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冲压件报废会影响产品质量及成本,冲压件开裂问题必须在量产前解决,否则将严重影响冲压生产效率。文章基于FMEA思想,利用矩阵图逐级分解,对开裂制件失效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出系统问题解决思路及问题持续控制方法。通过对制件开裂失效原因的充分识别及有效控制,可以将问题消除在前期阶段,降低了冲压件开裂风险,对于后期新车型的冲压件开发在工艺设计阶段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冲压件调试生产中常见的缺陷开裂、起皱、拉毛、回弹、毛刺、制件变形等进行研究,分析上述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方法和预防措施,以及在设计阶段如何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通过上述缺陷的改进和预防,提高制件的品质和生产效率,减少制件报废及返工。  相似文献   

3.
冷冲压成型翼子板由于内部应力的作用,存在回弹变形现象,导致尺寸偏离。为优化制件尺寸,在前期冲压工艺设计过程中,利用CAE模拟工具,对制件进行回弹补偿。以钢质翼子板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CAE模拟软件分析结果,对翼子板进行模拟文件完善、设定缩比、工艺方法优化、制件定位等操作的基础上,对尺寸不达标位置进行纠正的回弹补偿方法。经实际生产检测验证,有效提高制件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发动机油底壳拉延件形成复杂成形性差问题,对制件及其成形工艺过程进行分析,改进冲模设计采用压边圈,消除园角部分拉延时的起皱问题,在两次拉模的调试中,采用降低压边圈和凹模压料面粗糙度值,加大凹模园角R12,逐步降低拉延筋的高度,增加修边工序,加大小盒端尺寸等措施,解决了制件的起皱开裂,拉断问题,使冲模的调试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5.
制件返工是一种浪费,是冲压过程中不增值的活动。由于汽车外板制件面品问题(制件产生凹坑、高点、波浪及鼓包等缺陷)返工的制件占制件返工总数的95%左右。为解决外板制件返工问题,对汽车外板件面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变差源,并对变差源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外板制件面品问题的方法,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如何预防出现面品问题。通过对汽车外板件面品问题的解决,提高了制件的品质并降低了制件的返工率。  相似文献   

6.
为缩短制件设计开发时间和优化工艺参数,文章通过Auto form软件对某汽车前围板成型过程进行分析,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方案设计.通过分析冲压过程工艺参数(冲压速度、凹模圆角、摩擦系数、板料厚度和压边力等)对前围板成型缺陷的影响程度,使用Minitab软件对各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得出5因素影响制件开裂大小,它们依次为凹模圆角>板料厚度>压边力>摩擦系数>冲压速度.并用Mintab软件优选方案,得到了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某隧道仰坡开裂的原因,用有限元法纵向模拟了隧道的仰坡开裂情况;分析比较了竖向和水平向两种仰坡地表加固措施的效果,为仰坡开裂处置制定了方案,提出了“定性分析、定量观测”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8.
张景辉 《公路》2023,(4):207-212
为控制转体桥合龙段顶板处常出现的纵向开裂,以保定乐凯大街南延工程斜拉桥为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合龙段两侧老混凝土对新浇筑合龙段混凝土早期收缩的约束作用,分析了不同龄期差对新浇筑混凝土收缩应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新浇筑合龙段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与新老混凝土的龄期差成正比;采用缩短新老混凝土的龄期差、延迟张拉合龙段两侧部分横向预应力筋、提前洒水润湿合龙段两侧老混凝土等方法,可降低合龙段新浇筑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应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保定乐凯大街转体桥合龙段混凝土施工方案,并进行了现场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控制合龙段混凝土的纵向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优化侧围外板模具的拉延筋解决了制件起皱的质量问题,并从工艺设计、模具制造、调整维修等方面阐述了零件拉延起皱、开裂的控调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款新开发车型的发动机罩铰链加强板焊点在整车综合耐久路试中开裂的问题,运用CAE仿真技术,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整车综合耐久路试的工况,通过该方法辅助分析焊点开裂的原因,并对3个改进方案进行仿真验算,择优选取可行的方案执行设计变更。经过实车路试验证,实施的设计变更方案C解决了焊点开裂问题,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该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发动机罩的设计提供一种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