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带缆桩、导缆器等系泊设备,在船舶处于系泊作业时,会受到很大的集中载荷作用。为保证系泊的安全,中国船级社MSC/Circ.1175通函要求必须对系泊设备的支撑结构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以2200马力全回转拖轮为研究对象,以中国船级社《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06)为依据,采用MSC.Patran/Nastran有限元软件对该拖轮艏部带缆桩甲板支撑结构作强度校核,其结果可为同类船舶艏部带缆桩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校核结果表明,该船艏部甲板支撑结构满足规范中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对带缆桩的最新要求,同时考虑了UR A2(2016)要求,综合考虑经济性,提出结合"缆绳缠绕方式"和"缆绳设计载荷"的带缆桩选型方法及带缆桩强度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有针对性地对船体总段码头临时系泊设计进行探讨,依据系泊负荷计算结果进行系泊属具(如:带缆桩、导缆孔、缆绳)的设置,以及带缆桩、导缆孔下面船体结构的强度校核,为今后类似设计提供了参考。文章对于使用类似方法进行船舶建造的船体总段码头临时系泊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桑巍 《船舶》2017,28(4)
文章全面介绍了新ISO 13795带缆桩标准的开发、编制及验证全过程。在分析原ISO带缆桩标准不足的基础上,结合新的规范规则要求编制新ISO标准。通过简单梁分析法、有限元方法及拉力试验法进行分析、比较与验证,结果证明:新型ISO 13795标准带缆桩尺寸较小,质量较轻、结构合理、强度可靠,更适应船舶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估自升式平台极限工 况下的强度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ABS自升式平台结构规范,考虑平台工作载荷、风浪流等环境载荷、P-△效应等,应用谱分析方法确定设计波、设计载荷及设计工况,对平台的桩腿及主体结构进行了强度评估.通过对300 ft自升式平台的有限元分析计算表明:平台整体均满足屈服强度要求,高应力发生在桩腿与平台主体连接处;平台满足整体屈曲稳定性要求,独立构件的局部屈曲发生在桩腿与平台主体连接处.由此,连接部位是平台设计、强度评估需重点关注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复杂的螺旋桨几何外形和载荷分布,为解决其强度校核问题,首先,采用单向流固耦合CFD方法和有限元方法对螺旋桨的结构强度进行计算分析,通过与文献推荐的安全系数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然后,采用此方法对设计的调距桨在设计工况和系柱工况进行强度校核,同时与校核规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和现有的强度校核规范相比,此方法能提供更多的调距桨结构强度信息。该方法是先求解RANS方程来获取桨模表面的水动力压力系数,然后划分实桨的有限元模型,再把压力系数插值到有限元网格节点上计算得到实桨表面的水动力载荷,同时施加离心力,求解得到最大等效应力和应变,从而计算得到安全系数,可为调距桨的强度研究提供一种数值计算手段。  相似文献   

7.
128m打桩船带缆桩支撑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铁  王庆丰 《江苏船舶》2010,27(4):13-15
使用MSC.Nastran软件对128m打桩船带缆桩支撑结构的强度进行校核,为船舶作业时的安全性提供依据,并可用来指导船体支撑结构的设计及优化。计算分析表明,该船支撑结构响应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对一艘新型小水线面双体船进行强度校核,研究该船形在横向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强度和应力分布特性,进而给出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基础上达到严格控制重量的目的,形成的校核流程方法及优化设计方案可为同类船舶提供设计与校核指导。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嵌入式带缆桩典型甲板加强结构尺寸进行计算分析,对比不同连接型式、不同过渡距离等设计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带缆桩加强T型材的腹板高度、面板规格对结构强度影响显著,甲板厚度、带缆桩壁厚等对结构强度影响较小;T型材与带缆桩牢固连接方案较优.  相似文献   

10.
《江苏船舶》2017,(5):12-14
基于极限状态法对某造船门式起重机结构强度、刚度进行校核,依据GB/T 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对造船门式起重机的各种工作状况进行分析,计算不同工况的载荷并将载荷进行组合。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该造船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根据载荷组合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其强度、刚度满足要求,为造船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当前材料、铸造技术、设计方法检验已沿用30 a的传统系船柱的设计完备性,认为其有值得改进、优化之处。以650 kN系船柱为例,从系船柱的材料选择、几何造型、受力机理、数值模拟4个方面阐述一种新型系船柱的研究设计。新型系船柱在安全可靠度、使用及维护性能、感官效果方面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且造价与同等级传统系船柱相当。  相似文献   

12.
用当前材料、铸造技术、设计方法检验已沿用30 a的传统系船柱的设计完备性,认为其有值得改进、优化之处。以650 kN系船柱为例,从系船柱的材料选择、几何造型、受力机理、数值模拟4个方面阐述一种新型系船柱的研究设计。新型系船柱在安全可靠度、使用及维护性能、感官效果方面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且造价与同等级传统系船柱相当。  相似文献   

13.
张进  周锦  王勇 《船舶工程》2019,41(S1):190-192
由于在实际中没有合适的水流区域及足够大的系缆桩,因此不能够做系柱拖力试验或者环境条件对系柱拖力试验数据准确性影响较大。本文介绍了依据起重铺管船项目系柱拖力测试试验,详介了应用定位锚抛锚方法测试船舶系柱拖力的理论依据、试验步骤和实测结果,并对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为后续项目试验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港作拖船拖力配置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比分析了中国、日本、英国规范和《系泊设备指南》、《拖轮使用指南》中作用于船舶上的水流力、风力计算方法;选取典型吨级的油船、矿石船和集装箱船,对水流力和风力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推荐了基于船舶所受风、浪、流作用力来计算拖船所需拖力的拖船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弹性设计准则下,极区船舶通常需要过度的结构加强以确保航行安全。若采用极限载荷设计准则,考虑结构的塑性承载能力,利用一部分屈服点之后的强度储备,则能大大减轻结构重量。本文以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的某20000吨级PC5级极地多用途运输船为目标船型,基于IACS URI规范关于冰载荷及相应计算工况的要求,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基于计算结果,工程计算推荐100mm×100mm的网格尺寸,材料定义推荐使用理想弹塑性材料。通过对比不同极限载荷准则,认为两倍弹性斜率准则相对更适用于船舶构件。研究成果可为极区船舶结构的设计与强度验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实时准确地对缆绳受力状况作出反馈和预警以保障船舶、货物、人员财产及港口水域的安全,采用全桥应变片测量系船柱的应力变化值进而间接计算系缆力,应用无线数传技术将应变信号传输至计算机终端,并借助LabVIEW软件对采集和调制后的信号进行计算、分析、处理和显示,研制一套数字化的系缆力无线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7.
洪志涛  肖桃云 《船海工程》2011,40(6):83-86,91
考虑甲板运输船的甲板相对较宽,容易导致尺度比超出规范的限定,因此其强度分析应该特殊考虑.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Patran/Nastran建立舱段有限元模型,对甲板运输船的艏部舱段在总纵外载荷、外部水压力和甲板局部载荷作用下的强度进行直接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保障系船柱结构安全,提出基于标准系缆力反演的系船柱结构安全评估方法,将固定系缆高度和系缆角度下的系缆力作为标准系缆力,分析系缆力对系船柱表面应变的影响,并将系船柱表面应变作为表征系缆力的参数,建立系船柱标准系缆力反演模型。针对现有系船柱结构,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系船柱结构表面应变分布特性。选取有限测点应变反演标准系缆力,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反演结果具有较高精度,可监测复杂系泊情况下的系船柱的受力特性;将标准系缆力与设计系缆力进行比较,能够评估系船柱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9.
穿浪双体船横向强度与扭转强度的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穿浪双体船的连接桥在横浪和斜浪中遭受比较大的横向弯矩和扭转力矩的作用,其自身的强度对穿浪双体船的安全性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在有限元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直接计算方法对一艘穿浪双体船进行了横向强度和扭转强度的整船有限元分析,对其总强度进行了校核,并初步分析了该船上层建筑对总横强度的影响。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掌握了该船的应力分布,为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