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现行的翻译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的翻译练笔也和社会严重脱节,改变这种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翻译实训室模拟真实的翻译过程,可以让学生接触社会需要的翻译素材,并熟悉翻译的整个操作流程,为翻译教改提供了新契机和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传统翻译教学不能适用于高职学生的英语翻译教学,本文就如何利用义乌国际贸易背景,探索高职学生翻译教学模式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线上教学模式的弊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论证了将虚拟技术运用于翻译教学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希望能推进翻译教学与时俱进,为翻译教学发展带来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4.
李昂 《中国电动车》2014,(8):159-159
本文简要分析翻译对于文学输出的影响,通过中国文学输出和西方文学输入的过程来展示文学交流过程中翻译的重要性和困难性。并通过解析这些困难来呼吁人们对于文学翻译的重视,尤其是对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的翻译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袁梦婷 《车时代》2021,(1):197-198
计算机技术已经运用到了人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人工智能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翻译工作者面临着翻译工作量大、翻译时间短、翻译质量要求高的巨大挑战[1]。因此,对于译者而言,熟练掌握各类CAT工具对提高翻译效率和翻译质量尤为重要。本文中,笔者结合具体的翻译实践,介绍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基本特点,以及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MemoQ在翻译过程中对提高译文产出效率、提高信息搜索效率和提高术语管理效率三个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进一步验证了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实用功能。笔者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深刻认识到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重要性,对memoQ有基本的了解,也希望能够给广大不熟悉memoQ的译者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雪梅 《中国电动车》2014,(10):133-133
世界经济步伐的加快使我国的国际贸易规模逐渐扩大,外宣翻译成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对外交流的主要途径,外宣翻译译者的地位也逐渐得到重视,从而对翻译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外宣翻译译者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外宣翻译译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7.
语言研究离不开时语境的认识和探讨.语境是语言交际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语境分析是理解和翻译的基础.语境在确定源语的词义和句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任何语言活动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本文运用语境理论探讨语境分析在翻译中的作用,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对翻译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深入,中文地名的翻译已成为对外交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中文地名的翻译也应当规范化。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中文地名翻译的三种方法,供大家参考并思考如何规范中文地名翻译,以便中文地名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于笔者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翻译失误的例子的剖析,说明了非语言因素在翻译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白璐 《中国电动车》2015,(3):252-253
本研究以商务英语翻译工作为核心,对国际商务交流中的英语翻译展开了研讨,在分析商务英语翻译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提供了做好商务英语翻译的方法和要点,希望对化解国际商务沟通障碍,避免商务英语翻译错误,促进国际商务交往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孙劼 《中国电动车》2006,(8):265-266
商标的作用是在最短的时间里给消费者最深的印象,随着国际贸易的合作的不断扩大,商标翻译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对商标翻译的目的,标准,起源,以及一些重要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风格翻译是我国传统译论家讨论的重点和追求的目标.包括傅雷,钱钟书在内的许多译论家不仅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论述,而且在风格翻译实践上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但是目前对风格的翻译仍存在不少争论.本文试着从另一角度给风格下定义,接着探讨风格的可译性,最后落于风格翻译过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习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它集各种修辞手法为一体,是浓缩的文化。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面,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本文对英语习语翻译中应用归化异化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典故具有很强烈的文化民族色彩,由于文化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往往导致了典故翻译中的欠额翻译现象。本文从典故翻译的欠额现象表现及补偿手段出发,阐述了笔者对于《长恨歌》中一些典故的不同翻译的浅见。  相似文献   

15.
“素质”和“素质教育”是汉语里的文化内涵词。通过对其几种英译的对比和述评,探讨汉语文化内涵词的语义翻译、语境翻译、文化交际翻译。指出汉语文化内涵词的翻译应遵循不同的翻译原则和策略,才能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6.
林震 《中国电动车》2007,(11):142-143
歧义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语境在翻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歧义翻译尤其如此。语境有助于理解词汇或短语等语言成分的具体意义。理解原文要依据语境,翻译也必须紧密联系语境。本文对英语语言翻译中的歧义语境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商品名称翻译的好坏影响国外消费者的选择以及商品推销,商标的翻译不容忽视。商标的翻译,不仅要结合语言的文字特点和表达习惯,而且还必须注意两种文化差异,顺应消费者的心理追求。根据这一标准和原则,本文归纳出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叶宇 《中国电动车》2006,(11):303-305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各种商标的文化内涵及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不同效用,旨在探讨文化意识及差异对商标翻译的重要性,并由此提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商标翻译,从而达到合理传达商标文化内涵,获得消费者认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商务信函的文体特征较为独特,要求用语准确、严谨并且规范,在商务信函词汇的文体特征上,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使用较为专业的术语,礼貌性的词语是重复出现的,句子的运用力求简洁礼貌,并且通常以复合长句为主体,因此在翻译商务英语信函时要注意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翻译与思维学分属两门学科领域,本文试从思维与翻译的关系入手,阐述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对翻译行为的影响与作用,翻译过程中,综合运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再现创造出理想的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