中国船舶代理行业协会应运而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的贯彻实施,规范无船承运业务,经主管部门批准于2005年正式更名为中国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协会.这是我国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件大事.  相似文献   

6.
《集装箱化》2011,22(12):11-11
由中国国际海运网主办的2011第五届全球海运峰会暨国际货运代理联合大会于2011年11月24—25日在上海召开。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顾嘉禾致欢迎辞,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智广路、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秘书长索沪生、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守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戴定一、中国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协会副会长邢德彰、中国集装箱运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史艳秋、中国仓储协会会长沈绍基、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助理张登辉、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芜湖港集团董事长孙新华、  相似文献   

7.
6月8日,中国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协会(CASA)迎来10岁生日.作为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行业的民间组织,CASA成立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的颁布实施,到目前为止,取得国际船舶代理经营资格的企业已达1948家,取得无船承运人的企业达3720家.  相似文献   

8.
悦读生活     
《珠江水运》2010,(2):94-95
国际船舶代理与无船承运业务实务作者:中国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协会编出版社:中国海关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4-1《国际船舶代理与无船承运业务实务》一书由大连海事大学郭萍教授、钟鸣教授及业内专家张京中先生、王森德先生等组织编写而成。  相似文献   

9.
信息     
《水运管理》2006,28(12):40-40
2006年10月份港口基本生产情况评述,国务院批准设立大连大窑湾保税区,统一收取进口铁矿石港口设施保安费,中国船舶代理行业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协会”,中海发展向中船集团订购4艘VLCC,中海与首钢签署散货矿石长期包运合同  相似文献   

10.
据悉,最近上海市相关部门为响应加大上海自贸区开放力度,提出拟要求国际船舶代理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但是基于上海市有关部门对国际船代业行业情况和国际同行业组织的规定不了解,极其盲目的此举会对主管部门决策产生误导。中国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协会对此极为重视,撰文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1.
本刊编辑部 《水上消防》2019,(1):F0002-F0002
2018年12月11日,中国水上消防协会水上消防协会客运船舶、船员消防能力建设专题研讨会暨船舶防火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在重庆港长江黄金3号邮轮圆满召开。来自全国水上消防协会的主任委员单位、副主任委员单位及相关专家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水上消防协会船舶防火委员会主任、渤海轮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建新主持,中国水上消防协会理事长张玉胜、协会法定代表人李雄飞等人参加。  相似文献   

12.
廖一帆 《水运管理》2009,31(10):12-13,19
国内船舶代理行业一直在抱怨代理费率不断下滑的趋势。据悉,在一些竞争趋于白热化的港口,交通运输部所规定的或者中国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协会所推荐的费率形同虚设,代理费的“行情”甚至只有其标准的5%-10%。在完全市场化的国际班轮代理领域,船舶经营人通常以年度协议的方式来确定代理,因此其拥有更强的市场影响和议价能力,相对而言船代几无还价余地,否则就有业务流失之虞。  相似文献   

13.
信息     
政策中国船代协会办理换发《国际船舶代理经营资格登记证》交通部已委托中国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协会协助办理《国际船舶代理经营资格登记证》换发工作。此次换证工作是贯彻《国际海运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对国际船舶代理企业监督和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了解国际海运企业经营现状、评估相关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07年底,依法取得国际船舶代理经营资格的企业已超过1700家(含分公司),其中多数企业的《国际船舶代理经营资格登记证》(以下简称《登记证》)有效期截至2008年6月30日,均需要办理换发《登记证》。逾期未申请换发的,视为自  相似文献   

14.
童洁 《中国港口》2011,(11):1-3,30
9月21日,中国港口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七届一次理事会议在大连举行。在本次大会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巡视员陈英明当选第七届中国港口协会常务副会长。截至11月中旬,陈英明已经到中国港口协会  相似文献   

15.
信息公告     
郭佳 《中国海事》2012,(9):79-80
大力促进国际海运业平稳有序发展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促进我国国际海运业平稳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各省(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中国船东、港口、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协会积极应对当前国际海运业困难局面,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促进我国国  相似文献   

16.
张颖 《中国河运》2008,(3):50-51
从海上运输的发展来看,无船承运人是在国际货运代理人从运输合同的中介演变至运输合同主体的过程中产生的,无船承运人是货运代理业务的延伸和发展。因此,无船承运人身上也具备了某些货代的特征,但其与货运代理人仍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文章着重分析了二者的区别,以及无船承运人管理制度中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除美国、菲律宾针对无船承运人制定了单独法律及我国在《海运条例》中针对无船承运人制定了相关条款外,世界各国与国际组织均未对无船承运人制定单独的法律法规,但在司法实践中,对货运代理究竟是代理人抑或承运人(包括无船承运人)的识别还是有标准的.在缺乏法律规范的情形下,我们更多地应该求助于标准与主要因素.因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无船承运业务都是由货运代理业务延伸出来的,所以其仍归属于货运代理业务范畴.  相似文献   

18.
《集装箱化》2008,19(4):37-37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和2008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上届理事会议以来的协会工作,研究部署2008年的协会工作,中国港口协会6届2次会员代表大会暨6届4次理事(扩大)会议于2008年3月26—27日在青岛召开,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卫平与交通运输部水运司副司长邹斌到会致辞。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陆海祜理事长所作的“为推动我国港口行业又好又快发展而不懈努力”的工作报告、财务预决算报告和会费缴纳办法等。会议由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曹忠喜主持。协会名誉理事长(交通部原副部长)洪善祥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9.
朱芹  王学锋 《水运管理》2007,29(5):8-9,17
阐述无船承运人制定运价本的意义,针对目前无船承运业务中运价本的制订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际船舶运输经营人运价本制订的方法,就无船承运人运价本制订中涉及的有关运价水平、运费结构、支付方式及无船承运人运价本和服务协议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航海科技动态》2012,(3):11-12
有谋事之基,才有成事之道。3jq31日,中国水上消防协会船舶防火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在上海临港召开。会议由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杨忠民所长主持。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共17人,其中委员代表14人,特邀代表3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