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榄香烯联合三苯氧胺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榄香烯和三苯氧胺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效应,尤其是两者联合应用有无协同增效作用。方法将MCF-7细胞培养于RPMI1640培养基中,置入37℃,100%湿度,5%(体积分数)的CO2培养箱内。接种细胞并加入实验药物,用CCK-8法检测三苯氧胺联合榄香烯对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用酶标仪在450nm测量每孔吸光度值,计算每组细胞抑制率。结果无毒剂量的榄香烯与治疗剂量的三苯氧胺联合应用,吸光度均值较单用三苯氧胺明显下降,并且相应的细胞抑制效应较单用组明显上升。结论无毒剂量的榄香烯能够使三苯氧胺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效应显著增强,提示榄香烯与三苯氧胺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肺癌组织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及三苯氧胺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肺癌组织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测定,从病理特征、超微结构及内分泌治疗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肺癌和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超微结构,部分肺癌患者辅以三氧胺治疗。结果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率为57.5%,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率为40.  相似文献   

3.
给2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单用大剂量甲孕酮:500mg/次,前3d2次/d,以后为1次/d,持续30d为一疗程。自觉症状改善者为86%,近期客观有效率为60.8%,以骨转移效果为佳。既往用三苯氧胺以及氨格鲁米特无效者再用大剂量甲孕酮仍分别有4/7及2/3的患者有效。副作用轻微,偶见阴道出血、向心性肥胖。  相似文献   

4.
1979年1月~1994年12月我院共收治恶性滋养细胞肿瘤355例,经治疗完全缓解者332例,复发11例,占完全缓解例数的3.3%。继发于侵蚀性葡萄胎Ⅰ期6例。11例中5例复发间隔超过3年;二次复发4例,间隔为半年至1年半。11例中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子宫有病灶。提示:复发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子宫是复发病例的好发部位。  相似文献   

5.
病历摘要患者女,43岁。因左眼视力下降3个月、眼红、偶有眼痛1个月,于1994年12月8日就诊。患者4年前行“右乳腺癌根治术”,病理诊断:右乳腺单纯癌。随诊未见异常。体检:患者精神稍差,生命体征平稳。右乳房缺如。左乳房外下象限可及一2cmX2cmX2cm质硬包块,表面不平,无压痛,活动度差。双侧锁骨上、下及在腋下淋巴结未触及。余无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0.8,左0.4。双眼眼压均为2.31kPa(1kPa=7.smmHg),右眼未见异常,左眼下方局限性睫状充血,KP(-),房闪(士),5~9点处虹膜膨隆,相应虹膜周边前粘连,前房变浅。虹…  相似文献   

6.
非癌性乳腺肿块与乳腺癌雌激素受体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000例非癌性乳腺肿块及100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非癌性乳腺肿块的ER阳性分布,均在上皮增生活跃的部分;乳腺癌ER阳性病例多属上皮性来源的肿瘤。提示乳腺上皮增生与乳腺癌中上皮性肿瘤似有一潜在关系。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的恶性肿瘤。仅次于宫颈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仍是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早期诊断,治疗以手术范围小,愈后好,术后生活质量高为人们所重视。乳腺癌有其特珠的隐匿性,曾有许多误诊误治的的报道。近几年从我院收治的乳腺癌病例中仍有相当病例误诊误治。分析其原因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临库资料我院近4年收治乳腺癌病人136例,其中107例病人有误诊病史占78.6%。女性104例,男性3例。年龄23~35岁29例;35~76岁78例。误诊时间最长3年.107例中城市患者37例,农村患者70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2例。文化程度低或文盲75例,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是否通过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而产生抑制效应.方法 利用特异性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广谱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特异性β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丁氧胺干预诱导人胰腺癌PC-2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C-2细胞β受体的表达.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TUNEL染色和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仪观察和分析PC-2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Caspase-9和Caspase-8的表达.结果 PC-2细胞表达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尤以β2受体的表达占优势.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三种受体阻断剂均诱导了PC-2细胞的凋亡,TUNEL染色法结果显示丁氧胺诱导的细胞凋亡率[(15.4±1.99)%]强于普萘洛尔[(11.25±1.95)%],而普萘洛尔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优于美托洛尔[(7.62±1.46)%].流式检测结果显示丁氧胺诱导的细胞凋亡率[(16.2±1.58)%]优于普萘洛尔[(14.7±1.96)%],而普萘洛尔诱导的细胞凋亡率高于美托洛尔[(6.29±1.77)%].Western blot分析显示三种受体阻断剂诱导了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片段的表达,而Caspase-8未受影响.结论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可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主要是通过阻断β2受体发挥内源性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我院1981~1985年五年间,手术治疗乳腺癌170例,其中双侧乳腺癌10例(男1例、女9例)占5.9%,平均年龄46.1岁。属原发性双侧乳腺癌8例(占4.7%),属继发性(转移性)双侧乳癌5例(占1.2%)。第二癌灶距第一癌灶间隔最短10个月,最长41个月,平均27.5个月。指出双侧乳腺癌大多发生在绝经期之前的妇女;原发癌为先后发生者,第二癌灶多出现在第一癌灶治疗后的头2~3年。强调对患者有一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要进行对侧乳房的全面检查,术后2~3年内也要密切随访的重要性,警惕将对侧乳房发现的孤立性肿块误认为转移癌而放弃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0.
<正> 1959年~1990年我院共收治气性坏疽患者14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11例,女3例,年龄为17岁~52岁。12例因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所致;2例并发于局部治疗后(1例肛周脓肿切开术后,1例右网球肘封闭术后)。14例伤口分泌物涂片均找到粗大带荚膜芽胞杆菌。1例还培养出芽胞杆菌。8例行开放性截肢术,3例保存肢体痊愈,3例死亡。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妇女病普查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巨大的子宫肌瘤已少见,而巨大的子宫狭部肌瘤更属罕见。本文就我院一例巨大子宫狭部肌瘤报告如下;患者,35岁,农民,住院号25607于1985年10月21日,因普查发现盆腔包块入院。患者三年前开始感下腹部逐渐增大。以后增至妊娠6~7个月左右。自觉行动不便,无压迫症状及其它不适。普查时发现盆腔包  相似文献   

12.
我在援苏丹医疗队时,在当地医生和医疗队的密切配合下,于1996年4月3日成功地切除了重达20.3kg的巨大子宫肌瘤,现报道如下。患者系苏丹妇女,32岁,未婚,以发现腹部包块4年之主诉于1996年3月25日住入恩图曼友谊医院。既往月经规则,近4年每15d来月经1次,持续3~5d,量少,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肺癌与性激素及其受体之间的关系,运用酶联亲合组化法对53例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进行了检测。结果:ER、PR阳性率分别为49.1%、54.7%,其阳性颗粒大部分位于癌细胞浆中(占58.2%);早、中期患者的ER及PR阳性率较高;鳞癌PR阳性率(73.1%)高于小细胞癌(33.3%),腺癌ER阳性率较高,细胞分化好的ER阳性率较高(60%)。提示ER、PR存在于部分肺癌组织中,癌的发生和发展与性激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肺癌与性激素及其受体之间的关系,运用酶联亲合组化法对53例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进行了检测。结果:ER、PR阳性率分别为49.1%、54.7%,其阳性颗粒大部分位于癌细胞浆中(占58.2%);早、中期患者的ER及PR阳性率较高;鳞癌PR阳性率(73.1%)高于小细胞癌(33.3%),腺癌ER阳性率较高,细胞分化好的ER阳性率较高(60%)。提示ER、PR存在于部分肺癌组织中,癌的发生和发展与性激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07年9月1日至2011年9月1日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30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以及三阴性乳腺癌在本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300例)中所占比率分别为59.0%、16.0%、13.7%和11.3%。4组患者在年龄、原发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绝经状态、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及脉管侵犯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Luminal A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8.6月,高于Luminal B型(26.9月)、Her-2过表达型(20.9月)及三阴性(12.0月)乳腺癌骨转移患者。4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亚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存在差异;Lumina A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较好,三阴性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对我院1980年1月~1990年12月收治的85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更年期、育龄期、青春期分别占54.1%、23.5%及22.4%。皆除外器质性疾病。其中31例刮宫止血,有效率96.8%,24例雌激素止血,有效率91.7%。30例反复出血治疗无效的更年期患者行子宫切除术。本文强调诊断关键是排除器质性疾病,急性功血治疗应根据不同年龄采用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而平稳,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我们选用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下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9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其中男6例,女13例,年龄22~65岁,体重53~73kg,均为胆结石并胆囊炎。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mg,咪唑安定5mg。病人入室后开放一路静脉通道,连接HP78354C型监测仪监测ECG、HR、SBP、DBP、MAP1及SPO2.诱导:面罩给氧使SPO2达98%以上,静注芬太尼0.05mg,3min后静注异丙酚2mg/kg40s…  相似文献   

18.
<正> 第三届全国乳腺癌专题学术会议于1987年6月3日在天津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291人,收到论文255篇。在会上国内外专家作了“乳腺癌早期诊断”、“乳腺癌激素受体测定及临床应用进展”和“乳腺癌化疗新进展”等学术报告。 1.流行病学及病因学:天津肿瘤研究所通过对部分地区间乳癌发病率的对比,揭示我国乳癌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沿海市县高于内地市县。北京肿瘤研究所通过对中日、中美妇女乳癌的对比,显示中日妇女乳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美国,而中日妇女乳癌的发病年龄比美国提前10年。多数报告指出,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乳腺癌c-erbB-2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腋窝淋巴结、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等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收集术前未予任何治疗的临床病理资料齐全的原发性乳腺癌病例91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erbB-2的表达,比较c-erbB-2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肿瘤部位、绝经状况、腋窝淋巴结、ER、PR、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随访资料分析c-erbB-2的表达是否和预后相关.结果 c-erbB-2的阳性率为23%.不同年龄组间c-erbB-2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特别是<35岁组c-erbB-2过表达率高于>55岁组(P=0.006);肿块直径<2cm、2~5cm和>5cm组间c-erbB-2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肿瘤直径的增加c-erbB-2阳性率增高;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转移1~3个、转移>3个组间c-erbB-2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淋巴结转移>3个组c-erbB-2的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组;ER、PR阴性组c-erbB-2的阳性率高于ER、PR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MN分期中Ⅲ期c-erbB-2的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绝经状况、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指标中各组c-erbB-2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c-erbB-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阴性者(P<0.01).结论 c-erbB-2过表达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年龄、ER PR呈负相关,与绝经状况、肿瘤部位、病理类型不相关.c-erbB-2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0.
作者曾治疗 1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伴血小板粘附力下降患者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陈某某 ,男 ,33岁 ,陕西大荔人 ,病历号 36 6 739,1998年 1月 2 8日因双眼睑下垂疲劳无力 ,吃饭轻度困难 ,新斯的明试验阳性 ,于 2月 14日收住我院神经内科 ,体检肌力 至 级 ,入院诊断重症肌无力 ,给吡啶新斯的明 6 0 mg tid,后加量到 12 0 mg tid症状控制 ;胸部 CT检查发现左前上纵隔卵圆形胸腺瘤。1998年 2月 2 3日转心胸外科 ,治疗中发现肌肉注射穿刺部位出血略多 ,时间稍有延长 ,血常规正常 ,出、凝血时间各为 2 min。第二天 (2 4日 ) ,经胸骨正中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