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报道     
简讯最北高寒地区首开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2023年1月19日9时30分,我国最北端高寒地区首趟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从哈尔滨站平稳驶出,在我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地区成功载客开行。这标志着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世界上运营时速最快的复兴号动车组再次刷新极寒运行纪录,“中国速度”向北再延伸。我国最北端高寒地区首次开行的高寒智能动车组是目前复兴号家族中速度等级最高、最“抗冻”、最智能的动车组。与标准版复兴号动车组相比,新型高寒智能动车组使用的材料、电气元件,以及车体、转向架、供风制动等系统部件均进行了耐低温设计;车底的水箱、污物箱、水管路配备了加温和保温设施,从密封防雪防击打、冷凝水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升级;采用全新设计的设备舱侧部裙板,设置“高寒专属”的滤网,兼顾设备车下通风和防冰雪功能;首次批量使用自动化防冻结功能,更加耐低温、耐冰雪,在-40℃的极寒环境也能奔跑如常。  相似文献   

2.
XPS挤塑聚苯板外墙外保温是由XPS挤塑保温板、耐碱玻纤网格布、抹面胶浆、饰面涂层组成的集墙体保温和装饰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墙体外保温构造系统,起到冬季保温和夏季隔热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我国建筑设施的能耗。主要介绍外墙保温XPS挤塑聚苯板在天津滨海新区东沽还迁房的应用及其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严寒地区山岭隧道消火栓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适应于寒冷地区山岭隧道消火栓系统的设计方法,解决消火栓系统的选取及消防管道防冻等设计难题。研究方法:结合有关规范要求,并以内蒙某地区山岭隧道为工程实例,对电伴热保温、放水保温、干式消火栓系统等3种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分析、论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电伴热保温、放水保温、干式消火栓系统等3种设计方案的系统构成,主要技术参数和设计计算方法。研究结论:电伴热保温、放水保温、干式消火栓系统等3种设计方案均可满足功能要求,电伴热保温方案的造价高;放水保温方案最经济适用;干式消火栓系统方案须得到消防部门的认可,可根据工程环境需要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通过盾尾密封油脂在成都地铁6号线和10号线2期、穗莞深城际9标、郑州豫机线城际和长春地铁2号线BT1标等项目的使用,开展了盾尾密封油脂与盾构施工环境温度等匹配性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盾尾密封油脂的夏季配方,主要应用于室外温度为20~40℃条件下,基本适用于我国所有地区的夏季;该配方25℃下的锥入度在210~225之间,在25℃、1 MPa下的泵送性为12~22g/min。盾尾密封油脂的春秋配方,主要应用于室外温度为0~25℃条件下;该配方25℃下的锥入度在215~240之间,在25℃、1 MPa下的泵送性为18~38g/min。盾尾密封油脂的冬季配方,主要应用于室外温度为-25~10℃条件下,基本适用于我国所有地区的冬季;该配方25℃下的锥入度在225~255之间,在25℃、1 MPa下的泵送性为25~45g/min。  相似文献   

5.
在冻土地区修筑道路所遇到最主要的问题是冻土融化而引起路基下沉失稳和路面开裂破坏。根据修筑公路引起冻土融化的原因,介绍了一种新型道路保温隔热材料——挤塑泡沫保温隔热板,应用在冻土地区道路工程中,能明显防止或延缓冻土的融化速率,从而保证道路的稳定,并阐述了铺设保温隔热板的施工技术要求,以期对冻土区公路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根据传热机理,综合分析北方寒冷地区安放给水设备的给水井、消防井内的传热过程,提出热能改造方案,利用地热和井壁保温两项技术,对青藏铁路公司多个给水井进行了保温改造。工程实践证明,在气温为-20℃的低温条件下,井内温度可以保持在3℃~5℃之间,较好地解决了北方给水终端设备冬季保温问题。实际应用和检测结果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达到了绿色、环保和节能的目的。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热源井深度的计算、热源井开挖和砌筑技术、井壁保温材料的选用,提出地下水位对地热利用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7.
日本北海道铁路公司管理的运营线路分布于北海道地区,该地区冬季十分寒冷,夏季气温也逼近30℃,冬、夏季温差达60℃。该公司的保有机车车辆涉及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等车型。本文介绍了北海道铁路公司为适应严酷的气候条件及多种型式车辆制定的车辆维修体制。该公司以安全、高效运输为经营理念,夯实基础工作;同时,在做好技术传承、强化基层技术队伍建设以及提高车辆维修水平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选取寒冷地区西安数栋公共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于2008年8月和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采取现场建筑内热湿物理参数实测和室内人员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公共建筑热环境进行了研究,以揭示目前该地区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现状以及人们的热舒适情况。研究结果得到了夏季该地区公共建筑内除酒店客房内温度偏低外,其他建筑室内温湿度都比较合适;而冬季除商场内温度偏高外,大部分建筑室内温度都在18~24℃之内,但冬季该地区公共建筑室内湿度普遍偏低。问卷调查表明夏季和冬季该地区公共建筑内绝大多数人对所处的热环境比较满意,热感觉适中。进一步的热舒适分析得到该地区夏季和冬季的实际热中性温度分别为24.9℃和18.7℃,实际热舒适温度范围分别为22.0~27.8℃和13.8~23.7℃。  相似文献   

9.
蒸汽机车在我国南方地区夏季进行调车,作业任务重,劳动条件差。而且调车机车与长途牵引机车有所不同,因运行区间短,速度慢,时常处于牵、停、推、拉的慢动作。在环境气象条件恶劣的情况下,难以进行全面的自然通风,在禁行待命时司机室内风速0.3~0.7m/sec,温度达到36~40℃,  相似文献   

10.
隧道穿越寒冷、严寒地区,在含水环境下易发生冻结现象,严重威胁行车安全.随着我国寒区隧道的大规模建设,寒区隧道冻结防控大多采用"防、排、保温结合"的方式,保温排水系统设计包含侧沟式或中心埋置式保温水沟、中心深埋水沟、防寒泄水洞等方式.以浩吉铁路寒区隧道为例,在前期既有聚氨酯保温侧沟措施下,结合现场出现的侧沟冻结、仰拱填充...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寒区隧道的防寒保温设计问题,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外界气温、围岩地温以及有无保温层等条件下寒区隧道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和保温层适应性研究,并采用叠加原理、分离变量法和贝塞尔特征函数建立列车风影响下寒区隧道温度场的计算模型,分析有无列车运行条件下寒区隧道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二衬后出现负温分布对隧道衬砌结构安全性影响较大,因此建议将二衬后不出现负温分布作为寒区隧道保温措施的控制指标;在不考虑列车风影响条件下,保温层法最佳适用于最冷月平均气温为-2~-15℃的地区,当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5℃、围岩地温低于5℃时,保温层法应与主动保温措施相结合;当列车运行速度为300km/h、运行间隔为30 min时,通车与不通车相比隧道洞内中间位置平均气温下降约1.22℃,二衬后沿隧道进深方向出现负温的距离约增加36.8%。  相似文献   

12.
受长期低温环境作用,寒区铁路隧道衬砌易出现开裂、剥落等病害,影响结构的安全耐久性。通过梳理分析寒区隧道衬砌抗冻设防相关建设标准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设计和施工方面提出需要研究完善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一步探讨抗冻设防段衬砌的配筋参数、伸缩缝设置等主要设计标准和保温层防水施工工艺,提出寒区隧道衬砌模段长度计算方法。结果表明:(1)抗冻设防段衬砌的纵筋宜采用“细而密”的配置方式,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抗裂性能;(2)“零缝宽”伸缩缝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消减寒区隧道温度应力作用;(3)“喷涂式”聚氨酯保温板防水处理施工工艺可有效提高保温性能;(4)隧址区的年平均气温应作为寒区隧道衬砌环境温差的重点考量因素,计算结果表明,当最冷月平均气温-3~-8℃,年均温12~8℃时,12 m的衬砌模段长度亦可满足季节性温差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对苏州地铁2号线3个连续区间的隧道气温进行测试,分析隧道气温在夏季最热月和冬季最冷月的特征及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夏季隧道气温比冬季隧道气温高,夏季和冬季隧道气温分别在23.5~27.5℃和16.5~20℃之间变化;当室外气温达到30℃以上时,隧道风机对隧道气温有提升作用,车辆运营和停运时分别可提升约1.5℃和2℃。车辆运行时,冬季和夏季隧道气温均以行车间隔为周期呈锯齿形变化,冬季可能出现倒锯齿形变化;车辆运行与停运时隧道气温比较,夏季车辆运行时高,冬季车辆运行时低;夏季区间隧道中部气温与隧道长度呈正相关关系,冬季时隧道中部气温与隧道长度无规律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合理的防冻胀基床结构是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防冻胀的关键。本文通过开展哈大高速铁路正线与线外现场足尺试验,对局部保温措施与全断面保温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路肩和线间局部保温措施只能减小保温部位的冻结深度和冻胀,不能抑制轨道结构处的冻胀,不适用于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防冻胀设计;全断面保温措施能够降低轨道结构处的冻结深度和冻胀,有较好的防冻胀效果,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可采用全断面保温基床结构进行防冻胀设计。  相似文献   

15.
满足污物箱安装工况条件和使用要求,必须对污物箱采取加热、保温措施,首先进行污物箱加热保温结构设计,比选加热保温技术措施,介绍真空集便器装车过程中加热保温安装施工及技术要求,并分析装车后污物箱加热保温功能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我国寒冷及严寒地区已建成的隧道存在渗漏水影响造成的仰拱翻浆冒泥、衬砌开裂、底鼓甚至侵限等一系列病害.通过对东北地区既有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现状及运营维护状况进行的调研,分析严寒及寒冷地区防排水设计、施工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防排水设计技术需要不断提升水平,从而简化运营维护及保证行车安全.研究结论:结合拟建及在建隧道的防排水设计、施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新工艺、新材料的实用,总结出保温水沟、中心深埋水沟、防寒泄水洞以及保温盲沟等保温排水的设计应优先采用新型保温材料,减少施工工序以及减低施工难度,以充分解决寒冷及严寒地区隧道的冻害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陶琦 《铁道建筑》2022,(1):130-134
针对我国寒区隧道冻害问题,以吉林省东南里隧道为例,通过现场温度实测和数值模拟,分析保温层的设防长度、设置厚度和适应范围,并提出寒区隧道电热膜加热保温系统.采用等效厚度法,给出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和保温层变截面厚度的设置方法.结果表明:被动保温措施保温层法具有一定的温度适应性,当隧道外界气温低于-18.5℃时,应考虑其他...  相似文献   

18.
季节性冻土地区保温护道的设置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哈尔滨至大连客运专线大连至沈阳段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季节性冻土地区保温护道的设置条件、保温护道的尺寸及边坡坡率,并对保温护道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部分地区地铁车站仅在夏季设置空调系统供冷,冬季不供暖。在运用土壤源热泵系统时,会造成土壤热积累,运行效率逐年下降。冷却塔复合式地源热泵能够在冬季将土壤夏季积累的热量排出,保持土壤冷热负荷相等,从而提高地铁车站空调系统夏季运行能效。通过计算地铁车站夏季空调负荷,对采用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节能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能够有效减少地铁车站空调系统能耗,达到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寒冷地区隧道洞口段因受洞外气候影响严重而对防冻保温设计要求高的问题,以京沈高速铁路支线天秀山隧道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寒冷地区隧道洞口段温度场及防冻保温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心深埋水沟顶部和边墙碎石盲沟外侧设置保温板可以防止负温影响到中心深埋水沟和边墙碎石盲沟;仰拱混凝土无法隔绝负温,仰拱底部的横向排水管、二次衬砌背部的环向透水盲管冬季受负温影响易发生冻结。提出对横向排水管包裹防冻保温层,并将保温板厚度增到8 cm的优化方案。优化后横向排水管和环向透水盲管不再出现负温,满足寒冷地区冬季正常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