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概述电动自行车前叉将前轮和车架密切连接,传递前轮和车架之间的各种力(垂直力、纵向力和侧向力)和力矩(制动力矩和反作用力矩),支撑车架并控制转向,属于强度部件和转向部件,是涉及骑行安全的关键部件。行驶过程中,路面的凹凸不平,引起前轮的冲击和振动,通过轮轴传到前叉,再传到骑行者;为缓和冲击和振动,电动自行车前叉增加了弹性元件——  相似文献   

2.
汽车车架试验台是用来对车架进行强度试验、疲劳试验和振动模态试验的主要装置,根据试验台的功能要求,研究设计了车架的静、动态应力和应变测试系统、激励力和位移响应测试系统,实现了汽车车架静、动态强度实验功能的组合,为汽车车架的疲劳试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地面与车轮之间存在着驱动力、制动力及转弯力等力的相互作用,前轮所承受的地面作用力通过前叉作用于车架前立管;后轮所承受的地面作用力通过后摇臂(发动机)和后减震器作用于车架平叉枢轴及后减震器上固定点。由此可见,车架作为摩托车的支撑骨架,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车的性能。刚性便是车架的重要性能之一。摩托车车架刚性分为扭转刚性、横向弯曲刚性和纵向弯曲刚性。扭转刚性是指将车架的前立管固定,在平叉枢轴的两端分别施加上下方向的作用力时,车架抵抗扭曲变形的能力,以使车架扭转1°所需的扭转力矩表示,单位为N·m/度。横向弯曲刚性是指将车架前立管  相似文献   

4.
从动桥设计     
在汽车上从动桥通常是前桥,且又是转向桥,其功用是承受地面与车架之间的垂直载荷,纵向力和横向力,并保证转向车轮作正确的运动。由于前轮悬架型式不同,从动桥的结构组成和承受载荷也不同。最常用的从动桥一般为非断开式前轴用纵置半椭圆板簧与车架相连,前轴两端与转向节绞接。汽车行驶时,车轮受到的垂直力,纵向力和横向力均由板簧传给车架。本文只介绍非分段式从动桥。  相似文献   

5.
悬架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力(支承力)、纵向力(牵引力和制动力)和侧向力以及这些力所造成的力矩都要通过悬架传递到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上,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在汽车行驶中、由于路面不可能绝对平坦,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力往往是冲击性的,特  相似文献   

6.
周中坚  陈耀钧 《上海汽车》1997,(6):29-31,35
本文介绍采用货厢纵梁与车架共同建模的方法,解决了货载通过货厢纵梁向车架的传车和货纵梁与车架纵梁之间的力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依据QB 1880-2008标准中车架振动强度及车架脚蹬力疲劳两种试验方法对电动自行车车架进行试验,采集和分析了车架平叉各测试点的应力,阐述了两种试验方法对平叉的不同影响,找出了该款车架平叉应力集中的部位,提出了改进平叉可靠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振动激振力突变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云良 《摩托车技术》1996,(10):16-18,20
摩托车整车振动激振力随车速度变化而突变,这对摩托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整机寿命都带来负作用;当发动机产生的激振力特别是z方向的振动与车架的第二阶固有频率吻合时,便会引发共振,造成摩托车整机的振动剧烈;通过对摩托车用车架进行动态分析,找出解决摩托车振动激振力突变的重要途径是加大车架的刚度。  相似文献   

9.
六、挂车各主要部件的结构型式(一)车架车架是整个挂车的基础,它承受着各种力和力矩。在重型挂车上,车架和货台往往做成一体,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又要轻便。挂车的车架通常采用型钢或M_n钢板拼焊结构,其断面见图6—2所示,多为工字形。车架的纵梁结构形式有直梁式、阶梯梁式和四梁式三种(见图6—1)。  相似文献   

10.
建立汽车车架的CAE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汽车车架进行弯曲刚度计算、扭转刚度计算与校核。通过4点约束进行弯曲刚度计算。在计算扭转刚度时,对后轮和右前轮约束、左前轮施加力。在校核扭转刚度时,对车架前、中、后三部分分别算出对应扭转刚度。通过分析计算,验证该汽车车架的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分析和研究货车车架,从车架的强度、刚度和自由模态入手,通过有限元进行仿真~([1])。文中不考虑车架的刚度分析和自由模态分析,只从强度分析展开研究,通过对比仿真结果,提出关于车架强度分析时的两点建议和在进行弯扭、扭转工况分析时的一种通过施加强制位移来代替以往施加力的加载约束方法,并验证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1前言 前轴是汽车的主要承载件之一.它通过悬架与车架相联,两侧安装车轮,用以在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轮之间传递铅垂力、纵向力和横向力,此外前轴还要承受和传递制动力矩.因此,要求前轴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良好的动态特性.合理的设计前轴,不仅可以提高汽车的承载性能,还可以改善汽车的平顺性等.  相似文献   

13.
在汽车上从动桥通常是前桥,又是转向桥。其功用是和驱动桥一起承受地面与车架(或车身)之间的垂直力、纵向力和横向力,并保证转向车轮作正确的运动。对从动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问&答     
路斌 《驾驶园》2011,(12):68-69
问:请问汽车的悬挂系统是怎样构成的?答:汽车的悬挂系统是车架与车轴之间连接的传力机件,对其他性能诸如行驶的安全性、通过性、稳定性以及附着性能都有重大影响。汽车悬挂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弹性元件、减震器和传力装置等三部分,分别起缓冲、减震和受力传递的作用。从轿车上来讲,弹性元件多指螺旋弹簧,它只承受垂直载荷,缓和及抑制不平路面对车体的冲击,具有占用空间小、质量小、无需润滑的优点,但由于本身没有摩擦而没有减震作用。减震器又指液力减震器,其功能是为加速衰减车身的震动,它也是悬挂系统中最精密和复杂的机械件。传力装置则是指车架的上下摆臂等叉形钢架、转向节等元件,用来传递纵向力、侧向力及力矩,并保证车轮相对于车架有确定的相对运动规律。在实际中,只要具备上述三种作用也一样可行。  相似文献   

15.
起重机车架是起重机中的关键部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防止与路面产生共振,为车架的动态分析奠定基础。通过结构的固有频率可判断结构的动态特性,由于实际工况和结构中是存在各种约束和力的,故应建立结构的基本模态方程和约束模态方程。ANSYS已广泛应用于机械机构设计中,其内部集成有模态分析模块,并可与结构有限元分析联合进行约束和预应力模态分析,这为通过计算机进行起重机车架约束模态分析提供了可能。对某种起重机车架进行约束模态分析,得到了车架的前六阶模态,仿真结果表明车架基本不会发生共振,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16.
黄昶春  沈光烈  韦志林 《汽车工程》2006,28(10):926-928,955
在研究铆钉连接传力特征的基础上,对双层槽钢的车架铆钉连接的不同方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其内层槽钢的受力与铆钉的分布有关。据此理论设计的车架结构经试验和用户使用证明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小词典     
悬架 悬架又称悬挂装置,是车架与车轮之间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它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纵向反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都是通过悬架传到车架上,以保证摩托车的正常行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摩托车虚拟样机环境,对引发摩托车振动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分析,采取减小发动机惯性激振力、优化车架动态特性、增加发动机与车架的柔性连接等措施,实现摩托车系统动态性能匹配,可有效降低摩托车的振动。  相似文献   

19.
董英娟 《重型汽车》2014,(1):33+36-33,36
前言 汽车悬架系统是汽车中弹性的连接车架(或车身)和车轴之间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是现代汽车最重要的总成之一.它把路面作用于车轮的支承力、牵引力、制动力和侧向反力等力及其所产生的力矩传递至车身上,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的冲击,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提高乘车的舒适性.悬架系统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因而,深入研究汽车悬架系统的性能,开发新型的悬架系统,是提高现代汽车行驶安全性能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通过解决某车型副车架和车身安装螺栓松弛引起的异响和断裂问题,分析造成螺栓夹紧力不足的原因,论述被连接件接头的设计质量决定了接头紧固质量问题。使用滚齿套筒可以提高摩擦系数,但一定要合理设计滚齿的形状和尺寸。副车架和车身的2个套筒端面面积要有合理的比值。为了保证滚齿嵌入量,连接面的硬度差必须足够大,同时使用扭矩转角法保证夹紧力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