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自主研发、国产化率90%、工作深度达4500 m的"海马"号无人遥控潜水器.首先介绍ROV作业系统构成,描述ROV总体设计,提出核心框架的设计理念,对ROV的电子控制系统进行说明和分析.最后,重点介绍自主研发的ROV控制系统软件,并对该软件的特点进行阐述.自主研发的深海作业型ROV"海马"号,实现关键技术国产化,在海洋科学研究、海底资源调查、水下油气工程、深海救助打捞以及水下军事领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海马"号4,500m级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是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4,500m级深海作业系统"的主要研究成果,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套大深度ROV系统,最大工作水深4,500m,主要作业功能是进行海底探测、取样以及其他水下作业。在工作过程中,为防止母船在波浪作用下产生升沉运动通过主脐带传递到吊放的ROV等水下设备,研制一套升沉补偿系统以减小升沉耦合运动传导、吸收加速度动力、减少脐带松弛,以改善ROV运动控制条件、防止脐带缆破坏、提高系统作业安全性。本文参考了国内外升沉补偿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比较,介绍了所设计的被动式升沉补偿器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模型、分析计算、以及实验的方式对升沉补偿系统进行了力学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自主研发、国产化率90%、工作深度达4 500 m的"海马"号无人遥控潜水器。首先介绍ROV作业系统构成,描述ROV总体设计,提出核心框架的设计理念,对ROV的电子控制系统进行说明和分析。最后,重点介绍自主研发的ROV控制系统软件,并对该软件的特点进行阐述。自主研发的深海作业型ROV"海马"号,实现关键技术国产化,在海洋科学研究、海底资源调查、水下油气工程、深海救助打捞以及水下军事领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4500米以深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深度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是国际深海事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强力支撑。本文重点介绍了6台下潜深度超过4500米的大深度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即美国4500米级Alvin号、法国6000米级Nautile号、俄罗斯6000米级MIR-1和MIR-2号、日本6500米级Shinkai6500号和中国7000米级蛟龙号;在此基础上,简述了世界上正在建造的3台全海深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即日本Shinkai12000号、中国彩虹鱼号和中国万米载人潜水器。最后探讨了载人潜水器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国外无人潜器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正元  王磊  崔维成 《船舶力学》2011,15(10):1182-1193
综述了国外无人潜器的最新进展,包括HROV最新海试情况、KAIKO ROV最新海试进展、ROV携带AUV进行协同作业、AUV的模块化、智能化、商业化发展及新型AUV-水下滑翔机的最新进展及海试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历经40余天,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于2020年6月8日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载誉归来。"海斗一号"此次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了首次万米海试与试验性应用任务,最大下潜深度10907米,刷新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同时填补了中国万米作业型无人潜水器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工装备业正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蛟龙”卜r号深潜器经过三年的海试,取得了巨大成功,今年五六月份还要进行7000米级(目前世界上最深)海试.这标志着我国深海载人潜艇器的设计、集成、总装和试验能力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8.
3月6日,115米居住工程船(H3077)在黄埔文冲龙穴厂区开工。这是继86米平台供应船和78米平台供应船之后,黄埔文冲为Pacific Radiance公司建造的第5艘海工产品。该船总长115米,型宽28米,型深9米,入ABS船级。功能包括居住(含船员300人)、海上设备设施维护、海上施工支持、海上设备安装、ROV、潜水作业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10月3日,由中船重工牵头研制的"深海勇士"号载人作业潜水器在我国南海圆满完成全部海上试验任务后,胜利返航三亚港。"深海勇士"是中船重工牵头研制的我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作业能力达到水下4 500 m,是继"蛟龙"号之后我国深海装备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它的海试成功,全面验证了潜水器的各项性能指标,标志着"深海勇士"号载人作业潜水器研  相似文献   

10.
《珠江水运》2011,(16):6-6
北京时间7月26日6时12分,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首次下潜至5038.5米,顺利完成5000米级海试主要任务。这个下潜深度意味着“蛟龙”号可以到达全球超过70%的海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海洋石油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的海油工程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由浅水向深水区域的"涉足"也有了较大的成果。突破深水屏障,进入深、冷、暗、环境复杂多变的海底,完成钻探、开采、储运、检查、监控等作业比人们的想象要艰难的多,由于水太深,条件极其恶劣,无论潜水员带着何种装备,也无法在深水长时间完成重负荷复杂作业,而ROV能在潜水员不能达到的深度和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中作业,完成高强度、大负荷的工作,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深水作业能力强。在海洋石油深水开发中,ROV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ROV作业的支持船,如何操纵船舶配合ROV进行作业,也是整个ROV作业的关键。本文作者参与了LW3-1深水1500米ROV作业项目(海床与海底管线调查与分区分点查漏),在概述ROV作业的基础上,着重讲解ROV作业过程中DP船舶的一些技术难点,如何更好地配合ROV进行作业,并就本次作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总结工作经验,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于甲方。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首次采用直流组网技术实现全电力推进的深海远洋科学调查船"沈括"号取得一次海试成功。该新型船舶核心动力由汾西重工无锡赛思亿公司独家研发制造,经过技术引进、消化、陆上联调、系泊试验和海试验收,各项性能指标参数均满足要求,获得船东、船厂、中国船级社等各方的认可与赞赏。汾西重工提供的直流组网电力推进系统,具有耐波性好、静音效果佳、动态响应能力强、节能减排等特点,与常规方案相比,设备占地面积节省超  相似文献   

13.
● 又一艘“成功”级护卫舰入役台湾海军“光华一号”计划所建造的八艘“成功”级导弹护卫舰的最后一艘——“田单”号,10月17日上午举行下水命名仪式。台湾海军高层声称,委托台湾“中船”建造的“成功”级军舰是“性能优、战斗力强、机动性高的新型护卫舰”,可有效执行反封锁、巡逻、护航、反潜等任务,可以提升台湾海军的整体战力。“田单”号2001年2月22日开工建造,舰长153米、舰宽25.4米、排水量4100吨、最大速率29节以上、续航力4500海里。“田单”号下水后,将由台湾“中科院”研发整合现代化武器装备系统,预计在2004年3月交舰…  相似文献   

14.
搭载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团队的“向阳红09”船在完成历时49天,航程1万余海里的海试任务后,于8月18日顺利返回江苏江阴苏南国际码头,共有来自13家单位的96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海试任务。  相似文献   

15.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7000米级海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维成  刘峰  胡震  朱敏  郭威  刘诚刚 《船舶力学》2012,16(10):1131-1143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是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之一,其目标是建造出一台可以执行规定使命任务的产品。海上试验是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的关键阶段,2009年8~10月、2010年5~7月和2011年7~8月,分别完成了1000米、3000米和5000米级的海上试验任务。文章主要介绍了在2012年6月3日~7月16日之间完成的7000米级海上试验,内容包括海上试验的基本情况、海试取得的主要技术和应用成果、海试过程中发现的故障及处理情况以及对今后投入应用的启示,最后给出7000米级海上试验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ROV/AUV的作业深度在不断增大,作业时间也在不断延长。然而,由于水面和水下环境异常复杂,ROV/AUV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甚至导致其丢失在深海大洋中。以日本"海沟"号ROV、美国"Nereus"号HROV、美国"ABE"号AUV和英国"Autosub-2"号AUV 4台潜水器为例,分析其在深海/冰下作业时的丢失过程和原因。  相似文献   

17.
遥控无人潜水器(ROV)作为一种水下作业的重要装备,逐渐成为深海介入作业的主力,在援潜救生和军事打捞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概述了援潜救生用ROV的主要使命、技术特点以及典型应用案例,从功能特性和技术参数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援潜救生用ROV的发展现状,最后总结了援潜救生用ROV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IntelliTug海试是MPA的MASS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加快行业在该领域的研发能力,并验证与MASS相关的创新操作和技术概念。这将使技术开发人员、研究界和海事利益相关者能够抓住与MASS相关的未来机会。3月13日,技术集团瓦锡兰和新加坡PSAMarine技术团队成功完成"智能拖轮"项目的首期各海试项目。PSA Polaris号是由PSA Marine拥有和运营的港作拖轮,已被改装并配备了一套瓦锡兰技术产品,以实现自主航行。  相似文献   

19.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研究与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并独立完成海试的具有国际上最大下潜深度——7000m的尖端产品,2011年在东北太平洋中国多金属结核合同区西区成功进行了5000米级海上试验与应用,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和应用的成果。从技术角度阐述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过程,重点围绕在研制过程中所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的自主创新情况。  相似文献   

20.
封面人物     
《航海》2017,(6)
正崔维成教授,是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负责研制11 000米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和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是上海交通大学第一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他曾担任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5 000米海试现场副总指挥、三位试航员之一。2013年5月17日,他作为"蛟龙"号研制和海试团队的代表,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接见,并获颁"深潜英雄"勋章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