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汽油价格的节节攀升,能源形势的日渐紧张,我们看到新能源汽车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汽车技术的发展就是这样迅速,动力系统方面最容易实现的混合动力技术已经开始进入公交车、出租车,甚至是私家车市场。那么如果我们熟悉的超级跑车也变成了似乎是环保节能代名词的混合动力汽车,你能不能接受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因为这样的车型已经诞生,而且环保将是未来所有车型都不能忽视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陈杰 《轿车情报》2014,(1):208-213
每逢车展,大家都会把关注的焦点放在首发车型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能源汽车也值得关注,它们或许没有被放在展台最显眼的位置,但它们一定是未来汽车市场的主力军。即便是那些没有推出过新能源汽车的车企,他们也会以各种新颖的展出方式来呈现自己在绿色环保技术方面的研发成果。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来盘点一下新能源汽车,在年末的三大车展,广州车展、东京车展、洛杉矶车展上有不少车型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工信部公布的《2010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共有54家汽车生产企业的190个车型列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推广城市由13个扩大到25个,  相似文献   

4.
跟随节能环保的主流发展趋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成为解决环境和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混合动力客车的发展符合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与城市环保的需要,为汽车工业带来了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一汽解放牌新能源混合动力客车定位于面向未来的新型节能环保车型,全面践行安全、节能、环保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彭斐 《汽车与配件》2011,(35):22-23
与传统汽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的市场份额还很小。目前,汽车生产商正把相当大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一细分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车型数量正在迅速增长。2009年,美国汽车市场有31款新能源轿车和货车(不包括柴油发动机车型)。2011年,这个数字增长到51款。  相似文献   

6.
辛木 《汽车与配件》2011,(34):36-37
2010全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大增32.44%和32.37%,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年新能源汽车(传统汽柴油车以外的所有车型)的产销量分别只有区区2万辆上下,其占当年产销总量的比重分别仅有0.113%和0.101%。而且,这些新能源车型中主要是以天然气汽车为代表的代用燃料汽车,而新能源车产品除了有少量的投入示范运营的公交车和出租车外,市场化的销量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7.
特殊使命     
雅坤 《世界汽车》2009,(12):38-41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日系汽车产品市场效益最好,这些车大多采用了油电混合动力技术.在降低车辆燃油消耗的同时降低了排放。欧洲车企对车辆的环保性能要求也非常高.把节能减排的重任放在了柴油车身上,特别是奥迪品牌,几乎为每一款车型都提供柴油发动机供消费者选择。  相似文献   

8.
早在两年前,《经济学人》就预言:清洁汽车和混合电动车的发展,将改变汽车工业的全球格局,新汽车革命已经来临。从2007年开始蔓延的能源价格上涨势头,对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难以预料的压力和挑战,2008年油价继续在100美元以上高位振荡。业内人士分析,“直接增加了用车成本,将极大地影响汽车销量。”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领域应运而生。目前,一大批环保新车型云集于3月初开幕的日内瓦车展。此次日内瓦车展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新能源、环保车型上,天然气能源的应用是其中的一大亮点。2008年,这股新能源势头也有望在国内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据笔者分析,新能源汽车是想说爱你不容易,理由有:  相似文献   

9.
张翔 《汽车工程师》2013,(3):19-21,52
2012年,由于各国政府对环保和能源问题的强烈关注,全球汽车制造商也不断开发新技术,满足日益严格的汽车法规,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导致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汽车节能和安全标准不断提高,汽车朝着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文章将从给出大量的市场数据和具体车型的技术参数来分析2013年全球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秦挽星 《专用汽车》2023,(8):125-127
新能源汽车相比于传统汽车,其污染较小,满足国家环保需求,受到广大民众关注。然而,新能源汽车无法用传统汽车的检测诊断方法对其进行修理,这对于汽车维修检测诊断工作者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此,对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应用价值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典型故障的检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