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发挥深圳港口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港口》1999,(12):18-19
<正> 港口是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港口功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除传统的装卸储运功能外,港口已逐步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以港口为核心的港口产业、物流业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深圳港是广东省发展速度最快、现代化程度最高、港口产业规模最大的港口之一。深圳港在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对外贸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港口集装箱业务的发展,正在使区域交通运输及社会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一、深圳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2.
<正>港口产业集群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所在,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拉动着当地城市交通、宾馆、展览、商业等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许多地区还构成了独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构架。为此,做好产业集群规划,对港口经济的健康发展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3.
为判断珠三角产业转移、产业转型升级对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影响,结合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发展趋势,重点从珠三角产业发展优势、分区域产业结构、商品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明确产业转移、转型升级对区域集装箱吞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日本、韩国将造船能力向中国转移,国内造船业有准备但不充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正在不断地深化。各种产业向最具资源禀赋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相对集中,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也是促使世界经济能够保持平稳持续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研究世界造船业近百年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演变规律,即世界造船中心由西方国家逐步向东方国家转移。当前世界造船产业的转移,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韩国同欧洲争夺霸主地位一样,产业转移的方向已经开始转向中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5.
实施区港联动战略 建成国际化保税物流园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推进招商引资、扩大对外贸易、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入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趋势,现代物流发展的水平越来越成为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专门批示:“港区联动的问题对于保税区发展物流很重要,要先拿出方案、提出思路、进行试点、稳妥进行”。这对于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步伐,促进国际港航产业与现代物流产业的  相似文献   

6.
<正>苏北地区通江达海,建港资源丰富,随着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的加快、"江苏沿海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振兴苏北"列入全省"十一五"发展规划等利好政策实施,苏北地区比较优势凸现,产业发展将面临着重大调整和机遇,特别是临港产业将随着苏北沿海港口的升级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1我国内陆港发展现状随着我国沿海港口竞争日趋激烈,各大港口逐渐将目光从沿海地区转向内陆腹地;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等战略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迈入快车道,区域分工和产业转移加快,东中西部地区经济交流和互补效应持续增强,使得沿海港口腹地不断向中西部  相似文献   

8.
目前,泛珠三角区域正在协力打造全中国最为庞大的一体化产业带、交通网以及信息流,这将在更广和更深的层面上推动区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区域内产业链条的转移,必须仰仗畅通的物流体系将货物分流到区内外市场.可以说,现代物流业是区域生产要素流动得以最后实现的重要环节和工具,是泛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和经济一体化的有力支持.因此,推进泛珠三角物流业的合作与发展是一个比较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标 《中国港口》2010,(8):12-14
<正>随着中央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区域经济、统筹国内国外发展的落实,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内陆地区政府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积极性日益提高,对出海通  相似文献   

10.
推进泛珠三角区域物流业的合作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泛珠三角区域正在协力打造全中国最为庞大的一体化产业带、交通网以及信息流,这将在更广和更深的层面上推动区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区域内产业链条的转移,必须仰仗畅通的物流体系将货物分流到区内外市场。可以说,现代物流业是区域生产要素流动得以最后实现的重要环节和工具,是泛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和经济一体化的有力支持。因此,推进泛珠三角物流业的合作与发展是一个比较紧迫的问题。本文从泛珠三角经贸合作、区域基础设施、CEPA签署并实施等方面,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物流业合作与发展的有利机遇与成长空间,并提出了推进泛珠三角…  相似文献   

11.
日本、韩国将造船能力向中国转移,国内造船业有准备但不充分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正在不断地深化。各种产业向最具资源禀赋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相对集中,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也是促使世界经济能够保持平稳持续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研究世界造船业近百年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演变规律,即世界造船中心由西方国家逐步向东方国家转移。当前世界造船产业的转移,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韩国同欧洲争夺霸主地位一样,产业转移的方向已经开始转向中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从国际船舶市场发展的趋势看,当前的日本和韩国造船企业虽掌握了先进的造船技术,但迫于日益高昂的劳动力价格和日益紧张的造船用地,促使他们一方面在技术研发上下功夫,提高造船效率,保持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是加大在中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力度,以期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和土地优势,转移部分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智慧化港口建设主要体现为推动港口的升级转型、精益化、协同化等方面。随着世界经贸增速放缓和中国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当前我国港口发展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诸多变化,腹地经济范围、经济增长速度、产业贸易格局、港口区域竞争态势等都在发生重大变化,现有港口发展模式和区域港  相似文献   

13.
1蓬勃发展的世界造船业1.1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超级周期推动航运业进入繁荣期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跨国投资的增长,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工和调整,导致世界经济贸易活动发生了3个结构性的变化:一是各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西方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制造业向外转移,而大部分亚洲国家正处在工业化或重工业化的进程中。二是贸易货物品种结构的变化。初级产品中,大宗原材料货物贸易继续稳定增长;制成品中,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所占比例日益增加。三是贸易地区结构的变化。全球…  相似文献   

14.
正沿海港口是江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承接沿江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资源。在系列战略规划引导和经济发展支撑下,江苏省沿海港口发展规模和服务水平实现全面提升沿海港口是江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承接沿江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资源。"十三五"时期,国家出台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并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同时,江苏也积极建设通州湾新出海口,推进港口、航道等重大工程建设,为沿海港口发展创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系列战略规划引导和经济发展支撑下,江苏省沿海港口发展规模和服务水平实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社会正在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生态交通、绿色交通、环保交通,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时,同时兼顾水运事业的发展需求,切实保护和发展好水运资源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同步实施金宝航道"六改三"升级改造,将所有通航设施与南水北调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成、同步验收,将通航设施建设运行维护专项资金与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统筹使用,并对重要通航设施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实现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快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环乐清湾港口资源整合是提升浙南港口群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完善浙江省沿海港口布局的需要;是促进地区产业升级、构筑温台沿海产业带的需要;是辐射浙西南及内陆地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加快融入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需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长江流域已形成"东部率先发展、中部经济崛起、西部大开发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格局。加工业从沿海城市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在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比重逐年增加,集装箱生成量快速增长。随着三峡工程、长江口治理工程、长江航道整  相似文献   

18.
<正>每一次大港的更迭背后,不仅产生了一个新的超级海运枢纽,更蕴含着全球经济发展重心不断向更有活力的新兴地区和城市转移的重大变迁,并推动地区经济新的跨越式发展一、沿海城市崛起的路径纽约、新加坡、东京、伦敦等先进沿海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发达的交通条件是城市崛起和繁荣的关键要素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发展,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人员和货物流动空前活跃。由于全球90%以上的货物贸易都是由海运完成,因此,作为海运的枢纽——港口在地区贸易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广西航运交易所的建立已经成为引领本地区航运产业转型升级,助推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催化剂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广西发展建设的支持力度,赋予广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推进实施,促进资源高效配置、产业梯度转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势在必行,而此基础在于深化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一体化便利运输,因此有必要开展多式联运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研究工作。本文从多式联运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要求、机理、对策建议以及保障措施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