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室内与现场对比试验,分析石灰稳定土最大干密度随龄期衰减机理及环境因素对石灰稳定土衰减的影响程度,对石灰稳定土施工及压实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最大干密度,压实度及含水量概念,结合现行规范中对“稳定材料剂量”的定义,提出了稳定土施工中稳定材料用量的算法,该法以干密度,压实度,压实厚度,作业面宽度及含水量的控制参数,以稳定土中的干素土质量为依据,适用于石灰土,水泥土,其它综合稳定土,摆脱了常规算法导致稳定材料用量偏大的弊端,给出了以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3.
结合陕西某技术学院环校公路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介绍了石灰稳定土配合比设计的试验方法和步骤,通过试验确定了石灰稳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了最佳石灰剂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干湿循环作用对路基石灰稳定土填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机理,首先开展石灰稳定土的击实试验以确定最优石灰掺量,然后对不同含量的石灰稳定土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合扫描电镜试验分析强度改性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石灰掺量为6 %的土样最大干密度达到峰值,密实度最优;干湿循环作用造成石灰稳定土力学特性的显著下降,随着干湿循环从零增至10次的过程中,石灰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逐渐衰减,且养护28天的强度指标明显高于养护7天的试样;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石灰稳定土内部孔隙的数量不断增加,尺度不断扩大;由微观图像发现石灰稳定土中的孔隙在干湿循环中逐渐扩大,密实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5.
以季冻区道路的半刚性基层为背景,对石灰稳定土和二灰稳定土的最佳干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冻胀量进行了研究。经过试验得出季冻区石灰稳定土基层中石灰剂量为14%~16%时强度相对较大,是抑制冻胀发育的最佳石灰剂量;影响二灰土强度的首要因素是二灰用量,季冻区二灰稳定土基层的合理二灰含量约为30%,二灰比1 2(石灰粉煤灰土=10 20 70)为季冻区二灰土最佳配合比,该配合比强度大,抑制冻胀发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AFS是由石灰、粉煤灰、激活剂配制的一种新型细粒土结合料。本文研究AFS对细粒土和细粒土质砂砾的稳定作用,并与水泥、石灰稳定土的强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AFS稳定土强度优于水泥、石灰稳定土。AFS适应于稳定细粒土,也可用于稳定细粒土质砂砾。实际工程应用表明,AFS稳定土作道路基层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施工实践,就影响分析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基层施工技术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水泥、石灰稳定土基层措施技术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呼伦贝尔盟111国道油路翻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寒冷地区石灰稳定土结构的应用进行了理论探讨,分析了石灰稳定土结构产生冻害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讷河一带砂石材料匮乏这一问题,采用粘土作为基层材料,用美国路邦EN-1固化剂进行加固,并对加固土的路用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在分析原材料物理性质基础上,对石灰剂量为3%~9%范围内不同配比的石灰粘土和掺入0.018%路邦EN-1的石灰粘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根据强度变化规律确定固化剂稳定土的最佳石灰用量为5%。在此基础上对5%石灰稳定土、9%石灰稳定土和5%石灰固化剂稳定土进行水稳定性试验、抗冻性试验、干缩和温缩试验,计算出干缩抗裂系数和温缩抗裂系数,并利用干缩抗裂系数和温缩抗裂系数对上述3种材料进行了抗裂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5%石灰固化剂稳定土的稳定性和疲劳抗裂性能明显优于5%石灰稳定土和9%石灰稳定土,可以用作寒区道路基层材料。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P稳定剂稳定土和石灰稳定土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稳定剂利用双电层理论稳定土,在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水稳定性、冻稳定性、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及温缩系数等性能方面表现出优于石灰稳定土的品质;工艺简单;是一种较好的公路工程稳定土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