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中共十四大作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党中央这一战略决策,上海市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纲要及2010年发展目标》时明确提出上海长远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崛起成为新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要顺利实现这一发展战略,必须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国际航运,形成四通八达的国际国内交通运输网络。  相似文献   

2.
中央领导视察上海时指出要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对于处于十分优越地理位置的上海来说,无疑面临着一次难得的机遇。上海造船工业在全国船舶工业具有重要地位,在国内外船舶市场上享有良好信誉,到2000年,我国造船产量将突破300万吨,使我国造船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出口支柱产业,跻身于世界先进造船国家行列,这对上海的造船工业是一个推动,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造船工业完全是能够大有作为的。  相似文献   

3.
王志彦 《珠江水运》2011,(11):52-55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关键是要有国际话语权、国际竞争力,在这方面,浦东航运亟待突破。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21周年,历经20年的发展,浦东已经崛起为上海的经济引擎。尤其是在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进程中,浦东的航运业发展再次引起世界关注。  相似文献   

4.
关于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若干问题的探讨梅方盘《编者按》李鹏总理最近考察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时指出:“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是开发开放浦东、使上海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重要条件,对我国对外开放,对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还指出:“建设上...  相似文献   

5.
上海国际航运人才资源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一)研究的意义做好上海国际航运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可以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速度,促进上海交通事业的发展和上海经济的增长。同时,上海国际航运业的发展又可以影响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我们必须把握未来上海国际航运业的人力资源需求总量以及需求结构。本文旨在通过对上海国际航运业未来人力资源的发展预测,指导上海国际航运人力资源引进与人力资源培养的方向,使人力资源总量能够满足上海国际航运业发展的要求,人力资源结构能够适应上海国际航运业的升级调整,防止结构性的人力资源供给不足或过剩。(二)研究的方法1.定性预测与定量…  相似文献   

6.
1996年初中央正式决定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10年。回顾辉煌的成就,总结成功的经验,可为我国港航今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利于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2010年发展目标。一、时代背景与经贸发展概况1995年12月8日,为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实施党的十四大提出“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的战略决策,国务院决定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1996年1月,国务院在沪召开江浙沪两省一市负责人会议,正式启动以上海深水港为主体…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一月份,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上海视察期间,向世界宣布了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构想。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我国经济建设,促进上海浦东、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作出的一个重要决策。 上海浦东的开放、开发,是邓小平同志1991年南巡时首先提出来的。在党的十四大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作出了以上海浦东开放、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飞跃的重大决策。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开发浦东,使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反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对上海航运与造船业来说是难得的机遇。上海造船工业在全国船舶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国内外船舶市场上享有良好信誉。到2000年,我国造船产量将突破300万T,跻身于世界先进造船国家行列,造船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民为出口支柱产业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造船工业完全能够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9.
邹盈颖 《水运管理》1999,(2):26-29,41
国际航运政策,是指一国对本国国际航运业的基本态度以及为实现该国所设定的航运政策目标及有关的其他经济、政治政策目标而针对国际航运业所采取的经济、法律等各种措施的总和。纵观各国国际航运发展史,国际航运政策对该国国际航运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针对我国国...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1月,李鹏总理视察了上海、宁波、江苏南通等地,指出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是开发开放浦东,使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重要条件,对我国对外开放,对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上海航运中心的建立,以浙江、江苏为两翼的格局进行港口组合。这给长江下游江苏港口群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田佐臣 《水运管理》1999,(11):17-18
党的十四大作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的重大战略决策后,经过近7年的建设,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已初见成效,国际、国内跨国公司加速抢滩上海,上海口岸集装箱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上海作为物流中心的地位逐步加强。与此同时,李鹏同志提出:“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是开发浦东,使其成为远东经济中心,开放整个长江的关键”。随后,李鹏同志又在他亲自主持研究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会议上指出…  相似文献   

12.
历史的时钟已经指近21世纪。一位美国学者预言,世界在经过“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之后,21世纪将属于“太平洋时代”。 此言不谬。通观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正向亚太地区转移。面对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党的十四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决策:“九十年代重点开发浦东,在本世纪末,把上海建成远东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并以上海为龙头,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实现到2010年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中心的目标,1994年5月,李鹏总理在上海视察时指出,要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1996年1月,李鹏总理在浙、苏、沪考察时,又进一步指  相似文献   

13.
造船工业在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中大有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造船工业在全国船舶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国内外船舶市场上享有良好信誉。到2000年,我国造船产量将有较大突破,造船工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上海造船工业在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4.
阎昊 《水运管理》1997,(9):13-16,2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进而,李鹏总理又指示上海要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对于上海而言,既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正值世纪之交,全球形势相对稳定,新兴科技不断涌现,市场的地域界限逐步融合,市场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因此,世界各国无不把发展本国经济、抢占所在区域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中的一席之地,作为本国发展战略重点,倘若成为国际市场的一个中心,则更是炙手可热。上海必将面临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15.
<正> 25年走近世界第三大港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条件,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又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一个中心环节。如何适应航运业正在发生的大变革,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早日建成国  相似文献   

16.
林锋 《中国港口》2003,(2):14-15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已进入实质性的启动阶段。按规划要求,至2020年洋山深水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2000万TEU,这一规模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进入国际大港的行列。按国际大港的发展规律,自由贸易区与港口伴生是必然的现象。因此,在洋山深水港边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充分利用深水港产业资源,扩大深水港箱源的重要措施。未来的国际航运中心将形成港口-自由贸易区-海港新城的开放链,自由贸易区是整个开放链的中间环节。 设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自由贸易区是21世纪上海浦东对外开放的延续和深化。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预言,要在内地再造几个香港,可以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自由贸易区的设立意味着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设想将成为现实。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把上海再次推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相似文献   

17.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中海的船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华 《水运管理》2006,28(12):1-2
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绩斐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使上海实现国际航运中心、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的建设目标更加迫切。其中,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是开发浦东乃至整个长江的关键,也是拉动上海经济、提升上海国际地位的关键。从建设上海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对外贸易量将会大幅度上升,这将给我国航运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贸易启由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竞争,WTO将更多的国际航运企业带入中国市场,国际航运业的竞争开始成为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竞争。面临这样的国际大背景,我国的国际航运业必须适时做出调整,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梁雪娇  牛磊 《世界海运》2010,33(8):57-59
近些年来国际掀起了一场无硝烟的"低碳战",国内外的一切建设都以此为指导思想。在这种大背景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也不例外。要促使上海尽快成为影响全球航运市场的重要力量,就必须将上海建成低碳式国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20.
与周边国家相比,我国航运业还难以称得上国际化.为了使我国在国际航运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必须建立世界性的国际航运中心,这一重任无疑已经落到了上海的头上.为此,有必要分析一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具体的改善、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