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客运调度系统是高速铁路运营调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对客运调度系统的可靠性、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代客运调度系统在系统架构、功能设置及关键业务流程的串联等方面较之前几代客运调度系统有着独特的优点,通过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和企业服务总线ESB技术,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  相似文献   

2.
从铁路客运服务角度出发,针对旅客运输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特点,提出列车客运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系统的总体架构和主要功能模块。该系统能极大提高客运服务质量和生产管理效率,为客运信息化提供高效的信息共享手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列车客运服务的角度出发,针对列车旅客运输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列车客运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主要功能模块.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客运服务质量和生产管理的效率,为整个客运信息化乃至铁路信息化系统提供高效的信息共享手段.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和加快应急信息化建设,设计铁路时空大数据应急辅助决策系统。介绍系统结构、数据架构、网络架构,以及系统功能;阐述系统中的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监测、北斗卫星导航等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目前,该系统已经在部分铁路局集团公司开展应用,为应急指挥人员提供全方位应急决策信息,切实提高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效率。  相似文献   

5.
根据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的发展现状,对以行车为核心的综合调度系统总体架构、业务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基于VC++的MFC技术,对该系统行车模拟及站场图显示、列车运行信息及设备健康状态监测、车载PIS信息管理等功能进行仿真实现,并设计了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该仿真系统可用于全自动运行线路调度人员的教学培训,也可为整体系统设计提供辅助研究和验证测试功能。  相似文献   

6.
依托京张高铁智能铁路建设,针对车站客运业务复杂、系统孤立的现状,从旅客服务、客运管理、客站设备管理、应急指挥等业务出发,设计了客站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简称:管控平台),阐述了管控平台的总体架构、网络架构、平台功能和关键技术,并展示了实施效果.管控平台在京张高铁的实施应用,优化了京张智能客站各系统间的资源配置和总体架...  相似文献   

7.
从全路客运站旅客运输服务与管理智能化的角度出发,针对旅客运输服务与管理工作的特点,结合客运站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智能客站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平台的建设目标、总体架构、主要功能以及技术创新点,并通过试点车站验证平台的使用效果。平台的设计与应用对铁路客运站旅客服务、生产组织、安全卡控、应急处置、设备监控等业务的智能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可大幅提升客运生产指挥效率和旅客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监控以人工高强度观察为主、智能化程度较低、检测数据维度单一的问题,结合智能视频监控、移动终端探测、多元数据融合等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复合式客流信息智能检测系统。从客运业务与新技术融合的角度对系统的总体架构、逻辑架构、技术架构和功能架构进行总体设计和详细阐述,明确系统构建思路,实现客流基础信息智能采集、异常事件识别、演变态势分析等功能,对提升客流主动安全保障能力和客运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国内外室内定位技术应用现状,分析在铁路车站内基于iBeacon实现定位、导航,构建站内导航系统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iBeacon的指纹匹配定位算法,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融合多源系统异构数据,提出并设计了站内导航系统总体架构、逻辑架构及网络架构。设计了站内导航系统的功能,满足了旅客在站内对位置服务的需求及对站内外导航接续服务需求。利用大数据分析及数据挖掘技术为铁路车站工作人员提供了站内商业智能分析。通过系统的建设能够解决旅客在站内“迷路”的难题,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改善客运服务质量,降低客运服务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当前采用的线网–线路–车站三级管理模式,设计了基于三级管理模式的智能应急处置系统。分析三级应急管理主体的建设重点及业务模型,提出三级应急处置系统架构,阐述线网客运组织影响分析、行车组织调整方案评估、应急资源分配建议、应急抢修全局联动、应急影响区段客流预测等智能化应用关键技术;通过信息上传下达相关功能的设计,实现了三级应急处置系统的高效协同,有助于提高非常态下线网级应急处置方案的合理性,从线网–线路–车站三级视角提升应急组织间的高效协同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如何对铁路客运车站(简称:客站)设备进行更高效、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管理的问题,搭建了智能客站设备大数据运维服务平台,介绍了其功能架构和设备健康状况评价体系。该平台实现了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特征主动识别、故障预测、运维趋势推演、多属性健康状况评价等功能,提升了客运设备健康程度和智能客站设备管理整体智能化水平,为智能客站设备运维管理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手段,为下一步客站设备健康评估应用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铁路客运站应急管理信息技术水平,提高铁路客运站和乘客生命财产安全保障能力,需要对应急指挥系统架构进行深入研究。构建覆盖铁路车站人员、设备、环境的一体化监控模式,制定面对突发事件的预案、组织、响应、处置、恢复和评估的一体化管理机制。按照信息化总体架构(EA)方法论设计客运站应急指挥系统,介绍了应急指挥系统的业务体系架构、平台逻辑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和安全保障需求,结合移动终端检测、超宽带(UWB,Ultra Wide Band)定位技术、智能视频分析及多源数据融合等技术,研究开发了城市轨道交通人员综合监测及运营管理系统;介绍了系统构成及逻辑架构,着重描述现场信息采集设备部署方案、应用功能及关键技术。该系统可实现信息智能采集、人员状态综合监测、人员状态预测预警、车站应急管理等功能,有助于增强车站运营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智慧车站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设计基于分布式云架构的铁路应急指挥系统,解决当前铁路车站应急指挥业务智能化、一体化不足的问题。通过将应急数据及各类应急服务部署在各车站应急云平台的方式,实现对车站设备、设施、系统软件,人员、环境等资源的横向一体化监控,对突发事件预案、组织、响应、处置、恢复和评估等过程的纵向一体化管理。试运行结果表明,基于分布式云架构的铁路客运站智能应急指挥系统技术方案满足铁路应急指挥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目前铁路客运发展趋势和旅客服务需求,提出将服务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应用于铁路旅客服务系统的解决方案,概述多功能旅客服务机器人架构、应用服务场景设计,总结其实现中所采用的自主导航定位、降噪、既有设施设备物联等关键技术.多功能旅客服务机器人通过语音交互、触控交互、远程控制等多种控制交互方式,结合铁路既有固定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模式下的乘客服务系统,通过乘客双向对讲、应急联动响应、车载设备状态实时监控,实现实时汇集设备状态信息、分析车载设备状态、故障告警等功能,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救灾应急水平。介绍全自动运行模式下乘客服务系统的关键技术,在北京地铁燕房线、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的应用表明,这些技术能够满足全自动运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速铁路(简称:高铁)动车组部件故障诊断和预测的业务需求,依托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Prognostic and Health Management)系统,在基于人工智能的高铁动车组智能运营维护(简称:运维)算法研究平台中构建高铁动车组智能运维数据分析系统。介绍了高铁动车组智能运维算法研究平台的架构,以及高铁动车组智能运维数据分析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和关键算法。并以高铁动车组客室空调为例,选取客室空调相关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影响客室空调健康状况的特征,并对聚类结果进行健康度数据标注,作为客室空调健康评估模型开发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