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以稻壳为载体培养高效丙烯腈(AN)降解菌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丙烯腈的降解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培养的降解菌对丙烯腈具有高效降解性能,当初始浓度为403.2mg/L时,平均降解速率为16.9mg·L~(-1)·h~(-1),去除率达到98.1%,其适宜的pH和温度分别是6.5和20℃。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高效降解混合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纤维素的降解能力,对降解纤维素的混合菌的筛选和发酵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从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组对纤维素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混合菌,初步鉴定为毛霉菌(Mucorsp.)和曲霉菌(Aspergillus sp.).通过试验确定了该组混合菌发酵产酶的最佳条件:稻草粉与麸皮的质量比为8:1,2.5%的硫酸铵为补充氮源,固液比为1:1.5,pH值自然,种龄为3d的菌丝接种,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5d.当接种量为20%,接种比例为2:1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最大为7324.1μmol/(g·h);当接种量为30%,接种比例为1:1时,滤纸酶活最大为753.4μmol/(g·h).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稻壳为载体培养固定反硝化菌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行了模拟废水硝酸盐氮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稻壳固定反硝化菌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NO-3,降解速率为5.9mg/(L·h),去除率达到91.6%,稻壳培养反硝化菌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是7.6和30℃.  相似文献   

4.
以稻壳为载体培养反硝化菌及硝酸盐氮的去除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以稻壳为载体培养固定反硝化菌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行了模拟废水硝酸盐 氮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稻壳固定反硝化菌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NO3-,降解速率为 5.9mg/(L·h),去除率达到91.6%,稻壳培养反硝化菌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是7.6和30℃.  相似文献   

5.
填埋场快速稳定的功能菌筛选及复合菌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速填埋场的稳定化进程,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学方法,从环境中经反复筛选及多次传代培养得到性能稳定的功能菌.根据功能菌的功能,组合成不同的功能菌群,通过研究各组功能菌群产酶的能力和对填埋场稳定化指标的影响,构建了加速填埋场稳定化进程的复合菌系.结果表明:在性能稳定的功能菌中,含9株纤维素降解菌,8株渗滤液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降解菌,7株絮凝剂产生菌;由所有菌株共同组成的功能菌群Ⅶ#的产酶能力最强,引入填埋场可有效加速填埋垃圾的生物降解,促进填埋场稳定化,使填埋垃圾有机质生物降解率、胡敏酸的百分含量和沉降率较未添加功能菌群对照组分别高26.23%、9.18%和10.01%.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青藏高原低温柴油降解菌群的筛选及鉴别,采用人工模拟污染、实验室筛选及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柴油土著微生物的降解特性及功能降解菌群.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土壤温度季节性差异明显,夏季温度较高,10℃成为柴油降解土著微生物筛选的最佳温度;柴油污染土样与未污染土样微生物数量存在差异,前者微生物丰度最高;环境温度10℃下,第17 d柴油降解率达62.63%,8个菌属具有石油烃类物质降解能力,总占比52.50%,其中高效嗜油菌是柴油降解主体.研究成果可供多年冻土区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吉林奇峰腈纶污水处理厂推流式曝气池为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推流式曝气池处理废水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分析了菌落变化折射出的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可降解性能的变化过程与关键阶段,提出了强化关键阶段处理能力的对策.结果显示,推流式曝气池第一廊道微生物多样性高于第三廊道,第二廊道内极少数细菌利用最难降解的有机物进行代谢生长;沿曝气池推流方向上,菌群差异明显,副球菌、泛黄杆菌、红细菌、陶厄氏菌是曝气池前端有机物得到高效降解的内在推动力;土地杆菌、粘液杆菌、玫瑰单胞菌、懒小杆菌、产黄杆菌、硫杆菌是曝气池后端最难降解有机物分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得到进一步降解的主要承担者.故可通过曝气池扩容、降低进水量、在二、三廊道内投加载体等方式,延长生化处理时间,提高曝气池对有机物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物降解技术处理船舶舱底含油污水中的石油烃污染物,从含油污水中分离得到5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S_1~S_5,选择优势菌株构建复合菌群,其中最佳菌群S_(15)的7 d降解率高达83.12%。16S rDNA鉴定结果显示,菌株S_1为Bacillus toyonensis、S_5为Bacillus albus,S_1与S_5均为可分泌天然脂肽的芽孢杆菌,脂肽对石油烃有乳化、增溶作用。S_(15)优化后的最佳培养温度为35℃、盐的质量浓度为2 g·L~(-1)以内,最佳pH值为7.5。经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HPLC)分析,S_(15)可产生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细胞表面疏水性较高,超过50%,对正辛烷、正己烷、十六烷和二甲苯等典型烃类物质具有较强的乳化能力,乳化指数(E_(24))超过80%。采用气相色谱用氢离子火焰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分析S_(15)的烃降解特征,结果表明:S_(15)对柴油中烷烃C_7~C_(28)的降解率均超过80%,对短链烷烃的降解率更高一些。S_(15)对石油污染环境有较强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克山病 (KSD)和大骨节病 (KBD)两病病因至今尚未明了 ,特调查病区粮食真菌及其毒素在两病病因中的作用。方法 用病例对照研究结合实验病理学验证以探索粮食内可疑致病真菌及其相关毒素质量与两病发病的关系。结果 ① 40 2份小麦内培养出的优势菌为链格孢霉 ,其检出率与两病发病之间未见统计学联系 ,未培养出镰刀菌 ;② 2 4份小麦和 2 3份小麦面粉样品内未检出 1 1种镰刀菌毒素中的任一毒素 ,1 4 3份小麦、玉米样品内未检出AOH、AME和ZEN ;③化学纯品T 2毒素 (1 0 0 μg·kg- 1BW·d)致雏鸡KBD模型实验和链格孢霉培养粮 (含AOH 6 5 1 9μg/ g饲料 )致雏鸡KSD、KBD模型实验 ,均未见动物心肌损害和软骨损害等 ;④T 2毒素和MON实验组内 ,检出小型猪关节软骨OC—Ⅲ型损害 ,后一结果对KBD病因研究的参考价值需待更多工作之后才好判定。结论 病例对照研究和实验病理学综合结果不支持两病病因镰刀菌毒素中毒说和链格孢霉毒素中毒说。建议多家协作 ,重复粮食真菌及其毒素的检测 ,以便对两病真菌毒素病因说作出最终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传统填埋场中垃圾降解缓慢、稳定化时间长、运行管理复杂等问题,提出利用生物强化技术加速填埋场稳定化的新工艺.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方法,在填埋场中引入复合菌系,研究了复合菌系对填埋垃圾稳定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菌系可加速有机垃圾的生物降解,使填埋体系的温度在填埋前中期升高0.8~5.0℃,填埋场pH值快速升高至8.0以上,比对照组提前208 d进入稳定运行阶段;复合菌系使渗滤液化学需氧量下降更加明显,505 d以后基本维持在3 000 mg/L左右;氨氮消减更加快速,463 d后一直低于对照组,700 d后下降至25 mg/L以下,达到国家标准(GB 16889—2008)规定的氮排放标准;复合菌系提高了垃圾体的沉降性能,使填埋前、中、后期的沉降率分别较对照组增加27.39%、19.23%和14.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