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Ansys/Mechanical建立转缸式斜盘发动机的有限元模型,得到发动机整机和配气阀座的应力和应变分布,将发动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相比传统方法更全面和准确。分析表明:在发动机设计时应适当增加发动机支撑框架的刚度,提高发动机的运转平稳性,保证主轴和斜轴之间不产生干涉。阀座和气缸体之间的过盈量为0.04~0.06 mm有利于阀座的应力分布,所得到的结果为发动机的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船艇》1989,(5):25-25
日本洋马公司开始采用重要、新颖陆用和船用柴油机NHL系列。这种新系列发动机在转速达到1800转/分时,包括功率范围408到1780千瓦。直列有6缸和8缸,V型有12和16缸。该机型为直接喷射、高增压的发动机。气缸直径为165毫米,活塞冲程185  相似文献   

3.
W.H.Aleen 集团向 BBC 广播公司提供的柴油发电机组至今已在南大西洋中部的阿森松岛上运行了多年。这些电力设备除了为广播装置及岛上其他用户供电以外,还可从发动机排气系统获取余热,供海水淡化用。目前改造更新的柴油机组是 Allen 公司最新的设备,其输出功率1350kW,结构为 VS12型12缸,转速750转/分,靠汽轮增压和中间冷却。新型 VS12发动机在设计上主要是改进了四阀式汽缸头,采用新型活塞,发动机一字型排列实  相似文献   

4.
《船艇》1993,(3)
众所周知,对一般的四冲程柴油机,由于结构原因,四缸机存在着一个用常规方法无法平衡的二次惯性力,因而其振动情况总是比其它偶数缸发动机恶劣。通常认为四缸、四冲程发动机不宜作主机。而芬兰·瓦特西拉 VaSa4R22/26机有一个独特之处,配有双轴平衡系统,将这二次惯性力完全平衡,从而使四缸机在振动方面与六缸,八缸机处于同等地位,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对双轴平衡系统的4R22/26机  相似文献   

5.
李有观 《航海》2010,(1):24-24
德国一家柴油机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四冲程双燃料船用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缸径510毫米,冲程600毫米,有直列6缸、7缸、8缸、9缸和V型12缸、14缸、16缸、18缸等系列,单缸功率为1000千瓦,额定转速为514转/分。该发动机既可燃烧天然气,又可燃烧液态船用柴油或重燃油。在燃烧汽化燃料时,该机采用共轨喷油方式。  相似文献   

6.
《船艇》1996,(5)
德国发动机制造商克虏伯—马克公司在1994年推出的M32直列机的基础上研究出了新的M32V型机。M32直列式长冲程机,缸径320毫米,冲程480毫米,主要作为船舶主机,在转速为600转/分时,单缸输出功率为440千瓦,直列机有6缸、8缸和9缸机。 新的V型机缩短了冲程,缸径为320毫米,冲程为420毫米,在转速为720/750转/分时,单缸最大输出功率为480千瓦。V型机有12缸和16缸两种,  相似文献   

7.
周转斜盘发动机轴系横向振动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模态综合技术分析周转斜盘发动机轴系横向振动,并根据周围斜盘发动机轴系的结构特点建立横振计算模型,将其复杂结构划分为具有简单形式的子轴,对各子轴用有限法进行分析,选取各子轴的低价模态加以综合。计算证明模态综合技术对具有复杂结构周转斜盘发动机轴系模振分析具有物理概念明确,节省计算时间,减少计算机内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活塞的往复运动借助于曲轴曲柄通过连杆传递到曲轴,在时间和空间上迅速多变的力、扭矩和弯矩使曲轴承受高且复杂的载荷。因此,在进行曲轴设计时必须进行仔细、精确的振动特性计算。利用Comsol分析了某型号三缸往复式发动机曲柄销偏心率和平衡质量对曲轴旋转时产生扭转振动的影响;研究了转子的瞬态响应和曲轴上平衡质量的轨道;仿真了曲轴的应力和压力分布、轴承颈中心的轨道以及轴承颈的横向位移分量,为不同曲轴的转子动力分析提供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9.
科海拾贝     
《航海》1996,(2):46-47
由上海沪东造船厂制造的MANB&W6L35MC型船用低速柴油机,作为目前国际上新一代产品,日前在沪通过了技术鉴定。 该机是一种二冲程、单作用、十字头、直流扫气、恒压式涡轮增压并可逆转的机型,最大连续输出功率2760千瓦,转速164转/分。该机有6个气缸,缸径350毫米,活塞冲程1050毫米,优化  相似文献   

10.
在圆筒形壳体的一端等角度配置几个气缸,使设在气缸里的活塞作往复运动,这就是吸排液体或气体的轴向式泵或轴向式压缩机。它特别适用于从低速运转到高速运转的车辆冷库用压缩机。其主轴贯通它的前壳体,楔形转子固定在与圆筒形壳体同心的主轴内端,并由一对齿数相等的伞齿轮防转,使楔形转子的倾斜面只能把摆动运动传给摆动盘,摆动盘的摆动运动传给气缸里的活塞并使之作往复运动。这种摆动式压缩机,由于其结构、动作的非对称性及往复运动等原因,不能保持完全动平衡,因而造成振动。  相似文献   

11.
毛小飞  韦文鑫  张建云  黄希 《船舶》2012,23(5):62-66
船用焊接低压空气瓶(以下简称船用空气瓶)是船舶常见压力容器,用于柴油机起动、气笛雾笛鸣放、气动仪表和阀件的操作等,工作压力均不大于3 MPa[1],为防止气瓶爆破,保障船舶安全营运,探讨船用空气瓶圆筒强度计算及验收试验,对船用压力容器制造厂认可、图纸审批、产品制造检验工作的借鉴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运用CFD软件Star-cd对一台舰用高速大功率柴油机实现预混合近似等压燃烧进行了缸内喷雾及燃烧过程的模拟计算,主要考察了不同压缩比的燃烧室型线,以及喷油器喷孔参数对柴油机性能、缸内温度场、速度场和NO排放的分布的影响.经过多方案的计算分析,确定了高速大功率柴油机实现预混合近似等压燃烧的压缩比和喷孔参数,并能在提高柴油机性能的同时降低排放.通过对最优方案的台架试验,在直喷式柴油机上实现了预混合等压燃烧要求的放热率.  相似文献   

13.
文章简述数例可供“12V390E”主柴油机改造的遥控装置方案。对采用“伺服缸型电-气式”遥控方案的主机操纵系统重点描述,详尽分析操纵系统中“滑槽式曲柄、连杆机构”运动机理和结构构思,为“伺服缸型电-气式”遥控装置的可行性、合理性提供充分依据。文中对遥控气路系统性能失效的防范设计提出建议和警示,供船舶轮机制造业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半隐式特征线分裂算子有限元算法对串列布置的静止上游柱体和下游圆柱的尾激振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数值结果表明:上游柱体结构的形状、尺寸比(d/D)和折减速度(Ur)三个参数对下游圆柱体结构的动力响应、运动轨迹与涡脱落模态有着显著的影响,且与单圆柱工况相比存在明显区别;随着尺寸比的增大,上/下游柱体结构之间的互扰作用会由流致效应逐渐转变为尾流效应,使得频率特性发生变化,并会导致下游圆柱体结构的振动响应增强;当d/D=0.5和1.0时,下游圆柱体结构的运动轨迹主要为“8”字形;当d/D=1.5时,除了“8”字形外,运动轨迹还会呈现双弯刀形、“双8”字形和不规则形状。通过对流体力系数与位移时程曲线及位移PSD曲线特性进行分析,揭示了其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另外,下游圆柱体结构的尾流场特性也会随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其涡脱落模态主要为2S、P+S和2P三种。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短后悬装船机液压缸俯仰装置工况基础上确定液压缸载荷,并根据载荷设计了一种液压系统,可为类似装船机采用液压油缸俯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鉴于船用动力设备刚度性能研究较少的现象,采用数值仿真与试验方法,对某型船用主汽轮机汽缸刚度特性开展研究。研究表明,在静力载荷作用下,汽缸的位移变化集中在上下缸体连接处及前后轴承箱连接处,并随着载荷增加呈线性变化规律,越靠近连接部位变化越剧烈;下缸体出口气上沿及前后轴承座垂向位移变化较大,是影响汽缸静刚度的重要位置;对试验数据进行相似变换,可获得实际汽缸的各项参数。  相似文献   

17.
利用 AMESim软件建立柴油机喷射系统仿真模型,对柴油机的结构参数进行匹配优化,选取5种比较合理的方案,并将其中的两组导入到 AVL-BOOST整机仿真模型中,选取最优的供油定时角。在定喷油量、定供油定时角前提下,将不同喷油速率导入到柴油机仿真模型当中,研究不同喷油速率对柴油机缸内温度、压力、排放、放热率以及油耗和转矩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喷油速率和供油定时角能进一步优化柴油机的综合性能,同时选取1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比较好的方案,进行柴油机的台架试验,仿真和实验的误差在2%以内。结果表明仿真有助于探索柴油机的综合性能规律。  相似文献   

18.
气缸套的磨损极限是以最大容许直径增量和最大容许椭圆度来衡量的,最大容许直径增量是主要磨损。作者根据某些柴油机厂给出的数据,绘制成相对极限磨损与发动机转速的关系图,并回归成气缸套最大容许相对直径增量与发动机转速的关系方程式,据此计算气缸漏入到曲轴箱的气体量,得到了试验的证实。按照方程式所确定的气缸套最大容许直径增量及其引起气缸漏气量的增加,对柴油机运转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影响是允许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大型船用柴油机故障类型的数据通过台架试验或者实船来获取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因此针对柴油机的故障仿真数值计算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故障排除及数据驱动的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构建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AVL BOOST软件和台架试验数据,建立柴油机仿真模型,验证4种负荷工况下仿真模型需满足的精度要求;基于100%负荷工况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模拟柴油机发火点提前、单缸停油及曲轴箱窜气这些典型故障,并分析计算得到的数据。[结果]结果表明:发火点提前5°时,缸内最高燃烧压力提高了17.4%;第1缸停缸后,有效油耗率上升近15%;对于不同气缸停油情况,第2号和3号气缸停油时的特征参数变化幅度较小;随着活塞有效窜气间隙的增加,各特征参数基本上呈线性扩大趋势,在窜气间隙值为0.04 mm时,部分特征参数急剧增加,例如油耗率增加了近40%。[结论]所得结果可作为柴油机故障状态识别及智能故障诊断系统构建的重要依据,为探索船舶柴油机智能故障诊断技术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大功率柴油机缸套减摩抗划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功率柴油机缸套的划伤失效问题,研究了可以有效地提高缸套减摩抗划伤性能的新技术—离子氮碳共渗-离子渗硫复合处理技术.对用该技术制备的离子氮碳共渗-离子渗硫复合层在含硫添加剂润滑下进行的摩擦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氮碳共渗-离子渗硫复合层与含硫添加剂产生协同作用,使复合渗表面的摩擦系数和体积磨损量都明显降低.柴油机台架试验及舰船实航试验表明,该技术可有效地避免柴油机缸套因发生划伤、磨损而失效,延长柴油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