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重型卡车的空调系统在炎热的夏日保证司乘人员的凉爽舒适性,但需发动机提供动力输入、消耗发动机功率,影响用户的经济效益。根据市场需求趋势,重型卡车的油耗已是用户购买关注点之一,所以空调系统节能性能愈显重要。文章主要介绍重型卡车空调系统的节能降耗技术。  相似文献   

2.
简述国内重型卡车外观造型现状以及参数化设计在重型卡车外观造型中起到的作用和意义,通过采用参数化的设计方法对重型卡车外观造型效果的应用进行分析,为重型卡车外观造型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雷诺 Kerax     
高杉 《汽车杂志》2007,(4):160-163
雷诺卡车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专为工地和越野路面设计重型卡车。雷诺重型卡车品牌有MAGNUM、PREMIUM和KERAX。日前,为非洲、中东和中国众多用户量身定做的KERAX重型卡车品牌来到中国,充分体现了雷诺卡车的理念:驰骋天下崎岖路,为中国建设者打乱的重型工地卡车。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某重型卡车多连杆转向系统转角误差,确定转向机构的结构强度,建立了重型卡车多连杆转向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首先利用模型进行了转向系统运动学分析,确定转向系统转角误差,采用试验设计方法,求解转向系统转向误差最小的机构;其次,进行转向系统动力学分析,得出转向系统杆件的最大受力,并应用有限元方法,优化转向系统的结构强度;结果表明,转向系统转向误差明显减小,提高了转向系统的可靠性;转向系统的性能达到某卡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重型卡车为研究对象,设计出一种利用发动机冷却水和尾气余热相结合作为驱动热源,采用冷却水箱顶置式布置的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系统,既可满足卡车各种工况下所需的供热量,有利于实现零油耗制冷,又很好的解决了吸收式制冷系统体积大不易安装的问题。汽车的总能耗由怠速、轴功、电气设备的驱动等部分共同组成,如今内燃机的效率仅在30%左右,然而在这30%中,只有不到50%的能量用到汽车的动力输出上,有25%的能量以冷却水散热的形式损失了,同时约有10%的燃油是用在空调制冷上,因此回收和利用这部分余热来驱动汽车空调制冷是一种很有效的节能方案。如果能改变车载空调的制冷结构,利用发  相似文献   

6.
盲区监控和报警已经成为车辆的常规配置,特别是在重型卡车上。部分地区已出台相应的法规对重型卡车的盲区监控提出了要求。文章主要介绍重卡盲区监控系统的设计、器件选型、盲区监控校核方法以及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重型卡车市场需求的增长,对车辆售后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长。重型卡车不同于乘用车,多用于货物长途运输,承载大,工况恶劣,对转向系统的要求更为严格。同时,转向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重型卡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出现问题及时排除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重型卡车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同时提出了对出现的故障进行维修的可行方案,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大多数故障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款某轻型卡车用电动空调控制器,阐述了其各按键旋钮功能、对空调系统的控制原理以及其产品的优点。本控制器实现了在某轻型卡车上的应用,满足了市场需求,提高了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重型卡车用户安全意识的提高、法规对辅助制动的要求,缓速器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国内重型卡车上。本文对重型卡车用缓速器的结构形式、安装位置、与整车的匹配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缓速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德昭  海萍 《汽车运用》2009,(3):24-26
HEMTT重型增强机动性战术运输车 HEMTT即“重型增强机动性战术卡车”由奥什柯什卡车公司生产,1981年定型投产,与PLS托盘装卸系统和M1070型重型装备运输车一起被称为“重型战术车族(FHTV)”。  相似文献   

11.
大型载货汽车被动安全性的特点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型载货汽车造成的人员死亡仅次于小型客车,工货汽车在交通事故中造成对方伤害的主要因素是:大载货汽车车架结构离地高度大,在前、后方造成轿车钻入碰撞、侧面造成展压,大型载货汽车的质量远大于轿车;与轿车时导致碰撞相容性问题,前、后下部防护装置能有效地防止轿车钻入,合理的能量吸收特性可改善载货汽车与轿车的碰撞相容性。中用交通事故统计数说明载货汽车被动安全性的重要性,深入分析载货汽车被动安全性的特点,最后介绍了改进载货汽车被动安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肖雄建 《商用汽车》2012,(11):90-97
2012年北京国际车展上,虽然炫目的进口重卡吸引了大量的眼球,但真正影响国内用车市场的还当属国产重卡。不论在保有量、产品价格、维修便捷性,还是油品适应性等方面,国产重卡都有着难以逾越的本土优势;更重要的是,近年来,国产重卡在不断引进技术、自主创新的大潮中,产品数量与质量都有了不小的提升,在相对低廉的价格区间内,基本达到了堪比进口重卡的性能指标。为了一探国产重卡近年来到底达到了怎样的"内功修为",本文将介绍车展上展出的国产重卡。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重型载货汽车在道路可靠性试验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从兼顾用户实际使用条件和产品成本控制的角度出发,从试验要求、试验顺序、数据统计和合格性判定标准等方面,对重型载货汽车的可靠性试验规范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整体市场分析 1.同比增幅进一步缩小 2010年第4季度,我国重卡上牌数为18.64万辆,环比下降7.49%,同比增幅缩小至11.13%.2010年,重卡上牌数达到87万辆,同比增长67%(见图1). 2.山西市场表现相对活跃 从上牌数排名前10省份的表现来看,相比2010年第3季度,前4名排位没有改变,而山西从第3季度的第7位上升至第4季度的第5位,市场份额增长1.12百分点;四川也以12.99%的环比增长率替代江西进入前10名.就总体而言,前10省份中只有江苏、山西和四川3省环比增长,其他省份均出现环比下跌(见表1).  相似文献   

15.
为挖掘多模式失效概率与长下坡路段重型卡车事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重型卡车在长下坡路段的多模式失效概率与车辆事故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针对重型卡车在长下坡路段可能的失效模式,如侧滑、侧翻、视距不足、制动失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模式失效概率预测模型;通过蒙特卡罗法模拟并求解单模式失效的概率,宽界限法求解失效系统的多模式失效概率;将多模式失效概率作为解释变量与其他道路因素结合,分别建立泊松模型、随机效应泊松模型、随机参数泊松模型,将多模式失效概率与重型卡车事故建立函数关系;对比3种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标,优选出最优事故预测模型,用来挖掘重型卡车事故与多模式失效概率之间的关系。以华盛顿州71段长下坡10年的重型卡车事故数据及道路设计数据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随机参数泊松模型与随机效应泊松模型的拟合优度相差较小,二者均优于泊松模型;当考虑多模式失效概率时,平曲线半径、纵坡坡度、超高对重型卡车事故的影响均不显著,即三者的影响被削弱,尤其是平曲线半径和超高,多模式失效概率的弹性(0.239)远大于二者的弹性(平曲线半径和超高的弹性分别仅为0.097和0.002);重型卡车的事故与多模式失效概率近似线性关系,且截距不为0。即多模式失效概率可用于道路安全分析的表征指标,但与事故概率不等价。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两种尿素喷射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空气辅助式尿素喷射系统更适合国内国Ⅳ重型卡车的结论,为国Ⅳ产品的设计、总成的选型、成本控制及车辆售后维修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陆煜楷 《商用汽车》2011,(17):117-123
整体市场分析1.自2009年第3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跌2011年第2季度,我国重卡上牌数24万6151辆,环比增长25%,同比下跌15%,自2009年第3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季度上牌数同比下跌的情况(见图1)。2011上半年,国内重卡累计上牌数为44万3597辆,相比上年同期跌幅达8%。信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俄罗斯的工业设计发展迅速,尤其在汽车设计领域,很多有才华的设计师崭露头角,其设计作品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Flex:可伸缩的毛毛虫  相似文献   

19.
马戈 《运输车辆》2008,(3):62-64
2007年,我国重卡市场呈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产销重型卡车48.7万余辆,同比增长58.6%,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最为引人注目的亮点。 2007年国内重卡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07年国内重卡市场销量继2002年、2004年之后,再次出现“井喷”的发展态势,超出了所有重卡企业2007年初时最为乐观的估计。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heavy-duty vehicle (HDV) roll stability improvement technology. The proposed rollover threat warning system uses the real-time dynamic model-based time-to-rollover (TTR) metric as a basis for online rollover detections. Its feasibility for implementation in a HDV rollover threat detection system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vehicle dynamic simulation studies.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rollover threat detection system is further enhance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active roll control system using active suspension mechanism to improve heavy-duty trucks’ roll stability both in the static cornering and in emergency maneuvers.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the roll stability of typical heavy-duty trucks has been largely improved by the proposed active safety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