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山西省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增长,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加油站的埋地储油罐、输油管线由于各种原因易发生渗漏及泄漏,将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以呼北国家高速公路山西离石至隰县段为例,通过研究服务区加油站对当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为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的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对地下水的影响及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连徐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管理实践,从综合服务质量管理方面,阐述了服务区管理中如何充分发挥服务职能,注重社会效益,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社会批评,提升高速公路形象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5年12月~2016年1月对安徽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满意度调查,其结果表明顾客对服务区服务质量的总体评价介于基本满意与满意之间,说明服务区服务质量尚有很大提升空间。通过对统计数据分析发现,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满意度影响因素众多,但服务区的卫生间、便利店、餐厅等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显著相关。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构建了安徽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满意度回归模型,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服务区服务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定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的转变,这种功能的转变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对服务区的停车、休息、如厕等基本服务功能的开发已不能满足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要求。因此,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做出科学合理的功能定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为高速公路使用者提供服务的必不可少的设施。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加、客流量的不断增长,必然要求服务区扩大服务项目的种类、增加服务设施等。文章对江苏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商业开发、社会服务、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品质、实现服务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精准掌握高速公路服务区入区车辆特征、提升服务区运营管理水平,基于高速公路ETC门架通行和收费数据,在分析服务区路段和邻近服务区路段车辆行程时间和速度分布特征基础上,考虑路段交通运行状态影响,提出了基于凝聚层次聚类的运行状态识别方法和服务区分车型入区判别模型。以G65包茂高速大观服务区为例,通过关联上、下游门架路段交通运行状态,明确了服务区路段车辆在4种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速度概率分布特性,结合聚类给出了各个运行状态下车流密度和速度变化的入区判定条件,并利用服务区视频卡口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判别误差主要分布在拥堵时段,全日客车和货车在考虑运行状态下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5%、7.0%,与不考虑路段运行状态情况相比分别提高了2.9%、4.1%,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获取高速公路服务区入区车辆特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介绍武乡互通方案的设计思路,将互通、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风景区一个组成部分来考虑,充分体现互通作为高速公路出入口功能、服务区的服务功能以及风景区的景观、窗口功能.更大发挥该互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艳玲 《北方交通》2023,(8):44-47+52
为提升辽宁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内路面的服务质量,改善服务区内路面的行驶质量与舒适度,结合服务区内路面的实际状况,以服务区路面现场调查情况为基础,综合考虑路面维修技术的成熟性与适用性后,开展辽宁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路面维修改造设计工程。结合工程实例,从设计思路、病害类型、维修方案等方面入手,对辽宁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路面维修设计进行了探讨,总结了服务区路面维修改造设计经验,为其他类似项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于立群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35(12):132-132,134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同义词高速公路服务站,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全国高速公路服务站,高速公路服务枢纽,全国高速公路服务服务枢纽。早期的服务区都是由相应的政府管理部门委托高速公路建设部门负责投资建造,由其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但是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体制的不断变化与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不按理模式出现分化,管理手段多样。根据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几种典型类别,谈了服务区的结构设计原则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浅议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高速公路上为旅行提供多种服务的重要设施。随着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其规划设计的理念也发生着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高速公路井泉服务区经过多年建设,经营理念已由传统的加油、餐饮、如厕等基本服务,逐步发展成为以互联网+、电子支付、物联网信息化为特色的集餐饮、休闲娱乐、商务办公、增值营销、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业态丰富、功能齐全的新型商业区。在综合调研日常需求和新型服务运营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井泉服务区信息化基础状况与服务区综合体智慧化管理的需求,制定了基于"互联网+"服务区智慧型运营服务体系新设计理念,展望未来"互联网+"智慧型服务区的发展新趋势,对辽宁省服务区综合体智慧化改造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出的《关于加强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区建设要以提供公益服务为主,以满足高速公路使用者短暂休息、餐饮服务、信息查询及车辆加油、维修等基本需求为目的,不刻意追求延伸功能,不追求商业利益;对于其他服务功能,要根据交通需求与建设环境等因素,进行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3.
北京至台北国家高速公路是连接我国华北、华中与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公路运输大通道,便捷联系北京、天津及福州与台北等城市,在国家高速公路网中居重要地位。根据规划及工可要求,京台高速公路廊坊段在冀京界与九州枢纽(京台高速公路与密涿高速公路交叉枢纽互通)之间应设置冀京界主线收费站及万庄服务区,由于空间受限,桩号范围仅限于K0+000~K2+500之间,长度为2.5公里,如果分别设置服务区和主线收费站,驾驶人员由九州枢纽驶出后,先后经过服务区和主线收费站,那样车辆不仅在将近3公里的范围内道路不能以较高的速度行驶,而且主线收费站、服务区、枢纽互通三处距离太近,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设计组综合考虑后,决定采用主线收费站与万庄服务区合建的方式,尽量缩短车辆加减速段落,保证车辆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绿色服务区内涵认识不清、评价指标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将高速公路服务区解析为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生态系统理论,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绿色服务区评价指标体系。以绿色服务区评价为目标层,构建场地环境、房屋建筑、资源能源系统、环保设施、人性化设施、加分项6个系统层指标;选取突出“资源节约、能源节约、绿色环保、服务便捷”特征的22项评价指标作为指标层;采用问卷调查、专家打分的方法确定指标评分办法及指标权重。为验证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对某典型绿色服务区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优秀”等级,与事实相符。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缓解司乘人员旅途劳顿的休闲港,是保证车辆继续安全运行的中间站。但是,有的服务区内营运秩序混乱,偷窃财物猖獗,物价昂贵、服务质量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改变现状,更好地发挥服务区的服务功能,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互通与服务区方案选择时如何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如何节约成本及降低土地占用、在设计中灵活运用指标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高速公路互通及服务区总体设计思路,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宇  刘海 《湖南交通科技》2022,48(1):144-147,152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推动"服务区+互联网""服务区+旅游"等复合型服务区发展,旨在提升服务区的服务质量.各省出现了智慧服务区建设热潮,涌现出一批网红智慧服务区.通过对智慧服务区设施配置的现状分析,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和管理平台3个方面对湖南智慧服务区的设施配置进行研究和设计,提...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理念指导下,以高速公路为依托,以顾客为中心,致力于将服务区打造成信息化、联网化、智能化的高速业务枢纽,通过信息化手段探讨智慧服务区建设模式,着力构建"彰显特色、互通互联、生态融合"的高品质服务区,实现服务区与公路、环境、周边产业跨界融合、赋能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从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内涵特征出发,结合高速公路服务区特点及建设绿色服务区的本质要求,从服务区作为公路附属设施功能属性的分析,结合绿色低碳发展对于服务区要求的剖析,分析了绿色服务区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的内涵。在深入剖析绿色低碳服务区的概念及内涵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绿色低碳服务区的实现途径,即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能源节约,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生态环保,消除污染,减小环境影响;方便快捷,满足公众多样化服务需求。研究结果为绿色服务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设计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高速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既是为高速公路运营提供各项服务的交通设施,又是在高速公路上开设的内部出入口,对高速公路的行车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分析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布局与建设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重庆高速公路服务区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划设计思路,供同行交流和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