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探讨不同损伤程度、粘贴钢板厚度和高度、有效预应力大小和加载方式等对粘钢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进行2片普通钢筋混凝土(RC)梁以及8片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梁的U型粘钢加固抗弯试验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U型粘钢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能够有效抑制裂缝的扩展,显著提高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损伤后加固,其屈服荷载和刚度较未损伤加固梁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初始有效预应力水平主要影响使用阶段的抗弯性能;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能够预测U型粘钢加固梁的抗弯行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实际工程中建议梁侧面粘贴钢板高度不超过梁高的1/3为宜。  相似文献   

2.
国内已建轨道交通U形梁底板横向均为允许开裂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为避免底板出现裂缝,提高结构刚度和耐久性,进行U形梁横向预应力的应用研究。针对U形梁为开口薄壁结构、腹板和底板平滑过渡的构造特点,横向预应力采用管道尺寸小的扁锚后张法有黏接预应力,沿两侧腹板和底板呈环向布置。利用空间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对轨道梁进行应力分析,计算表明,对于B型列车荷载,当横向预应力筋规格为BM15-2、纵向按1 m的间距布置时,底板应力分布均匀,并满足允许混凝土出现拉应力但不允许开裂的受力要求。横向预应力筋构造布置避开纵向预应力筋、声屏障预埋件等。后张法横向预应力施工不增加张拉台座的施工时间,不影响工期。采用单端张拉、相邻钢束交错张拉的方式,可减少张拉工作量。该U形梁已应用于宁波机场路南延工程,并完成设计、施工。  相似文献   

3.
麦加地铁25mU形先张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研究先张法台座设计及整体预制预应力U形梁。重点解决在沙土地质条件下框架重力式张拉台座的设计与施工,在高温干燥环境下U形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科学优化的U形梁生产线空间布置,采用多台龙门吊倒运模板及移梁,多台泵车同时浇筑混凝土,减少各道工序的相互干扰,达到快速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轨道交通高架桥结构形式不断演化。在对比现有轨道交通高架桥中应用的箱梁、T形梁和双线槽形梁等结构形式性能的基础上,结合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完成的某市地铁8号线和某市地铁2号线U形梁1∶1静载试验,从受力性能、经济性能、施工方法、设计理念等方面对U形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U形梁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的要求,在综合方面较双线槽形梁和箱梁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高架桥区段较多采用轻质薄壁U型预制梁结构,该U型预制梁结构对梁体上部荷载限制较大,对轨道结构型式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对高架桥预制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施工工艺、基底RPC80混凝土现浇及养护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今后类似预制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青山 《铁道勘察》2015,(3):115-120
就上跨高速公路的桥梁方案进行研究,提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槽形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槽形梁、简支钢桁梁、简支钢箱拱的桥梁方案,并对各个方案进行详细评价。经综合比选,选择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槽形梁跨越。  相似文献   

7.
针对U型梁预制施工的技术难点和出现的问题,依托青岛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通过分析U型梁施工的每个主要工序,研究了U型梁预制过程中裂缝及外观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了U型梁预制的施工工艺和关键技术。在预制梁工程中首次应用"喷砂打磨"技术处理模板基面,率先提出完善的U型梁混凝土分区浇筑工艺,发明了U型梁的喷淋养护系统及方法,制定了U型梁预应力张拉技术。研究成果成功保证了U型梁的预制质量和外观美观,为今后U型梁的预制生产提供了可靠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8.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U型梁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梁型,制梁场建设是U型梁建造的基础工作。结合制梁场设计经验,对U型梁预制工艺流程、规划关键参数确定、规划与平面布置、主要土建结构物设计等组成的工艺设计技术予以论述,以求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制梁场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9.
以青岛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高架桥预制U形梁为工程背景,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比分析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制U形梁内力、应力状态及变形3方面的力学性能。对先张法和后张法U形梁进行静载试验,详细分析试验荷载下U形梁的刚度及抗裂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先张法预应力U形梁力学性能优越,具有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等效荷载分析法的定义和原理、悬挑梁预应力筋的找形、悬挑梁预应力筋等效荷载,通过荷载平衡法对预应力悬挑梁预应力筋的计算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简化的预应力悬挑梁预应力筋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预应力次内力的理论基础上,对(32 +40 +3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阶段钢束张拉顺序进行分析比较,考察不同张拉顺序下的预应力效应对其支架受力及梁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钢束张拉顺序对支架受力变化及梁体变形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2.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T构墩梁结合区域结构构造、预应力钢束布置和应力分布都比较复杂,是T构桥的关键部位。结合某客运专线70 m跨度的预应力混凝土T构的设计方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墩梁固结部位进行精细的有限元局部应力分析,得到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墩梁固结区的应力分布规律,以便指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结果表明,该结构预应力配束合理,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应力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属于下承式桥梁,具有隔音降噪、梁高较低、降低工程造价等优点,适用于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及城市高架桥。以沈丹铁路槽形梁为背景,设计双线大间距槽形梁结构,经分析研究,该槽形梁截面尺寸合理,强度、刚度、稳定性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应力结果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阐述其结构计算方法,为设计和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赣韶铁路疏解线跨京广铁路处受线路高程及桥下铁路净空限制,需采用建筑高度低的桥式结构,同时为减少后期维修保养对桥下铁路运营的干扰,桥面系不允许采用钢结构。综合考虑以上限制因素,设计采用一孔88 m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桁梁跨越既有铁路,桥面系采用混凝土槽形梁,此梁型具有造型美观、自重轻、跨越能力强、建筑高度低的优点,在立交条件困难时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文章重点介绍了桁式、桁宽、桁高、节间距及预应力槽形梁截面形式,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杆件、系梁、行车道板及钢-混节点进行了系统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同时对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桁梁的施工进行了介绍,施工采用在既有铁路一侧浇筑混凝土槽形梁并拼装钢桁腹杆和上弦杆,然后整体侧位横移至设计位置并高位落梁,通过合理设置支墩及保护墩,保证了高位落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高强混凝土T型梁极限承载力计算与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与普通混凝土的相比有较大差别。考虑高强混凝土材料非线性影响,采用三维8节点的加筋混凝土实体单元模拟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进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T型梁的全受力过程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高强混凝土T型梁的受力全过程可以划分为预加力反拱、混凝土开裂、钢筋屈服、混凝土破坏4个阶段;T型梁达到极限承载力时的荷载—挠度曲线接近水平线。对影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T型梁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参数进行分析,给出不同标号高强混凝土T型梁的配筋率、高跨比及预应力度的建议值,并建议预应力高强混凝土T型梁设计成预应力钢筋少、张拉控制应力大、配置普通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相似文献   

16.
铁路框架桥顶进置换简支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使用D24钢便梁加固铁路线路,采用钢线切割法拆除既有20 m预应力混凝土槽型梁、分体顶进框架桥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市区与城郊之间的轨道交通大都采用高架桥梁结构,其中U型梁具有造型美观、造价低廉等优点而被大量采用。为满足深圳市轨道交通6号线高架桥梁工程先张预应力混凝土U型梁张拉生产的需要,本文设计了张拉吨位高达1 800~2 500 t的先张薄壁U型梁施工工艺以及制梁台座和张拉钢横梁,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制梁台座进行了偏心受压稳定屈曲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U型梁张拉工艺技术先进,张拉台座结构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一座国外公路槽形梁的工程设计实例,基于MI-DAS FX+V2.0.0和MIDAS/Civil 2006结构分析软件,选取四面体单元和桁架单元,建立空间实体计算模型,进行了各荷载组合工况下槽形梁空间受力性能研究,并针对槽形截面特点进行了各典型位置的剪力滞效应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BS5400,进行结构性能分析及安全性分析,并总结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的优缺点。分析结论可为BS5400规范体系下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的设计及计算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胶轮有轨电车系统中导轨梁和螺栓的受力及布置,基于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胶轮有轨电车和导轨梁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车辆行驶速度、刹车初速度和螺栓间距对导轨梁和锚固螺栓受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车辆行驶速度对导轨梁Mises应力峰值影响不大,对螺栓纵向剪力峰值有较大影响;导轨梁Mises应力峰值和螺栓纵向剪力峰值随车辆刹车初速度增加而增加;导轨梁Mises应力峰值和螺栓纵向剪力峰值随螺栓间距呈阶梯式增长,在螺栓间距为3.0~4.5 m区间内变化幅度较大。设计时,螺栓间距取值需综合考虑经济性与安全性,建议取3 m;实际运营中,应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在80 km/h左右,并尽可能避免车辆高速紧急刹车制动。  相似文献   

20.
厦门BRT客流巨大,既有BRT车辆难以满足运营需求,迫切需要进行车辆升级改造研究。从对既有工程影响、对运营影响等方面对B型车、C型车、直线电机、有轨电车等制式进行分析比选,确定有轨电车选型方案。针对有轨电车中常用钢轮钢轨、胶轮导轨两种制式车型进行比选,胶轮导轨电车以最小曲线半径、最大坡度、运行加速度、紧急减速、道床厚度小等优点,推荐在BRT升级改造中使用。相关研究成果适用于部分既有道路及桥梁改造轨道交通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