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要实现水利枢纽通航设施的高效运行,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因素就是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目前,就全国范围而言,主要存在两种管理体制,一种是水电部门统一管理水利、发电和通航;另一种是水利、发电由水电部门管理,通航由交通航运部门管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内外水电枢纽通航设施管理体制进行调研分析,结合贵州通航管理自身的特点,论证采取符合贵州省情的通航管理体制模式,不仅有利于枢纽通航建筑物的通航过坝能力的充分发挥,保障船舶过坝安全,促进航运事业的发展,同时对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发挥综合效益均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为贵州水电枢纽通航管理体制模式选择提供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3.
金卓 《中国水运》2011,(12):36-37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加强科研对三峡航运快速发展,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姚育胜 《中国水运》2007,5(5):10-11
长江流域的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开发潜力巨大,长江又是世界上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目前,长江干流水电开发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经验,结合长江实际,总结长江干流大坝建设的经验教训,统筹规划,趋利避害,善待长江航运,促进长江干流水利枢纽建设与长江航运紧密结合,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5.
董元胜 《中国水运》2005,(10):34-35
库区化学品船标准船型设计理念 三峡成库后,川江及三峡库区航运条件和通航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重庆至丰都为自然航道;丰都至三峡大坝为库区航道;三峡和葛洲坝枢纽之间为二坝间航道;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为坝下航道.而中游荆江段将成为枯水期主要碍航段之一.航行于重庆至长江口的库区标准船舶将受到众多通航建筑物的限制,除近40座大桥外,主要是三峡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相似文献   

6.
《水运工程》2001,(5):1
自1981年6月15日葛洲坝船闸通航以来,已安全运行20年了. 葛洲坝是三峡水利枢纽的反调节航运梯级枢纽.它的兴建,收尽峡江惊涛骇浪,掩尽西陵险滩恶礁.葛洲坝船闸的通航,一洗川江自古不夜航的历史,极大地改善了通航条件,万吨级船队可由此溯江而上,从此天堑变通途. 20年来,通过葛洲坝的客运量累计达6 026.8万人次,货运量累计达16 582.6万t.极大地促进了川江航运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葛洲坝的管理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行业间对水资源的分配,避免了重走拦河筑坝后水运萎缩的弯路. 时代迈进21世纪,我们面临的技术、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举世瞩目的三峡永久船闸通航在即,三峡河段将面临葛洲坝枢纽、三峡枢纽统一调度联合运行的全新格局和挑战. 回顾葛洲坝通航20年的历程,全面总结运行管理的宝贵经验,对未来的三峡通航管理与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十分有益. 20年来,我们发扬团结、求实、创新的精神,依靠科技进步,攻克一道道难关,确保安全运行,促进了船闸管理和大型枢纽通航管理的技术进步与革新.20年来,铸就了一支管理大型船闸的职工队伍.全局技术人员勤奋钻研,不懈努力,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并广泛地运用于通航管理实践,有些成果还被三峡永久船闸及国内其他船闸采用. 葛洲坝通航初期,实行的是船闸运行与调度、港航监督、航道维护、水上治安消防、通信保障分工管理,各负其责.通过实践中的调整,逐渐形成了枢纽通航管理由三峡局代表交通航运部门实行综合、统一管理的体制,充分发挥航运管理各专业整体效能,确保航运畅通.毫不讳言,葛洲坝的通航史,开创了中国现代船闸管理的历史,开创了大型综合水利枢纽通航管理的历史.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微不足道的瞬间,但葛洲坝20年的通航史,却足以永志长江航运事业发展的史册. 面对未来三峡两坝通航管理,我们惟有认真总结和发扬成功的管理经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开拓创新,搞好三峡通航管理工作,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局长中国航海学会船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庆松 2001年5月  相似文献   

7.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是流域综合开发的成功典范.田纳西河航运梯级是举世瞩目的样板工程,其作法和经验一直为业内人士所关注.1999年9月,交通部组团赴美国田纳西河考察通航管理体制,我有幸参加.亲历亲见,耳目一新,感触良多.现将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主要经验作简要介绍,为改革我国通航管理体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谭炳安 《珠江水运》2004,(10):29-29
东江惠州水利枢纽拟建于惠州市境内东江四眉洲河段,处于东江干流中下游位置,对东江干流航运发展起着控制性作用.因此枢纽建设应按航道等级标准设置船闸,同时还应充分分析论证、合理确定船闸下游最低通航水位和船闸门槛水深,这对枢纽建成船闸能否正常通航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嘉陵江苍溪电航工程是以发电、航运开发为主,兼顾灌溉和旅游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本文通过结合模型试验的成果,论述了船闸上、下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的影响,提出了改善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的工程措施,研究成果已被设计采用。  相似文献   

10.
贺江下游河道已兴建多座水利枢纽,各枢纽均建有通航设施,但通航等级较低,制约了航运效益的发挥。文章建立一维数学模型,研究了贺江下游的最低水位、水深条件和通航宽度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贺江下游航道沿程最低水位受梯级枢纽的运用影响明显,在目前运用模式下和最低水位条件下,贺江下游六级航道能全线通航。贺江白垢至江口河段通航尺度条件最好,可达四级航道通航标准,其余河段通航条件较差,只能满足六级航道标准。贺江下游按照五级航道标准统计,碍航浅滩长度为2.5 km,按照四级航道标准,碍航浅滩长度为9.0 km,按照三级航道标准,碍航浅滩长度为20.6 km。贺江下游航道可通过航道疏浚和梯级枢纽联合调度的方法提升航道尺度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