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无船承运业务走向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运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运条例条例实施细则>的实施,标志我国国际海运管理立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内河条例>)国务院2002年6月28日颁布,同年8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水路运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浙水条例>)浙江省九届人大常委会2002年12月20日通过,2003年1月1日起施行.两个<条例>的施行,对内河水上安全监督和水路运输管理将起到积极作用.然而,两个<条例>还存在着盲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2006年3月1日,中国最大的港口--上海港颁布并施行<上海港口条例>.这是<港口法>实施两年多来,我国港口业第一个依据<港口法>等法律制定的地方性港口行政管理的专门法规.虽然是具有上海港口鲜明特征的地方法规,但其立法过程、法规条文、内容特征以及操作性等,无疑会成为我国港航管理部门、业内同仁和码头经营人,乃至中外船东关注及借鉴的热点.<上海港口条例>颁施行前夕,本刊记者专访了上海港口管理局局长许培星.  相似文献   

4.
关于港口立法 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于1950年发布了<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统一港务管理的指示>;1954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港管理暂行条例>,1987年国务院清理法规时将该条例废止并着手<港口法>的起草工作.但由于新的<港口法>迟迟未能出台,致使港口的规划、管理、资金、建设等方面至今一直处于无系统立法进行规范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运》2002,(8):6-6
从今年8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朱镕基总理签署国务院第355号令正式施行.本刊记者于该<条例>7月8日公布之时,对交通部海事局负责人进行了专访,现将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 众所周知,现代化港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港口机械设备的现代化.而如何确保现代化港机设备的安全使用更是引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国务院安全监察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相继在2003年6月1日频布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2004年1月1日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法规.围绕<港口法>中"港口安全与监督管理"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贯彻实施,使得港口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更加明确.因此,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港机设备安全保障体系已成为港口安全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必须予以重视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中美海运协定自1997年到期后,为解决存在的分歧,中美双方一直在谈判之中.在这个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下称<条例>)的颁布,引起了美国的高度重视.以美国运输部海运署署长威廉舒伯特为团长的美国政府海运代表团,于2002年3月19日至21日访问北京,同以交通部副部长洪善祥为团长的中国政府海运代表团就两国海运关系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中美会谈之后,为答疑解惑,本刊记者专访交通部水运司官员,就<条例>的宗旨、实用范围和一些备受关注的具体条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调查与处理应予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下简称<条例>),规定了港务监督是<海上交通安全法>和<条例>授权的海事调查处理机构,负责对我国沿海水域内发生的海事进行调查处理,作出<海上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书>,查明事故原因,判明当事人责任.  相似文献   

9.
8月上中旬,上海市政府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发出了"连珠炮":一是发布贯彻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方案;二是首次举行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到2011年,确立并保持物流业作为上海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的地位,基本建成国际重要物流枢纽和亚太物流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与原<条例>相比有很大变化,可以说完全是两个内容不同的法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发展我国物流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美银 《集装箱化》2001,(11):8-9,31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引进新型业态和技术,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多式联运,改造提升传统流通业、运输业和邮政服务.这就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十五"期间,我们应按照"十五"计划<纲要>的精神,分析目前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物流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以实现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健 《珠江水运》2003,(2):30-33
国务院于1994年6月2日颁布,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实施已有8年.  相似文献   

13.
安飞 《中国船检》2002,(11):22-24
自今年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以下简称<海运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作为<海运条例>中的重要一项--"无船承运人"也听到了一些异议.据了解,在交通部将<国际海运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后,许多老货代企业对无船承运制度的完善性提出质疑,外经贸部也表示会把不同意见提交交通部参考.然而,截止到2002年10月6日,交通部公布的无船承运人名单已达514家,与今年4月公布的首批29家相比,增长速度之快令人惊讶.那么,对于国际海运市场来讲,"无船承运人"究竟是美女还是野兽?日前,记者专访了交通部水运司官员熊伟,就相关的几个敏感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伍崇芳  郭志宇 《集装箱化》2002,(10):34-35,30
无船承运人,是指自己不经营或拥有船舶,但能以承运人的身份,接受托运人的货载,签发自己的提单或相应的运输单证,再通过海上承运人来完成运输合同的经营人.2002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以下简称<海运条例>),首次在我国建立了无船承运业务管理制度.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就是无船承运人保证金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第部专门适用防治船舶污染的地方法规--<珠海市防治船舶污染水域条例>将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珠海海事局是该<条例>的执法主体,负责港区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港区水域外非渔业、非军事船舶污染水域环境的监督管理.这是8月28日笔者从珠海市人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合同档案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背景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该法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重在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制度,是1994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劳动法确立的.从1994年<劳动法>实施以来,我国在劳动法律关系领域从立法到实施已经有13年了.  相似文献   

17.
孙涌新 《珠江水运》2003,(11):38-39
新修订的<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下称<条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促进各级政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促进船舶改善技术状况、提高船员素质,对维护内河交通安全管理秩序,保障内河交通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全国内河面广、线长,交通发展很不平衡,作为全国性的管理法规,<条例>不可能面面顾及,有些只能作出原则性、纲领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是贯彻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第一年,我国物流跨越起步期,进入理性、务实、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章莹 《珠江水运》2005,(12):33-34
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往来大幅度增加、航运市场快速扩大,海上保险的作用变得突出,海上保险立法的规范与施行已成当务之急.但目前我国除了<海商法>中仅有的一章对海上保险作出规定外,并无专门的立法.<海商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和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了海上保险的告知义务,由于立法粗疏、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已不能适应现阶段我国海上保险业的发展.本文从<海商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和第二百二十三条入手,主要借鉴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揭示了我国现行告知义务存在的一些立法缺陷,并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郭峰 《水运管理》2003,(1):24-27,39
五、 我国无船承运人的概念首先出现在2001年12月5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中(以下简称<海运条例>).该条例第七条规定:"经营无船承运业务,应当向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办理提单登记,并交纳保证金.前款所称无船承运业务,是指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以承运人身份接受托运人的货载,签发自己的提单或者其他运输单证,向托运人收取运费,通过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者完成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担承运人责任的国际海上运输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