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轨道检测技术的发展,轨道检查车已成为工务部门发现线路病害、指导养护维修作业的重要工具,如何做好轨道检查车的日常工作越来越重要。结合轨道检查车的实际应用情况,总结轨检车的整备、期间工作和运用的注意事项等日常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2.
根据上海铁路局轨检车的实际配置情况,简要介绍五型轨检车的检测原理;并结合轨检车实际运用,根据在检查过程中遇到的干扰及误判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介绍轨检车动态几何检测数据与轨道不平顺质量指数的区别和联系,对于轨检车日常检测数据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根据上海铁路局轨检车的实际配置情况,简要介绍五型轨检车的检测原理,并结合轨栓车实际运用,分析轨道检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检测误判及影响检测结果正确性的一些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及对于轨检车数据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GJ-5型轨检车数据目前难以分析统计的问题,对轨检车动态检测数据分析的软件平台进行了设计,研发了GJ-5型轨检车数据分析系统。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功能及构架特点,经使用证明该系统不仅规范了轨检车动态检测数据管理,有效提高轨检车数据对现场维修保养作业的指导、针对性和时效性,且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路局轨检车DJ997759原为4型轨道检查车,检测梁悬挂于车辆尾部轮对轴箱支架上,与走行部分作同步震动,对检测梁使用寿命影响极大,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在2010年底对该车进行了检测梁悬挂系统改造,即现在的4G型轨道检查车。4G型轨检车与5型轨检车由于检测方法的不同,在同条线路的相同区段数据汇总上显现结果也略有不同,针对站段工作人员对这一现象的疑问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轨道检查车作为指导线路维修和确保行车安全的有效检测设备,应对其检测数据进行深度地分析和应用。介绍轨检车检测原理,以曲线养护为例,分析轨道几何测量、车体振动加速度测量和变化率等项目的检测数据,提出如何利用轨检车检查报告和有效利用轨检波形图加强曲线养护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京广线石家庄段轨检车检测数据分析及线路维修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孟亮 《铁道建筑》2007,(6):95-96
通过分析轨检车检测数据,并与现场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得出轨检车主要的超限项目与现场存在的轨道病害的关系,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线路维修对策。实践证明,依据轨检车检测数据提出的相关维修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线路设备的质量,保障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9.
王魁 《中国铁路》2011,(11):64-66
轨检车检测数据是反应轨道状态变化的基础,如何获取这些数据并对其进行积累、存储、分析、整合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分析研究轨检车检测数据质量问题并分析里程漂移原因,利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研究轨检车检测数据的波形相似性,并提出里程校正的数学模型,从而提高轨检车检测数据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
轨道检查车是反映铁路线路动态质量的大型检查设备,而现在我国大量使用的D J 3型轨检车、D J 4型轨检车、D J 5型轨检车,其水平加速度检测原理基本相同,但这种原理与现场指导维修的理念有所不同。根据现场情况提出对水平加速度检测方式的两种改进办法,使得该轨检车在实际使用中检测到的数据更加准确、可靠,进而有效地指导铁道线路的养护和维修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GJ-4G型轨检车工作原理和检测内容,从轨检数据中掌握线路局部的不平顺状态,及线路区段整体不平顺的动态质量,对线路养护维修工作进行指导,对工务部门的工作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从而实现轨道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2.
根据工务基础设施检测工作经验,探讨轨道检查车各工作岗位的资格、职责、工作标准、安全责任,旨在实现有关轨检车各项工作的标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轴箱是轮对与构架既相互连接又相互运动的关键部件,它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铁路轨检车主要用于钢轨探伤,探伤设备的固定支架一般与轴箱相连,因此研究铁路轨检车轴箱振动特性对于提高探伤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探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某型号轨检车建立整车车辆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运动方程,得到车轮—轴箱系统频率响应输出;结合Hypermesh和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利用Block Lanczos算法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出轴箱前六阶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得到第一阶模态固有频率为637.26Hz;使用SIMPACK动力学软件建立轨检车动力学仿真模型,使轨检车在定义有激励的直线轨道上以70km/h的速度行驶,计算出轨检车的车轮—轴箱系统垂向和横向频率响应输出并得出其共振频率,得到横向和垂向振动共振频率分别为20 Hz和63 Hz。可以发现第一阶模态固有频率远远大于其共振频率,因此轴箱的结构设计合理,在其工作速度范围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在高速铁路和电气化铁路大规模投入运营的背景下,一旦接触网等设施出现故障,将严重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营,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保证轨检车及时快速抵达,完成接触网等设施的检修、维护和抢修,为此我国相继研发了多种快速轨检车。采用求解三维、不可压-定常N-S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对新型设计的轨检车阻力特性进行模拟,在不改变原设计方案头部形状前提下,提出了罩起车体底部和增加转向架裙板2种改善轨检车气动阻力特性方法,将阻力系数分别减小约17.9%和20.8%。  相似文献   

15.
轨检车车体横向加速度扣分在轨道检查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结合轨检车波形图及检测数据,分别对曲线、道岔、直线上的横向加速度扣分进行分析,找出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6.
铁路轨道状态检测数据处理智能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峰  张江  朱耀斌 《铁道学报》2001,23(5):92-95
从工务部门实际应用背景出发,提出了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对目前铁路轨检数据进行再次处理的智能分析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系统,该系统可以对由轨检车测得的数据进行再次处理并作出智能的模式归类。给出合理的评价。文章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轨检车数据的数据结构,并对BP反向传播网络的算法进行了分析介绍,最后,以京九铁路上行线2000年5月23日的轨检数据为实例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田新宇 《铁路技术创新》2012,(1):117-118,123
1需求分析轨道动态检测在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指导工务现场养护维修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铁路一直十分重视对轨道不平顺的动态检查,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使用轨道检测车(简称轨检车)对正线进行定期检测。随着装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拥有最高检测速度400km/h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简称动检车)和200km/h的轨检车,并对高速铁路和既有干线铁路每月进行3次动态检测,形成大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广州工务大修段针对换轨车在山区铁路换轨存在的困难,通过优化施工流程,提前对锈蚀的轨枕螺栓进行处理;创新作业方法,采用两段结合、二次导入法进行换轨施工,实现了施工安全有效可控和高效完成集中修换轨任务的经验。为山区铁路运用换轨车换轨施工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轨道检查车动态检查的实际,阐述其安全运用工作的重要性。依据轨道检查车管理理论,结合工作实际,从规范管理制度、做好日常运用、紧盯薄弱环节等方面,论述如何做好轨道检查车的日常管理,总结运用经验,以做好轨道检查车运用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20.
轨检车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轨道动态检查工具。上海铁路局新型轨检车是 2 0世纪 90年代初引进的轨道检测产品 ,随着铁路的发展 ,其检测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重点阐述新型轨检车优化的背景、改进的内容、改进的方式和实施的情况 ;介绍如何引进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 ,实现新型轨检车的性能优化 ,强化数据处理能力 ,以满足轨道检测更高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