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广东省煤炭资源贫乏,年自产煤炭约900万吨。目前全省年消耗煤炭约5000万吨。为维持广东省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转,每年要从省外调入煤炭约4100万吨。占煤炭总需求量的82%。80年代中期,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便提出,在广东沿海建设10—15万吨级的煤炭码头中转运输系统,把广东需要从海上运输的煤炭,通过10—15万吨级的船舶从秦皇岛港等港或从国外的澳大利亚等地煤炭运抵广东的煤炭中转基地后,再通过中小船舶或汽车运到各用煤户。 从80年代中期到现在,广东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水上的运输船舶、港口煤码头的建设、广东的能源需求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又再次提出,在广东建设10—15万吨级煤炭码头中转运输系统或广东煤炭储运销售中心,是否仍有必要,对此,谈几点浅见。 一、广东省的煤炭需求与日俱增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广东的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势头,1988年广东省的国内生产总值247.5亿元,至1995年增至为2833.9亿元,年均递增11.64%。预计2000年和2010年分别达  相似文献   

2.
数据点击     
《中国船检》2007,(6):38-38
18万吨散货船接单27艘;1~4月浙江船舶出口5.1亿美元;沿海煤炭运力1300万吨;船价指数高达171点;一季度船舶出口23.7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船艇》1991,(8)
据英国远洋航运咨询公司发表的一项报告报道,九十年代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船舶市场的扩展,对船舶运输费率、价格和利润有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全世界对液化石油气船舶的需要量1995年将增至188万亿吨/英里,到2000年达到213万亿吨/英里。该报告还预计全世界海运液化石油气贸易在1989年至2000年之间将增加40%左右。然而油价的上涨将使增长限制在30%以下。到1995年,液化石油气船队预计增加  相似文献   

4.
【BRS:高性能船舶是需求所在】法国船舶经纪公司(BRS)预计,2011年新船接单量可能降至7000万-9000万载重吨,远远低于2010年1.25亿载重吨。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船东需要投资新的(燃油耗大幅降低以及可以减少或更好地控制气体排放的)高性能船舶,这是新的需求所在。  相似文献   

5.
【BRS:高性能船舶是需求所在】法国船舶经纪公司(BRS)预计,2011年新船接单量可能降至7000万-9000万载重吨,远远低于2010年1.25亿载重吨。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船东需要投资新的(燃油耗大幅降低以及可以减少或更好地控制气体排放的)高性能船舶,这是新的需求所在。  相似文献   

6.
《广东造船》2009,(3):11-11
今年1—6月湛江新注册的船舶已经达到七万多载重吨,3000载重吨以上的船舶达到9艘,其中两艘万载重吨以上的船舶已被批准建造。预计今年新增运力将超过十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7.
《天津航海》2014,(1):5-5
<正>BIMCO高级航运分析师日前表示:尽管2014年预计船舶拆解将继续减少,干散货船队的运力增速将是近11年来最低。目前散货船的总运力相当于7.28亿吨,1993年或更早的船舶约6 800万吨,仅占10%不到。考虑到近年所有拆解船舶的平均船龄为29年,因此拆解量增加的情况很难发生。BIMCO预计2014年的拆解量将为1 400万吨。在新造船方面,散货船队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运》2006,(12):74-74
煤炭生产:预计2006年煤炭产量突破23亿吨。经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最后确认,2005年煤炭行业产量为22.05亿吨,相比2000年增长69%左右,年均增长11%左右;小型煤矿数量减少约5000多处,全国大中型煤矿产量所占比例上升约7个百分点,达到54%。预计2006年煤炭产量达到23.5—23.6亿吨。  相似文献   

9.
《机电设备》2020,(1):I0005-I0005
2020年2月13日,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石油辽河石化,在大连海关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将中国联合石油有限公司申报的5300吨供国际航行船舶低硫船用燃料油卸入中国船燃大连公司出口监管仓库.由此打通国产低硫船用燃料油供给国际航行船舶的“最后一公里”,标志着国内燃料油资源出口退税正式拉开帷幕。该批油品入库后,预计2月15日即开展对国际航行船舶的燃油供应作业,首票供应量为3900吨。  相似文献   

10.
《船艇》2004,(1)
2003年我国船舶工业继续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造船生产经营成绩显著。预计全行业2003年造船完工600万载重吨左右,承接新船订单接近1800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超过2500万载重吨,同比分别增长46%、173%、93%。船舶出口创汇在前几年稳定增长的基础上,也有大幅度跃升,预计出口创汇28亿美元以上,同比增幅超过40%。尽管受到了钢材涨价、汇率变化和非典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很大冲击,但全行业仍实现了赢利。 2003年,造船“国家队”再创辉煌。两大船舶集团公司承接新船订单达1100多万载重吨,手持船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