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海技术》2012,(5):21
本刊讯:7月10日,中国船级社(CCS)正式发布全球首部《绿色船舶规范》,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生效。随着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船舶能效营运指数(EEOI,含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等新要求被纳入IMO相关公约并将分阶段实施,对航运业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该规范采用基于目标标准(GBS)的编制方法,分层次地规定了绿色船舶的目标、功能要求和实现功能的措施。目标,以安全为前提,包括环境保护、能效、工作环境等三方面,除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推动内河绿色船舶规范落实,弥补内河绿色船舶测试体系的缺乏,基于中国船级社《内河绿色船舶规范》(2020)提出了内河绿色船舶测试指标,并将测试方法分为设计类指标测试和测试类指标测试,对应给出了具体的测试流程与测试内容。针对内河绿色船舶测试结果的评估给予建议,认为可以分四部分作为衡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船舶状态、授标预估、设备功能以及经济性,以期为内河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提供测试方法,丰富内河绿色船舶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3.
以绿色船舶理念为依托,结合绿色船舶的最新概念,概括相关规范对绿色船舶的技术要求,并从轮机专业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绿色船舶的轮机相关技术进行全面的介绍,分析了重点技术的发展方向,总结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绿色船舶轮机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绿色船舶的发展现状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对绿色船舶工艺技术进行分析,首先对船舶设备的选择优化要素及制造原则进行阐述,其次对绿色船舶建造工艺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包括制造工艺、焊接工艺和涂装工艺技术,剖析全船制造加工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最后对船舶拆解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大气污染、水质污染等风险点进行分析,得出绿色拆船需要满足的要求及改进技术的应用。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船厂绿色体系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共同主题.进入21世纪,公众安全和环境意识觉醒,对海上事故已达到"零容忍"程度.IMO及国际相关海事组织积极推进相关公约、规则和规范的重新审议,制定目标型船舶标准(GBS)、共同规范(CSR)、海水压载舱涂层标准(PSPC)、2009概率破损稳性规则、船舶CO2设计指示、船舶再利用标准、NOx和SOx减排标准等,促进船舶规范标准的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速,已经奠定了世界造船大国的地位,但与造船强国尚存在差距.抓住国际船舶标准发展机遇,瞄准绿色船舶未来发展方向,建立业界共同参与机制,研发和推广应用船舶绿色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使船舶规范标准适应国际社会关注的"绿色"、"健康"等节能环保新船型,并拥有我国自主的船舶规范标准体系,是我国建设创新型船舶工业和造船强国的进程中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国际海事组织陆续出台的新规范、新标准对船舶安全环保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顾国际海事组织安全和环保新规则,介绍了绿色船舶的设计理念、船舶综合节能技术应用、环保技术应用,营造舒适的航行环境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国际海事组织陆续出台的新规范、新标准对船舶安全环保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顾国际海事组织安全和环保新规则,介绍了绿色船舶的设计理念、船舶综合节能技术应用、环保技术应用,营造舒适的航行环境等.  相似文献   

8.
绿色船舶发展现状及方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士将 《船舶》2010,21(4):1-5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增强,绿色船舶已成为未来船舶发展的代名词。通过对绿色船舶定义的介绍,诠释了绿色船舶的内涵;在阐述目前绿色船舶研发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船舶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澳 《珠江水运》2024,(8):68-70
绿色船舶是利用先进环保技术制造船舶,直至报废回收,均实现节能减排、资源再利用、降低环境污染目标。而动力系统是船舶动力装置,也是制造船舶关键部分,对技术创新、应用要求更高。基于此,文章以船舶动力系统发展现状为切入点,简要分析直流组网技术、储能技术及轴带电机技术等绿色技术,以此为基础,提出绿色船舶动力系统集成技术创新及应用情况,从而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徐华 《中国船检》2008,(2):68-71
船舶的终身绿色化,使环保概念落实到船舶管理、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对船舶设计、生产、运营、拆解过程中的防污、防漏、节能、减排等方面都有全新的要求,对工业界、航运业的影响可谓重大,为了使业界更好地了解“绿色船舶”,适应新发展的需要,本刊特开设“绿色视界”栏目,为广大读者全力打造一个宣传绿色船舶理念、介绍新要求、解读新规范、推广新经验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为丰富《内河绿色船舶规范》中绿色船舶指标体系的内容,提升内河绿色船舶评价方法的灵活性,结合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与专家调研打分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分析并确定绿色船舶各项指标和各等级的定量评价分值,构建全新的内河绿色船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一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绿色生态观念的深入发展和IMO对环保要求的日益严苛,“绿色船舶”和“绿色航运”已成为未来造船业和航运业发展的主旋律,本文对绿色船舶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介绍了国内外绿色船舶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绿色船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世界各国发展高效低耗船舶的同时,中国船级社从今年10月开始,正式实施绿色船舶规范,规范采用绿色评价分级机制,以能效、环保、工作环境为三要素,评出GreenShip Ⅰ、GreenShip Ⅱ、GreenShip Ⅲ(GreenShip Ⅲ为最高级)三个等级。绿色船舶将享受国家更多的税费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4.
周宏  蒋志勇  马晓平 《船舶》2005,(4):17-19
船舶绿色制造是一种新的制造模式,而绿色制造对造船供应链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基于船舶绿色制造提出了造船供应链的设计原则和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十堰市丹江口库区船舶绿色智能发展,根据库区当前绿色智能船舶的特点、发展现状,分析绿色智能船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如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规模化现代化程度较低、船舶运输市场规模较小、船舶吨级偏小等问题,结合实际对丹江口库区绿色智能船舶发展方向及需求规模进行预测,提出发展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绿色船舶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发展和环保的新世纪,本文围绕绿色船舶的新理念,分别对船舶的绿色设计、绿色建造、绿色营运等船舶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进行了详细探讨,简介了当今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对船舶设计、建造与营运有指导意义。文中并以范例的形式简介了绿色游船技术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整个制造业内"绿色制造"的基础上,考虑船舶行业的特殊性,特别是中国造船行业的分布及产业结构特点,提出中国实现"绿色造船"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中国目前所能实现的科技水平前提下,规范造船行业的船舶建造过程,实现造船过程对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对船舶产品功能的充分体现等相关"绿色要求".从最基本、最实际的环节--建造过程来推动"绿色造船"在中国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8.
以5 000 HP双燃料平台供应船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国船级社(CCS)颁布的《绿色船舶规范》(2015)内容及要求,对以LNG/燃油双燃料电力推进PSV船型的规范适用性进行初步的分析讨论。研究工作对需要申请绿色船舶符号的PSV工程类船型,明确电力推进PSV的EEDI计算方法并提出了一个建设性的意见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殷毅 《中国船检》2012,(11):26-28,120-121
曾几何时,面对层出不穷且花样翻新的国际海事"绿色"新规,一度有人质疑中国航运造船业能否经受住这一绿色浪潮的冲击。但随着中国船级社(CCS)与业界的共同努力,这一疑虑正逐渐被打消。作为中国航运造船业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中国船级社(CCS)自"十一五"及时启动"绿色船舶计划"以来,其向绿色船舶领域挺进的步伐便不断加快,并在2012下半年全面开花结果,继推出全球首部《绿色船舶规范》、《内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评估指  相似文献   

20.
绿色船舶的设计理念随着国际上对环境保护要求的呼声越来越大而被广大船舶设计师们所关注。目前,船舶SOx、NOx、压载、舱底等系统都对排放有不同的限制。通过对目前船舶不同灭火系统的原理比较,分析绿色船舶上消防系统的选用。最后对机舱高倍泡沫灭火系统和压力水雾灭火系统在绿色船舶上的的设计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