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树荣 《公路》2023,(12):71-76
强夯置换处理软土路基基层,一般先将地基土开挖至软土层表面,接着在软土层表面抛填一定强度和厚度片石形成工作垫层,片石在夯锤的反复作用下夯入软土,在夯坑中重复填料夯击并在软土层中形成置换墩,上部荷载由墩间土及置换墩共同承担。通过数值模拟、试验研究和工程实测数据分析,对高能强夯置换加固机理、有效加固范围进行分析,采用静载试验及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对高能强夯置换加固效果进行检验,为高能强夯置换加固深厚软弱杂填土路基提供实用参数。  相似文献   

2.
以公路工程中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常用的换填垫层法、冲击碾压法、强夯法、挤密桩法为对象,研究了这几种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涉及到的石灰掺量、安全距离、有效处理深度、桩间距以及成桩工艺等关键技术问题。结果表明:石灰土垫层合理的掺灰量是6%~8%;强夯施工安全距离受限时开挖隔振沟宜靠近强夯点,且深度不小于2m;考虑含水率修正的强夯有效处理深度计算方法能够满足工程的需要;根据理论公式计算的挤密桩间距宜控制在2.0~2.5倍的桩径范围内,以保证其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深垃圾坑进行强夯作为道路路基是解决建筑垃圾与日俱增的有效措施.通过采用强夯桩式置换的方式,对西康铁路两侧垃圾填埋段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沉降观测及回弹模量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的路基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对施工过程中技术参数的选用、施工要求以及注意事项提出了建议.希望给强夯处理深垃圾坑作为道路路基提供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用强夯大桩径碎石桩加固软弱路基的设计、施工方法,以及碎石桩单桩和复合地基的施工质量检测。根据对施工过程的监控及检测结论,比较分析强夯大桩径碎石桩设计参数的选取,为强夯大桩径碎石桩加固软弱地基的广泛应用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5.
对基础的处理是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桥梁的重点和难点,在这种土质地区研究桩土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本文以西部某高速公路中一座桥梁的桩基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原状黄土和强夯黄土与桩之间的相互作用,定量地分析了桩侧土沉降及桩侧土压力、桩侧摩阻力和桩尖沉降的分布规律。表明了强夯黄土对改善桩的受力条件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 ,处理软弱地基的方法多种多样 ,施工中根据软弱地基的不同特点 ,采用不同的加固处理方法。对某些特殊软弱路基的加固 ,如软基层厚、范围大、排水不畅的软弱土层 ,用常规方法处理施工周期长 ,满足不了工期要求。在广珠西线高速公路连接线施工中 ,对此类软弱地基 ,采用强夯片石墩的加固方法。实践表明 ,强夯片石墩加固软弱地基具有施工周期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粉喷桩、振动沉管挤密砂石桩、强务加固方法处理盐渍化软基的处治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以某高速公路为依托,综合采用原位载荷试验和沉降观测的方法,对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沉降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粉喷桩、振动沉管挤密砂石桩、强夯加固方法处理盐渍化软基的方法实用可行,能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城郊公路路堑边坡重力式浆砌片石挡墙加固工程,对拟用锚固桩和预应力锚索型钢双排桩加固方案,从稳定性、工期、成本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经综合分析,建议选择预应力锚索型钢双排桩,对挡墙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9.
依托西南红层地区某在建大型工程,开展DDC桩(孔内深层强夯桩)法地基处理技术试验研究,对DDC桩技术的施工工艺、设计参数、检测方法、处理效果等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DDC桩可作为红层地区软基处理的有效方法;桩间距越小,置换率越高,地基处理的效果越好;通过对比发现,DDC桩对于桩间土的挤密作用较碎石桩明显,其竖向承载力优于碎石桩。  相似文献   

10.
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上成片的杂填土回填区域。常规办法是对杂填土进行开挖换填、重锤强夯等方式来处理。但对于杂填土较深的情况,考虑到场地环境,环保等因素的影响,换填及强夯等方案不适宜在城市开展。深层夯扩渣土桩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杂填土处理方式,可回收利用建筑垃圾,处理深度大,对环境影响小。结合郑州市大学南路辅道路基处理实例,通过比选论证,确定深层夯扩渣土桩为深杂填土处理方案,并确定了渣土桩的设计参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乔明利  陆飞 《公路》2013,(1):200-202
对强夯法处理过湿黄土路基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工程实践,通过测试强夯法处理前后过湿黄土路基各项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分析了强夯法处理过湿黄土路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强夯法对过湿黄土路基的处理效果良好,有效处理深度约为3.5m;为强夯法处理过湿黄土地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志军  杨荣尚  任毅 《中外公路》2007,27(4):191-196
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地基采用强夯、冲击压实、灰土换填、灰土挤密桩等4种方法进行处理,根据处理后地基土沉降量、压缩模量、湿陷系数及静力触探等试验结果,得出了不同处理方法的施工工艺、处理效果及适用条件。其中采用强夯法处理地基时,通过试验比较,得出了夯击功能、击数与有效处理深度的关系;对于冲击压实法,得出了碾压遍数与有效处理深度及影响深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孔内深层强夯桩法(DDC桩法)是一种预先成孔,然后分层回填填料并夯实的地基处理工艺。对于西南地区机场软弱地基土而言,利用挖方区开挖的石料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是一个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选择,但目前缺乏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本文以武隆机场试验段为例,采用室内基本物理力学指标试验、波速测试、载荷试验、动力触探、固体体积率检测、地面高程测量、桩体现场直剪试验、桩土应力监测等室内和原位试验,全面系统地证明了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处理软弱地基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本文的研究成果为DDC桩在机场软弱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丰富的试验数据和实践经验,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案例。  相似文献   

14.
柱锤冲扩桩法是在强夯法和挤密桩法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加速地基压缩固结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夯击能高、成桩速度快、工程造价较低、处理效果显著等特点。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分析柱锤冲扩桩加固机理。  相似文献   

15.
强夯置换碎石桩处理高速公路软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同庚 《路基工程》2007,(4):125-127
介绍新乡至郑州高速公路K37 000~ 200软土地基,采用强夯置换碎石桩处理的施工方法,并对加固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对类似工程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就强夯周边CFG桩复合地基在强夯振动下的破坏机理进行研究并提出强夯针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地基砂土液化判别和地基液化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东汕汾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采用试验的方法对高速公路地基砂土液化进行了分析,并对该类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对于地基液化的处理比较了公路规范与建筑规范,指出采用建筑规范进行砂土液化判别及采用砂桩和强夯再加上袋装砂进行地基液化处理是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结合某高速公路K17+125两孔 5 m×3 m 石拱涵饱和软土地基强夯挤密碎石桩壳加固施工实例,探讨了强夯挤密碎石桩壳法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的机理,分析了碎石硬壳层,碎石桩体及桩间土的应力分担作用,介绍了该法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9.
结合某高速公路结构物基础混凝土灌注桩与强夯加固台后地基土层交叉施工所发生的工序性技术问题,推导了桩侧土受强夯振动作用时,土层传给桩身的横向与竖向振动力的大小和桩身位移计算的力学模型,并根据工程实例有关桩身物理力学指标和强夯施工夯击能等数据,采用该力学模型计算分析了夯点到桩的最小安全距离和夯击能大小与桩身位移的关系,通过工后桩身质量检测结果验证了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粉喷桩加固、排水固结、高压旋喷注浆、换填土层、强夯、振冲、挤密桩等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说明了物探技术及人工智能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