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造成线路胀轨一是温度力过高,二是线路阻力下降。针对胀轨原因,通过加强基础管理、日常安全管理、应力放散、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和胀轨处理等防胀措施,防止了钢轨胀轨,确保轨道状态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根据列车脱轨能量随机分析理论,实现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上的高速列车脱轨全过程分析,计算高速列车抗脱轨安全系数。在不考虑列车纵向冲击,仅考虑列车脱轨摇摆力作用下,推导出高速铁路桥梁防撞墙受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高速列车在设计车速下的抗脱轨安全系数为2.0以上,脱轨摇摆力为630kN,防撞墙所受到的撞击力为33 002.4kN。鉴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上的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完全有保障,且即使有意外情况发生,防撞墙亦无法防止列车脱轨后冲出桥面,因此,建议取消防撞墙。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研究在地震情况下,在轨道方面所采取的防止车辆脱轨、防止车辆偏离钢轨和防止钢轨倾翻等防脱轨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电气集中电路中,为防止在轨道电源停电又恢复供电后,由于各轨道继电器动作时间的特性差异,可能使正处于锁闭的进路错误解锁,因此在对应每束轨道电源处,设置了停电监督电路。  相似文献   

5.
大别山隧道为合武铁路最长的隧道,在隧道施工设计中综合采用了各种防排水措施。详细介绍隧道内无砟轨道道床底板排水施工设计,建议适当强化隧道底部排水措施,无砟轨道底板与隧道底板间采用界面剂进行防水,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孙庆洲 《中国铁路》2005,(12):61-62
企业专用线小半径曲线病害的成因复杂,钢轨磨耗、轨道几何尺寸变形、机车车辆作用在轨道上的附加力均是小半径曲线病害的重要成因.调整好几何尺寸,加强轨道结构,探索小半径曲线变化规律,可以有效防止小半径曲线病害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卡式防爬器克服了穿销式防爬器的缺陷,有效地起到防止钢轨爬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结合无砟轨道防排水设计的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总结了铁路无砟轨道和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道床防排水主要的设计方法。铁路无砟轨道排水设计通常采取道床顶面设置横向排水坡、伸缩缝处采用弹性材料封闭、两线间填平处理、钢筋混凝土底座内设横向排水管、钢筋混凝土底座间设横向排水通道等方法;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道床防排水设计通常采取道床顶面设置横向排水坡、伸缩缝密封处理、道床上设置排水沟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徐学东 《中国铁路》2006,(2):51-52,57
无碴轨道具有轨道几何变位小、轨道平顺性好、结构可靠度高、维修工作量少等特点,因此无碴轨道技术在世界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广泛应用。德国铁路主要采用Rheda型、Zblin型和BGL型无碴轨道,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Rheda型轨道结构高度不断减小。为防止迷路电流腐蚀无碴轨道钢筋,采用接地处理措施,减小电流密度。德国铁路采取措施保证无碴轨道与有碴轨道刚度的匀顺过渡,通过在无碴轨道基槽四周铺设道碴或加铺泡沫板,达到隔音、降噪、减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杨斌  亓伟  陈江 《铁道建筑》2015,(2):101-103
兰新二线防水沙设计通过加高轨枕承轨台、增大钢轨下过沙空间避免风区沙石堆积,同时降低支承层厚度以保证结构整体高度不变。通过建立轨道结构力学模型,分析加高承轨台、降低支承层厚度对轨道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承轨台厚度的增加将引起轨枕挡肩混凝土拉应力增大;支承层厚度的减小将增加轨道各结构层最大拉应力幅值,增大轨道结构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竖向位移。这一防风沙设计方案基本满足无砟轨道设计规范的要求。此外,有必要对轨枕增设补强钢筋,避免轨枕开裂破坏。  相似文献   

11.
结合天津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的现状,总结归纳工程建设中安全风险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从风险辨识、分级、评估、分析、控制及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论述工程建设期间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分析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成和内容,初步建立天津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从而预防、控制和规避各类工程建设安全风险,促...  相似文献   

12.
南京地铁曲线波浪型磨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发生在南京地铁曲线上的波浪型磨耗进行调查和测试,研究多种因素对黏滑振动的影响,并进行轨道振动对比测试,提出波磨预防和治理的可能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等城市轨道交通存在发展条件还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城轨交通系统。为规避国家审批打政策擦边球、适应中等城市发展城轨交通的系统制式和规避技术标准还不完善、城市财力普遍较弱等问题,进一步规范中等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防范地方因盲目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而导致行业乱象,进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适时修订81号文标准、提出的52号文合理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模和发展模式、完善相关政策规章、完善轻轨交通系统制式和标准、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有轨电车新型嵌入式轨道钢轨抗倾覆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型钢轨嵌入式轨道中未设置扣件系统,而采用聚氨酯填充材料将钢轨嵌固于承轨槽内,故钢轨的抗倾覆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聚氨酯材料的稳定性,必须对其进行检算。基于钢轨稳定性理论,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列车垂向偏心荷载和横向荷载共同作用下钢轨的抗倾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嵌入式轨道中钢轨的抗倾覆性能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垂向荷载偏心距和聚氨酯材料的弹性模量起控制作用,轨腰楔形块间距对钢轨抗倾覆性能的影响很小。荷载作用点处轨头横移量随偏心距的增大而增大,随聚氨酯材料弹模的增大而减小。为保证钢轨不致在组合荷载作用下发生倾覆,建议聚氨酯填充材料弹性模量的取值范围为5~15 MPa。  相似文献   

15.
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行列,而车站建筑消防设计始终是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中关注的焦点。由于设计人员对现行规范中未予明确内容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实际执行中做法不统一。故在《地铁设计防火规范》正式颁布前,结合多个车站建筑消防设计项目,通过五个方面的剖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寻求设计上的合理完善,规避事故风险。  相似文献   

16.
钢轨波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本,以前出现的钢轨波磨并不严重,但近年来则变得日益广泛。自19世纪末以来,全世界出现了众多预防波磨的报告,但是有关理论没有完整地解释波磨的形成机理,目前也尚无圆满的对策解决波磨问题。由于列车提速、新型车辆引入等原因,波磨的形成趋势也更加明显,因此有关波磨的研究变得愈加重要。在这种情形下,笔者对过去有关波磨的研究,以及当今全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尤其着重在日本的研究。本文分别对参考文献、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工作、钢轨波磨、短波波磨和近年来在日本的研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CRH380B型动车组在制动过程中,为防止转向架制动闸片抱死,避免轮对踏面与轨道产生滑动摩擦而导致轮对变形,在车辆的每个转向架上安装了防滑速度传感器,当防滑速度传感器检测到轮对转速异常时,会触发防滑控制。介绍了防滑速度传感器测速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2种制动系统故障代码的清除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在跨越江河湖泊时一般需设置防淹门,防止紧急情况下河水涌入淹没车站。防淹门一般结合车站或中间风井设置,通常距离车站控制室较近。由于成都市轨道交通18号线区间较长,防淹门设置点距离车站较远,通过理论计算、分析,确定远程控制实施方案,通过现场调试功能验证,成功解决远距离防淹门控制难题,为国内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周军 《铁道学报》2022,(1):26-31
黏着制动是通过车轮与钢轨接触斑之间的黏着-蠕滑来传递制动力的,因此轮轨黏着是影响制动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防滑控制系统能防止由于轮轨低黏着而引起的轮对擦伤,是列车制动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在深入分析轮轨黏着机理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分层递阶和多模式黏着切换的防滑控制新策略,防滑控制系统能根据不同的轮轨黏着条件自适应获得最佳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