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2.
引航员登离船装置是引航员上下船舶的重要通道,关乎到引航员和船员的生命安全,因此越来越引起港口国当局的重视文中根据2012年7月1日生效的IMO关于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最新要求,对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PSC检查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引航员登离船安全保障需求,许多引航员登离船安全辅助设备应运而生。通过行业交流和资料搜集等方式,对几种用于增强引航员登离船安全且用途不同的安全辅助设备进行介绍和分析,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5.
6.
7.
最新国际海事组织(IMO)关于引航员登离船装置国际规范的公布实施,对相关现行国际标准与规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应用实施,从新规范对引航员登离船装置设计和实施的国际标准等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以及新规范与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的规范对引航员软梯和引航员舷梯的不同规定等方面进行具体对比研究与归纳,并结合实际进行相关应用说明,为设计方更加合理设计引航员登离船装置并启发创新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引航员作为航海领域的专业人员,扮演着确保船舶安全进出港口的重要角色,引航员被称为三大高危职业之一,其中引航员登离船的过程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近些年频频发生引航员在登离船过程中掉落的事故,对引航员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本文着重讨论引航员在登离船安全方面的思考。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旨在提高引航员对登离船安全的认识;介绍引航员在登离船安全方面所面临的风险挑战;为提高引航员登离船的安全性和效率提供有益的见解和建议,以进一步保障引航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10.
船舶引航员(以下简称引航员)是世界公认的高风险职业,人身安全风险主要来自其登离船过程。引航员伤亡事件频发便是佐证,主要原因是引航职业的性质决定了所引领船舶的不确定性,涉及的环节多使得风险陡增,部分风险存在不可避免性。笔者根据近几年引航员在登离船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件,认为预防和减少引航员安全风险的途径是:被引船确保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安全;接送引航员的引航艇/拖船船员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引航员应全面掌握IMO对登离船装置的要求,认真进行风险评估,保持充沛体力,穿戴好劳防用品等。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高附加值船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证与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进行梳理,构筑了产业转移形成机制的框架模型.在提出衡量指标后,对高附加值船舶的国际产业转移进行实证度量,认为除客船和豪华游船外,高附加值船舶市场存在普遍的产业转移现象,并运用框架模型分析了其国际产业转移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阶段JTIDS系统采用的编码方案,在研究AWGN信道下不同k值的RS(31,k)码的纠错性能基础上,分析了RS(31,15)码的纠错性能,提出了一种RS(16,7)的编码方案。该方案在JTIDS的MSK调制背景下,通过对RS(31,女)码的研究,发现当k=23时性能最佳,进而对RS(31,23)码进行截短,实现了RS(16,7)码,分析了方案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一方面,在RS(31,女)中,RS(31,23)性能最优;另一方面,在RS(n,15)中,RS(31,15)的性能最佳,即在相同信息位条件下,缩短码的性能较非缩短的类型性能差。 相似文献
16.
在船长与引航员的法律关系上,存在一些比较流行的观点和看法,却未必经得起法律思考,缺乏一定的法律依据。将《劳动法》、《合同法》、《海商法》、《船舶引航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部门的规章作为依据,从法律的角度分析船长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船长从法律的高度正确认识船长与引航员的关系,有利于船长与引航员之间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达到驾驶台团队的和谐、驾驶台资源的充分利用,进而达到增强和改善港内引航安全,做好船舶安全管理工作的目的,同时也为了避免或减少在实践中造成行政违法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国际航运电子市场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从介绍近年来电子商务革命对航运业发展的深刻影响入手,阐述了国际航运电子市场的优点、发展演化。根据市场规模和交易频率、市场套利能力和市场信息不均衡性等3个重要因素,分析了国际航运电子市场的定价形态,并进一步分析了相应的定价政策。从而为航运交易的各方进入国际航运电子市场,实现其盈利目标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工程实际中管路振动贡献量难以定量分析的问题,引入传递路径分析法(TPA)。通过测量各路径的频率响应函数、各安装点和评估点的响应以及估算激励力,进行传递路径分析,进而得到设备与管路各自的贡献量。通过用某型海水泵进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在40~200 Hz频段内,采用该方法得到的响应计算值与测量值误差小于3 dB,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现在市场经济大环境及世界经济中企业跨国经营浪潮的理性分析,说明了联想进行跨国经营的必要性,然后对联想跨国经营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阐述.最后,作者在进行了客观而深刻的分析后指出,联想必须从企业内外两个方面积极应对,并针对这两方面提出了关于核心竞争力、产品研发、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规则、品牌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