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黎湛线增建二线中间站的改扩建施工为例,详细阐述了其施工方案的几个关键问题以及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房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州铁路局房管职能部门,管辖着全局湘桂 线、黔桂线、焦柳线、黎湛线、南昆线、河茂线238个 站区共计20 264栋件/1 2 1 25 363 hmZ的房屋。如何 做好这些房屋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 作强度,利用微机进行信息化管理是必然的方向。 大维修时间和项目、日常管理信息  相似文献   

3.
南宁电务段管辖254个车站,其中湘桂线、焦柳线、南昆线、黎湛线、河茂线共205个站安装了TD CS/监测二合一系统;黔桂线、南凭线也即将安装TD CS/监测二合一系统。针对这几年TD CS/监测二合一系统的运用情况,谈一谈对TD CS/监测二合一系统的几点改进建议。1改进U P S配线U PS配线  相似文献   

4.
针对黎湛线K140+544南流江桥1号桥墩倾斜下沉的病害,介绍了桥墩下沉、倾斜状况,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病害整治设计方案及施工流程。通过设计方案的实施使南流江桥恢复了正常的技术状态,保证了列车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湛江枢纽是衔接黎湛线、湛海线、河茂线、茂湛线4条铁路的地区性枢纽,考虑合湛铁路、湛海高铁、张桂玉海高铁和广湛城际引入,在分析城市规划、运输组织、远期发展条件、工程实施难度等基础上,对枢纽客运系统方案进行多方面比较,确定采用湛江西站、湛江站两站并重,维持既有湛江站不动,各高速线均引入湛江西客车场的客运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6.
大包线自开通运营以来,频繁发生过电压引起HXD型电力机车惩罚制动。对大包线过电压进行现场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过电压与中性段对地等效电容中储存的电磁能量有关,电力机车通过电分相时等值电路在结构上也会发生大的变化,在此暂态过程中形成高阶振荡电路产生了过电压。通过对测试的过电压波形进行频谱分析,可以排除高次谐波谐振过电压的原因。过电压的产生和机车型号无关,只是由于不同型号的电力机车采用了不同的过电压保护措施,机车过分相过电压时才显现不同的故障现象。氧化锌避雷器和RC过电压吸收装置能够有效地抑制电力机车通过关节式电分相时产生的过电压。  相似文献   

7.
吴锋 《广西铁道》2010,(3):23-25
为检测黎湛线K271+857平坡仔中桥桥梁结构的静力和动力性能,鉴定桥梁承载能力,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桥梁的影响线分布,选定桥梁中受力最不利部位进行了静动载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桥梁设计计算可靠,强度、刚度和动力性能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正常运营后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8.
黎湛线k267+971原为一处有人看守道口,由于公路两端路况不好,事故时有发生.为确保安全决定将该道口改为立交桥.选定立交方式为:1孔14m框架,公路下穿铁路,公路与铁路斜交60°.施工方法采用顶进法,因为顶进法施工对行车干扰少、慢行时间少、工期短、造价也低.  相似文献   

9.
根据株六复线,黎南线,黎湛线路基岩溶地面塌陷勘测与整治工程的施工经验,作者对铁路路基岩溶地面塌陷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阐述了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规律及成因机制,介绍了电法勘探对忆注浆法在铁路路基岩溶地面塌陷勘测与整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南宁铁路局针对管内的湘桂、焦柳、黔桂、黎湛线的传输系统,在建成初期均为无保护链结构的问题,在尽量减少投资及工程量的前提下,利用既有传输资源,对上述4条线路分别采取相应的自愈环保护方式,以提高其抵御网络中断的能力,为全局运输业务提供安全、准确、高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针对京津城际客运专线10 kV电力电缆供电系统,利用ATP-EMTP建立仿真模型,计算线路电压升高、线路容性无功电流补偿及功率因数,合、分闸空载线路和投切电抗器时产生的操作过电压及电抗器涌流,以及单相接地和三相短路工况过电压、短路电流和故障清除转移过电压。研究结果:线路末端电压升高不超过1%,各种过电压均低于设备耐受水平,过电流均未超出设备承受能力,线路电抗器可明显改善线路容性无功电流分布,不会发生谐振。供电系统的稳态运行和暂态过程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力机车过分相时导致变电所跳闸、电弧烧损接触线等问题,建立过分相过程的高阶等值电路,理论分析影响过电压的因素,得出机车过电分相的时刻是引起过电压的决定性因素,高压互感器的饱和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是造成设备绝缘击穿和保护装置误动作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利用自动过分相装置的强迫信号、机车速度与接触线的电压相位信号来控制电力机车达到过电分相的时刻来抑制过电压产生的新方法,实现无过电压通过分相。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对过分相过程及抑制方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新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电力机车过分相过电压低于50kV,提高了机车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铁路》2000,(5):45-45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院在山区铁路的勘测设计方面有了迅猛的发展,50年代设计建设了成渝、宝成、黎湛和鹰厦线;60~70年代,设计建成了成昆、贵昆、湘黔、川黔、襄渝线等,为我国山区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提出采用诸如劣化指示压敏电阻的防雷模块组成防雷组合,并联在道岔表示回路中防护过电压的方法。详细阐述了用不同的防雷组合对五线制、四线制道岔表示电路有针对性防护的设想,实现对二极管在遭受雷电侵袭时进行防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35kV系统电压互感器一次熔丝屡次熔断的现象,对故障现象发生的时间、地点、系统运行方式、倒闸操作程序等进行初步分析。认为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工频谐振过电压和谐波谐振过电压。通过对35kV系统的设备配置、中性点接地方式、一次接线形式等的分析,进一步阐明工频谐振过电压和谐波谐振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理论值的近似验算,进一步证实了初步分析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接触网多架设在高架桥上,受雷击概率较高,动车组将会受到接触网雷击过电压的威胁,因此需探讨雷击接触网时沿接触线入侵至动车组高压系统的雷电过电压特性。通过建立牵引网-动车组整体仿真模型,研究雷击接触网时传播至动车组高压系统雷电波波形特征与车载变压器雷电过电压范围,探究雷击点位置对雷电波传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雷击承力索/接触线时,动车组雷电侵入波波前时间在10~20μs,波尾时间在30~50μs;随着雷击点和动车组距离的增加,雷电波幅值逐渐降低,波前时间逐渐增加,波尾时间逐渐减小;车载变压器雷电过电压与避雷器保护水平的比值不大于1.34。雷击馈线时,接触线感应电压波尾时间小于标准雷电冲击波尾时间;车载变压器雷电过电压波形近似为平顶波,波前时间大于标准雷电冲击波前时间,波尾时间小于接触线感应电压波尾时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广西玉林开通动车组列车后,在黎湛线根竹站发生紧急制动的故障实例,通过下载动车组ATP运行记录数据,结合地面应答器报文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故障为200C型ATP在处理地面应答器报文描述的线路数据信息的逻辑上存在缺陷。提出了修改地面应答器报文或修改ATP设备软件逻辑两种解决方案,并进行修改地面应答器报文试验,彻底解决了该问题,确保了动车组列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在成都地铁1号线主变电所无功补偿工程中,当真空断路器切电抗器时有爆鸣声响和弧光的现象.分析了产生过电压的原因,比较了不同过电压保护装置的优缺点.工程实践证明,采用阻容吸收器进行过电压抑制效果良好.目前,在成都地铁线中,主变电所需要切电抗器均优先采用阻容吸收器.  相似文献   

19.
电气化铁路电力贯通线三相合闸操作过程中的合闸时刻和触头合闸的离散特性对操作三相操作过电压幅值具有影响。引入蒙特卡罗模拟方法描述断路器合闸时刻和触头合闸离散时间的随机性,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相结合,得到考虑合闸时间随机性下的三相合闸操作过电压的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20.
黎(塘)湛(江)线在电气化改造过程中,需利用钢轨打磨车对线路进行精调打磨,消除钢轨病害,以满足开通动车组的要求。原有的廓形打磨技术消除病害能力不足,打磨质量不佳。通过对原有打磨模式、打磨效果的分析以及现场实地调研,发现了原有打磨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打磨模式的优化方案,并成功运用到黎湛线电气化区间的打磨中。实际施工运用及检测验收结果表明,该打磨方法对消除钢轨病害、改善轮轨接触关系效果明显,在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的同时提高了列车运行质量,为动车组的顺利开通提供了保障,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