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某两轮摩托车,在常用车速范围内出现较大的振动。为减小振动,提高舒适性,理论计算,实验模态分析和道路试验等手段对摩托车进行了结构动态分析,找出了振动的邮控制振动和提高舒适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中型客车车门异常振动问题,应用试验模态分析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车门异常振动的机理,进行了试验验证,较好地解决了车门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3.
微型客车白车身模态分析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建立了某微型客车白车身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在自由状态下该白车身结构的振动模态,并提出了鉴别整体模态与局部模态的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基本反映了原结构的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4.
踏板式摩托车振动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实验模态分析为手段,通过对摩托车车架及发动机等部件的振动实验分析,找出引起车架共振的频率,分析了发动机源源对车架振动的影响,使车架主要模态的自振频率避开了发动机转速范围;最后提出了具体结构改进措施,提高了车架的抗振能力,减少了对振动的响应。  相似文献   

5.
492Q发动机油底壳实验振动模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发动机油底壳实验振动模态分析,对随机减量技术及ITD法在内燃机领域的应用展开了一些研究,其结果具有可信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振动疲劳与静态疲劳与之间的基本概念,着重指出了二者之间差别。对求解静态疲劳问题的数值分析方法进行回顾,分析了静态疲劳分析方法对于振动疲劳问题的适用性。分析指出,静态疲劳分析方法,如果能够反映结构的振动特性,则可用于振动疲劳分析。最后结合对后扭力梁这种典型底盘结构振动疲劳问题的研究,从载荷识别、工作模态分析、动应力数值方法选择以及模态减缩的适用性等方面阐述了振动疲劳分析的若干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余岭 《当代汽车》1991,(6):44-49,43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试验模态分析技术,然后以某汽车动力传动系一弯频率测定为例,说明了该技术在汽车结构振动特性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基于有限元及试验技术的轿车副车架模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模态试验分析和有限元模态分析技术相结合,研究了轿车副车架的振动模态特性。首先建立了副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仿真计算获得其自由状态下的模态参数,之后根据副车架模态试验的结果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以获得准确的有限元模型。最后模拟计算了副车架在真实约束下的模态特性,为分析副车架在工作状态下的动态特性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全德 《国外桥梁》1998,(2):57-60,66
主要介绍日本伊唐岛大桥采用大型起振设备进行振动试验及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从而掌握动特性,并验证了抗震设计的妥当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高阶谱的大跨悬索桥风致振动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良  过静珺  江见鲸 《公路》2002,(4):58-62
为研究大跨悬索桥的风致振动及在大风下的模态,利用已建立的虎门大桥实时监测系统获得了风致振动数据,在比较几种传统的时域和频域模态识别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高阶谱的ARMAV模型对振动数据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基于高阶谱分析,有别于传统的功率谱分析,其模态分析结果同已建立的有限元3-D模型数据计算结果是吻合的,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中对一种带一个抗侧倾控制臂三点式轿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振动特性的分析及其匹配设计的研究.对其7自由度振动模型的固有振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第7阶振动模态对悬置系统传递的动态力影响很小,故在进行此类悬置系统的匹配设计时,一般可不考虑频率相对很高的第7阶振动模态.采用一种简明、实用的多方案设计优选方法,较快地得出了振动模态频率配置合理、主要模态振动的多自由度解耦率高的悬置系统匹配设计方案,通过其受迫振动分析验证了优选悬置系统隔振性能的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振动激振力突变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云良 《摩托车技术》1996,(10):16-18,20
摩托车整车振动激振力随车速度变化而突变,这对摩托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整机寿命都带来负作用;当发动机产生的激振力特别是z方向的振动与车架的第二阶固有频率吻合时,便会引发共振,造成摩托车整机的振动剧烈;通过对摩托车用车架进行动态分析,找出解决摩托车振动激振力突变的重要途径是加大车架的刚度。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某轿车开发过程中的地板振动问题,通过道路试验和模态试验,发现排气管的振动对地板振动影响很大,是地板振动的主要原因。根据试验的结果,对原排气管的悬置位置进行了调整,从而使车身地板的振动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振动现象严重会影响摩托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振动舒适性,通过试验找出引起整车共振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振动舒适性的措施。采用试验模态分析和工作变形分析方法,探讨了摩托车整车振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时磊 《汽车科技》2012,(3):22-26
针对某车辆在行驶试验时,在车速57 km/h时出现低频5.4 Hz的驾驶室异常振动的现象,振动形式为俯仰振动,人体乘坐舒适性主观感觉很差。先后采用多种常规振动分析试验方法对该车进行振动分析,也未能分析出引起驾驶室异常振动的原因。最后对该车的车架和驾驶室进行模态试验分析,分析判断得出该车在行驶时驾驶室异常振动的频率与车架整体一阶弯曲时的接近,由此判断该车驾驶室异常振动是由车架整体-阶弯曲引起的。根据试验分析结果,文章最后对某车问题的改进方案综合评价后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冷却模块悬置系统结构仿真分析方面,主要考察其振动与疲劳问题,一方面考察汽车在路面行驶时,冷却模块的随机振动激励所产生的疲劳破坏问题;另一方面主要考虑冷却模块的振动特性,首先冷却模块悬置系统的刚体模态频率需要避开发动机二阶点火频率,其次冷却模块的弹性模态频率需要大于风扇运转所产生的频率。本文以冷却模块的振动疲劳破坏的问题为分析目标,对冷却模块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并与实际断裂位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分析方法可靠。同时,对冷凝器支架进行相应的优化,可提高冷却模块的随机振动寿命,为冷却模块的优化改进提供依据,并对后续的疲劳寿命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郑廷鸿  李熙山 《天津汽车》1998,(1):31-33,48
介绍了用试验法确定汽车动力传动系车轮以及车身,车架各总成振动固有特性及其对汽车振动的影响。为了尽量减少汽车的共振,要求汽车必须具有良好的共振协调性。据此,对汽车局部结构进行了改进,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用试验模型分析技术确定了CZ480柴油机的机体各阶振动频率,用STAR5.0试验态分析软件对机体在各阶振动频率下的变形进行了分析,为机体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提供了试验依据。为了解该机体的动态特性和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虚拟样机环境下,通过建立车辆整车模型和输入输出通道,完成车辆的振动模态测试,得到车辆模型的模态分布及频率响应函数并分析了车辆的结构动态性能。同时证明利用虚拟样机技术进行模态测试的可行性,为车辆设计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摩托车振动是当前摩托车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以某型号踏板车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工程情况、模态试验技术和有限元分析技术等,对该车进行了振动分析,以探讨实际生产过程中踏板车的振动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