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对双连拱隧道的三导洞法、中导正洞台阶法和中导正洞全断面法3种开挖方法,分别进行了施工数值模拟,给出了这3种开挖方法施工过程中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应力和变形规律.经过比较分析后,认为三导洞法是Ⅱ级围岩中修建连拱隧道的较好开挖方法.  相似文献   

2.
结合宛坪(南阳-西坪)高速公路吴家庄双向六车道大跨连拱隧道的工程实践,在过去成熟的双连拱隧道工法基础上,对传统的三导洞修建双连拱隧道施工工法进行了优化,在洞身Ⅳ级围岩地段取消侧导洞,采用中导洞法,正洞采用分部开挖法,节约了临时支护投入,简化了施工工序,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了施工进度,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广东省某高速公路浅埋连拱隧道为背景,采用大型通用岩土有限元软件MIDAS—GTS对其中导洞全断面开挖法和上下台阶开挖法进行数值计算,通过计算结果比较隧道开挖引起的位移、应力、屈服区和支护结构的安全度,确定该隧道中导洞的最佳施工方法,从而为该隧道施工提供了理论。  相似文献   

4.
刘春  贺志刚  陆启宏 《隧道建设》2019,39(Z1):398-403
目前国内外连拱隧道大多采用中导洞法施工,而对无中导洞施工研究相对较少,缺少相关工程经验,且未对无导洞法施工技术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做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本文研究的上长坪隧道为分离式隧道过渡到连拱隧道,因其与大桥衔接过渡,设计的中隔墙厚度不等厚,采用复合式薄直中墙,其结构设计新颖,在设计无法做变更及4个月完成504 m的工期要求下,为实施高难度操作的设计方案,采用竖直型钢喷射混凝土结构及斜向支撑成功解决了中墙二次衬砌浇筑的难题,其竖直型钢喷混结构浇筑在左右洞二次衬砌之间作为中隔墙的结构部分,成功开创了复合式薄中墙设计施工新工艺。同时,此工法有效解决了防水漏水问题及成本控制问题,为无中导洞施工方法增加了新的工艺类型,提供了Ⅳ级围岩隧道无中导洞施工新型案例。  相似文献   

5.
以某高速公路浅埋连拱隧道为背景,采用大型通用岩土有限元软件MIDAS-GTS对其中导洞全断面开挖法和上下台阶开挖法进行数值计算,通过计算结果比较隧道开挖引起的位移、应力、屈服区和支护结构的安全度来确定该隧道中导洞的最佳施工方法,从而为该隧道施工提供了理论,具有较大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辉 《隧道建设》2017,37(Z1):46-52
为确保软土地层大断面矩形下穿隧道施工时的安全,以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区间浅埋暗挖隧道为依托,采用中导洞法,将全断面分成6个导洞按照先中间后两侧、先上面后下面的顺序施工,并采用现场监测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隧道支护结构受力进行全过程监控与分析。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在矩形隧道顶部与侧面设置超长大管棚条件下,隧道初期支护内力变化较小,因受不同导洞开挖扰动影响,隧道结构底部出现受拉现象,导洞(2)(中下导洞)、导洞(4)(左下导洞)和导洞(5)(右上导洞)对整体结构安全起决定性作用,需要重点监控;最大围岩接触应力出现在导洞(4)(左下导洞)底部,隧道4个角的围岩应力明显大于其他部位,需要加强隧道底部基础注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临时支护应力受不同导洞开挖影响出现明显的波动,很好地反映各导洞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释放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该文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中导洞法施工对隧道结构体系的影响,模拟按施工步骤进行。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在Ⅳ级围岩地段采用该法能够保证施工安全的结论,比原拟采用的三导洞法,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实践证明,施工方法的选取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某Ⅲ级围岩场地大跨度双连拱隧道工程为依托,基于弹塑性本构关系和D-P屈服准则,采用"地层-结构"模型,应用ANSYS程序分别对工程中的四种开挖方法(即中导洞全断面开挖、中导洞半断面法、三导洞全断面法、三导洞半断面法等)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评价了四种工法条件下的围岩位移场、围岩应力场、支护结构受力三个方面的变化规律,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以为大跨度连拱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Ⅴ级围岩条件下采用中导洞-核心土工艺代替“三导洞”先墙后拱工艺,开挖三车道公路连拱隧道获得成功,条件是按原“三导洞”先墙后拱法设计的支护参数基本不变,隧道侧墙底围岩较好,接近Ⅳ级。这一成功探索对三车道公路连拱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隧道结构形式中,无中导洞连拱隧道继承了传统连拱隧道的所有优点,同时具有占地少、保护自然环境、线形流畅等优点,较好的克服了传统连拱隧道的一些缺点。此外,无中导连拱隧道工序简单,工期短,成本低,在隧道设计施工中被广泛采用。连拱隧道施工中后行洞施工是整个隧道施工的重点、难点。华丽高速石格拉2号隧道在后行洞施工中采用三台阶法结合分块爆破的工艺,保证了隧道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铁五号线东单站暗挖隧道施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曦波 《隧道建设》2006,26(1):44-48
就大型地下暗挖车站的施工方案进行了研究探讨,主要对比了中洞法、侧洞法、中柱法各自不同的优缺点,根据东单站的具体情况,最终确定了中柱法作为实施方案。并对中柱法这一新型的施工开挖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要点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确了浅埋地下工程的基础概念,阐述了浅埋暗挖法的基本原理及发展方向,指出了浅埋暗挖法的施工原则。同时对浅埋暗挖各施工方法(全断面法、台阶法、中隔墙法和交叉中隔墙法、双侧壁导坑法、双CD法及特大断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中洞法、柱洞法、侧洞法和桩柱法)的施工要点,适用范围及条件,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和比较。最后总结强调了浅埋暗挖法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3.
王春凯  午鹏奇  李云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309-313,324,M0030
现依托贵阳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北京路站,研究中心城区采用暗挖法实施的换乘车站方案。通过研究,在有条件情况下换乘方式采用十字换乘。根据客流预测核算,站台宽度为15.5 m;结合设备限界、管线敷设、施工误差等要求,车站净宽为22.8 m,为大跨度车站。当中心城区车站施工的变形控制要求高,暗挖车站断面跨度大时,可采取中洞法施工。可通过数值模拟,对暗挖结构初支及二衬进行受力分析,并且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当采取一定的初支措施时,中洞法对变形控制能够起一定的作用;通过暗挖断面优化、全包防水及接缝防水加强,来确保暗挖车站的防水质量;中洞法暗挖车站结构型式可以满足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14.
郭杰 《隧道建设》2014,34(6):525-533
传统双侧壁导坑法存在施工工序多、施工速度慢、闭合时间长等不足。以深圳市红棉路隧道工程为背景,对传统工法进行改进,并采用数值方法重点分析改进的双侧壁导坑法的安全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提出改进的双侧壁导坑法;2)在合适的地层采用改进的双侧壁导坑法,能够满足地表沉降、结构受力、施工安全等各项隧道施工技术要求;3)应用改进的双侧壁导坑法能够产生良好的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石磊  侯小军  武进广 《隧道建设》2013,33(3):173-178
以墩梁隧道为背景,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和反光膜片进行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通过量测数据分析,比较了双侧壁导坑、单侧壁导坑和三台阶开挖施工工法在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的适用性及优缺点,得出: 双侧壁导坑法操作安全系数高,适应性较强,控制围岩松弛效果明显,但造价高;单侧壁导坑法对围岩扰动小,但施工进度较慢;三台阶法施工进度快,但在地质较差地段变形难以控制;采取及时闭合成环的方法、重视及优化锁脚锚杆施工、控制仰拱与掌子面间的距离可有效地控制施工变形。  相似文献   

16.
侧洞法修建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军 《隧道建设》2007,27(2):32-35
针对在繁华城区中采用侧洞法进行大断面地铁车站施工的情况,进行了地表沉降、拱顶下沉、收敛变形、应力变化等方面的量测。根据量测情况对施工变形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初步总结了侧洞法施工大断面隧道的变形规律,为后续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一种新的连拱隧道施工方法---无中墙单洞法在软弱围岩地层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依托平文高速土基冲连拱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施工力学性能方面对无中墙单洞法和传统的三导洞法进行比选分析,并通过现场监控量测结果验证工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 1)在支护结构受力性能方面,由于无中墙单洞法临时支护结构较少,结构处理圆顺,能更有效地减少应力集中现象; 2)在结构设计方面,由于无中墙单洞法取消了中隔墙结构,使得施工难度降低; 3)在施工工法方面,采用三台阶法分别对先行、后行隧道进行单洞施工,增加了作业空间,提高了施工组织效率; 4)综合考虑施工力学与工期进度的影响可知,无中墙单洞法适用性较好,可为类似地层条件下双连拱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四川西部的折多山、海子山冰碛层上的重大工程为例,系统地研究了冰碛层土石比的定义和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冰碛层土石比不应机械地按照相关规范确定,而宜按工程类型、规模和施工水平确定;大型土石方工程土石比应按照勘察阶段初步确定,试验段校核,施工调整、修正的程序,采用综合方法确定。  相似文献   

19.
刘学红 《隧道建设》2006,26(1):70-73
介绍了武汉市中山广场地下过街道在穿越浅埋、富水、软弱地层时所采用的施工及配套技术。主要包括:洞内真空降水技术、双侧壁导坑施工法、长管棚施工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王兴彬 《隧道建设》2017,37(Z1):121-127
隧道施工工法在控制位移变形、资源投入、工程进度、施工成本以及保证施工和结构安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解决炭质片岩隧道修建过程中存在的大变形、坍塌、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开裂等问题,以谷竹高速公路宴家隧道、关垭子隧道为例,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含绢云母炭质片岩隧道施工工法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软岩隧道施工工法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的地质特征和隧道的断面大小对施工工法进行了优选,经过现场实际验证,说明三台阶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能有效控制围岩大变形,且控制能力依次增强,另外超前预支护对预防隧道坍塌有显著的安全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