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混合梁斜拉桥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混合梁斜拉桥问世后,在欧洲、日本得到广泛的应用,90年代开始受到中国桥梁界的关注。简要叙述了该桥型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其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鄂东长江大桥为混合梁斜拉桥, PC宽箱梁及钢-混凝土结合段采用C55高性能混凝土.要求PC宽箱梁混凝土具有高工作性、高抗裂性及高耐久性,钢-混凝土结合段混凝土具有大流态、高粘聚性,收缩小、刚度大、韧性好、疲劳强度高.分别考察胶凝材料、掺合料及水胶比、砂率、聚丙烯纤维及微膨胀剂、水化热降低剂、减缩剂、钢纤维等对混凝土工作性及强度的影响.介绍在强度、防裂、长期收缩和徐变性能、耐久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确定PC宽箱梁采用单掺粉煤灰或粉煤灰矿粉复掺混凝土配合比,钢-混凝土结合段混凝土采用钢纤维增强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3.
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钢混结合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段设计是混合梁斜拉桥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简要介绍混合梁斜拉桥的优点,详细阐述混凝土梁与钢梁结合位置的确定原则与方法,节点构造设计原则与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来讨论结合段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结合实际工程,利用有限元原理,对混合梁斜拉桥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计算出一座混合梁斜拉桥的前十阶自振频率及其对应的振型,并结合混合梁斜拉桥的结构特点,重点分析了边跨辅助墩的设置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柔性混凝土板梁斜拉桥整体模型试验和静力测试结果,得到了在静力破坏之前桥面板梁不会失稳的重要结论。试验方法和测试结果可供设计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清水浦大桥为主跨468 m的组合梁斜拉桥,钢梁为由纵梁、横梁及小纵梁组成的梁格体系,桥面板分预制(厚27 cm)、现浇(厚28 cm)2种,为控制桥面板裂缝的产生,研究组合梁桥面板防裂技术.研究得到主要防裂技术有:采取结构设计措施以抵抗局部拉应力,消除桥面板结构性裂缝,如在跨中和边跨尾端桥面板中设置纵向、横向预应力钢绞线,梁上斜拉索用钢锚箱锚固(钢锚箱位于箱形纵梁外腹板外侧),尽量增大预制桥面板面积等;预制桥面板采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现浇桥面板采用纤维素纤维混凝土,在低温季节安装中跨合龙段桥面板及塔梁竖向支座等工艺措施;优化桥面板安装工艺及设备,以有效控制施工期裂缝的产生;应用硅化剂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曲塔混合梁斜拉桥的结构形式和稳定性分析方法。根据曲塔混合梁斜拉桥的受力特点,建立斜拉桥施工阶段几何非线性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完成了斜拉桥施工过程的仿真分析。在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效应的基础上,进行斜拉桥施工阶段和成桥状态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几何非线性对结构整体稳定性影响显著,在考虑几何非线性效应的基础上,材料非线性对稳定性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8.
过黄喜 《公路与汽运》2022,(4):86-88+138
根据泸州某钢-混凝土混合梁三塔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利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模型,分析斜拉桥主梁自重、斜拉索索力、斜拉索弹性模量等结构参数对成桥主梁线形、应力及斜拉索索力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斜拉索索力和主梁自重对成桥状态的结构行为有显著影响,属敏感性因素;边跨混凝土梁的结构响应远小于主跨钢箱梁的结构响应;中塔空间索面斜拉索纵桥向索力变化对成桥结构的影响比横桥向索力变化对成桥结构的影响大,施工中需严格控制斜拉索张拉力。  相似文献   

9.
独塔混合梁斜拉桥加劲梁由钢与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组成,主跨采用钢结构,跨越能力优越,边跨采用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锚固作用,其经济性和技术性优势明显。施工过程控制是在确保斜拉桥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同时尽可能使桥梁建成后的结构内力、线形与设计期望相符,对斜拉桥施工过程进行研究极为必要。本文以佛山市三水三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全桥计算仿真模型,根据实际施工阶段,对实施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以确定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相关结论可为同类型桥梁施工过程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邹世华  廖轩  陈宇 《世界桥梁》2021,49(4):27-34
针对钢-混组合梁与混凝土梁结合段受力复杂的问题,为指导该类钢-混结合段设计,以某混合梁斜拉桥为背景(钢-混结合段为有格室后承压板结构形式),制作大比例钢-混结合段模型,考虑混凝土的徐变效应,进行静载试验,分析9个工况下模型的应力分布情况,并结合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合段传力特性.结果表明:在各工况下,全部钢构件和混凝土均...  相似文献   

11.
以主跨716 m混合梁斜拉桥为例,对结构体系、钢混结合段位置、边跨压重设计、索塔基础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针对全飘浮、半飘浮两种结构体系,从主梁受力、主梁刚度、施工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大桥采用全飘浮体系,既可避免大悬臂横梁设置影响美观、受力不合理等问题,又能方便钢箱梁吊装,故最终确定采用全飘浮体系.对于钢混结合段位于边跨和中跨位置的选择,从成桥状态、运营状态、支反力、施工方案等方面进行论证,考虑结合段位于中跨侧会导致主梁恒载弯矩分布不理想,同时造成边跨过重且高支架施工风险较高,最终选择边跨侧距桥塔35 m位置.针对边跨压重设计,对铁砂混凝土压重和厚板混凝土设计两种方案进行比选,考虑厚板混凝土设计结构受力满足要求,而且无须压重固定措施,简化施工工序.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厦漳跨海大桥南汉主桥组合梁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存梁时间与组合梁的混凝土桥面板、钢主梁之间的受力关系,得到了存梁时间对组合梁受力的影响;并介绍了组合梁设计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3.
靳敏超  夏元友  冯仲仁 《公路》2009,(9):238-241
介绍了曲塔混合梁斜拉桥的结构形式、施工仿真分析方法和相应的计算内容.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以及成桥后的线形要求,针对其结构特点和施工方法,考虑了温度、收缩徐变以及各种施工荷载,进行了施工过程的仿真分析.给出了施工控制所需要的各种指标,如成桥阶段主梁和索塔的应力和位移以及斜拉索的索力.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斜拉桥主梁和索塔在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及传力规律,指导钢—混结合段的设计,以某主跨580m的混合梁斜拉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钢—混结合段整体模型,并对比缩尺模型试验结果,建立局部剪力钉推出模型,分析剪力钉传力规律。结果表明:钢—混结合段截面混凝土竖向应力分布不均匀,大小呈凹曲线分布;纵向应力由结合段截面向混凝土段递减。竖向上各剪力钉剪力呈马鞍形分布,上、下剪力钉剪力高于中间剪力钉;横向上内侧剪力钉剪力大于外侧剪力钉;荷载越大,剪力钉竖向受力越均匀,剪力钉刚度越大,各剪力钉的受力越不均匀。  相似文献   

15.
阐述结合梁斜拉桥中混凝土桥面板的徐变与收缩特性,基于徐变试验分析给出设计中采用的合理的长期弹性模量值。  相似文献   

16.
大跨径结合梁斜拉桥的主跨合龙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梁桥是桥梁结构向大跨度发展的一种重要桥型。针对主跨为436 m的江津观音岩长江大桥主跨合龙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提出适合结合梁斜拉桥主跨合龙的方案,并在该桥上成功实施,可供类似桥梁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嘉定区惠平路蕴藻浜大桥主桥为35m+35m+158m+40m针形独塔、空间索面混合梁斜拉桥,是连续刚构与斜拉索共同承重的组合体系桥.介绍其主要技术标准、主桥结构设计、结构分析计算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传力机理和受力性能,以某混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该桥钢-混结合段的仿真模型,分析了钢-混结合段内各构件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在设计荷载作用下,钢-混结合段内各构件应力水平较低,沿纵桥向变化平顺,能有效传递内力,满足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要求,且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钢箱梁底板折角与横隔板交接处、加劲T肋尾端及靠近承压板预应力锚固区的混凝土等区域应力变化较大,且存在应力集中现象;抗剪连接件受力不均匀,距承压板最远的剪力钉所受剪力为其他部位剪力钉的2~7倍,距承压板最远的PBL剪力键所受剪力为其他部位PBL剪力键的2~6倍;PBL剪力键所受剪力比剪力钉大,但均远低于其抗剪承载力。  相似文献   

19.
钟建国  范立朋 《公路与汽运》2023,(1):137-139+152
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如固有频率、阻尼系数和振型等)只与结构本身的固有性质有关,是结构振动系统的基本特征。桥梁结构在运营期间一旦有较大损伤(如梁体开裂、基础状态恶化等),结构的动力参数(如频率、阻尼等)将出现较大变化。文中通过广东汕头礐石大桥主桥模态试验,将试验测试结果与往年测试结果及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大桥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评估桥梁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同时为使用阶段结构评估积累原始数据,修正并完善桥梁的有限元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混合梁斜拉桥的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基于连续体三维虚功增量方程,建立空间薄壁梁单元的U.L.列式增量平衡方程,采用分段分块变刚度法计算单元的弹塑性刚度矩阵,并编制相应的斜拉桥弹塑性极限承载力空间分析程序ULCA.采用ULCA对某主跨480 m的双塔三跨空间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成桥进行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桥的荷载安全系数k=3.146 5,因混凝土主梁受压区破坏而达到极限状态;材料非线性对边跨位移、索力及桥塔位移的影响远大于对中跨的影响;极限荷载作用下,材料非线性对主梁和桥塔的轴力基本无影响,但弯矩重分布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