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阳加入澳洲线联营 韩国朝阳海运公司已于7月1日加入澳大利亚Bridge航运公司与丹麦马士基航运公司在日/韩/澳大利亚航线上的联营,朝阳在该航线上新投入1艘1330TEU型船,以使三家公司的派船达到4艘。为加入这一联营,朝阳于6月底退出在该航线上的公会。  相似文献   

2.
来自班轮公司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海事产业研究所于1999年1月末至4月中旬对开设亚洲、北美、欧洲间班轮航线的18家主要船公司(由于并购,实际上为17家)就信息化、运价和船舶运力、航运联盟和航运公会等三方面进行了市场调查,有15家船公司作了回答,问卷回收率约80%。该研究所在此次调查中共提出了25个问题。下面介绍所提的大部分问题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3.
NYK与智利CSAV将联营南美线 日本邮船公司(NYK)与智利CSAV公司在其联营体解体后,拟于96年1月组成新的联营体,联营日本、远东/南美航线,两公司将投入8艘1300—1500TEU型集装箱船,提供旬班服务。 现代、万海联营亚洲航线 韩国现代商船公司与台湾万海航运公司从7月开始联合经营亚洲区域内航线,两家公司将在该航线上提供周班服务。现代商船将投入3艘1200TEU型集装箱  相似文献   

4.
塔斯曼东方航运公司是专门营运新西兰航线的多用途船公司,其前身为1988年设立的塔斯曼亚洲航运公司,今年将近来创立20周年。该公司主要提供以新西兰为基本点,包括日本在内,超过新加坡,直至印度的海运服务。  相似文献   

5.
进入90年代中期,国际集装箱运输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三大主航线(欧美、欧亚和美亚航线)及全球航线被为数不多的大型船公司所垄断,两极分化初步形成。船公司之间、船公司与货主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班轮公会的作用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6.
1班轮公会的历史沿革 班轮公会又称航运公会、运价协会,俗称水脚公会,指的是经营同一班轮航线的船公司为避免相互间的恶性竞争,维护共同利益,通过签订运价或其他经营活动方面的协议组成的国际航运垄断组织。  相似文献   

7.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2,(11):14-16
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南亚航线的货流下降,当时不少船公司为求生存而投入印度、巴基斯坦航线。现在,航运公会(或运价协定)船公司的承运比例已下降到50%以下,呈现出群雄割据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新闻与信息     
《集装箱化》1994,(10):33-38
交通部组建三个水运市场;我国从事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船公司达70多家;中日间集装箱运量比上年增三成多;1994年中韩间已新辟三条集装箱航线;中远成为世界第三大航运公司。  相似文献   

9.
刘岚 《集装箱化》1997,(1):15-18
进入90年代中期,国际集装箱运输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得到丁进一步发展,但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欧美、欧亚和美亚三大航线及全球航线被为数不多的大型船公司所垄断,两极分化初步形成。船公司之间、船公司与货主之问的关系正在发生显变化,班轮公会的作用受到削弱。但各种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的战略联盟不断涌现.联合、联营和舱位互租方式广泛地被船公司所采用。尤其是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0.
张黎 《集装箱化》2012,23(6):16-18
1上海—仁川集装箱班轮航线SWOT分析1.1优势(Strengths)(1)航线经营格局稳定。2003年,经中韩两国交通部门批准,上海—仁川海运航线从客货班轮运输转为集装箱班轮运输。目前获得该航线经营权的船公司共有5家,其中,中资船公司2家,韩资船公  相似文献   

11.
五家公司加强联营南非、南美线 由日本邮船公司(NYK)、智利CSAV航运公司、台湾南泰海运公司、巴西Norsul国际公司及南非Quadrant班轮公司五家公司组成的好望角快航联营体(GHE)日前决定,从9月起将其联营的远东/南非/南美航线由目前的周班加强为定周日周班服务。 据悉,这5家公司目前在该航线上共投入11艘1500TEU型集装箱,其中NYK5艘、CSAV2艘、南泰海运2艘、巴西及南非公司各1艘。  相似文献   

12.
7月份,班轮市场总体运价水平继续保持坚挺走势。南北航线运价止跌回升,但以日本、香港为代表的近洋线市场,运价下滑态势仍在继续。继东西主干航线相继提价成功之后,以亚澳、亚南美为代表的南北航线公会或协议组织,相继启动了新一轮运价恢复计划。日本、香港/南非航运公会,自7月1日起,上调了日本/南美西南行线运价,升幅为100美元/TEU;南美东南行线运价,升幅为150美元/TEU。该航线主要船公司同时决定,自8月1日起,  相似文献   

13.
钟秋 《海运情报》2005,(3):16-17
在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航线,2004年旺盛的运输需求和船舶运力不足促进了共同配船和箱位相互融通等的合作.船公司间进行了合纵连横。以拉动海上贸易的到发中国的干线的扩大航班为主,与中东、东盟、印度有关的支线航班增加。随着连接亚洲与欧美的基干航线货流的扩大,主要航运公司努力构筑枢纽与轮辐运输体制,专业船公司也加强了运输网络。供求紧张有助于运价改善.各航线的运价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国际     
《集装箱化》1995,(8):35-37
集装箱枢纽港争夺战今后5年白热化;1994年海外主要船公司业绩;今年初全世界保有出租箱400万TEU;亚洲船公司首次开设南亚/欧洲航线;亚洲船公司首次打入北欧/南非集装箱航线;日邮、哈劳、东方海皇、东方半岛四公司实施全球合作;公会外船公司对北美往日本的集装箱货物征收码头装卸费。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中日航线集装箱货流增长呆滞,但来自亚洲区域内主要船公司的货物量统计与日本航运公会事务局(SCAGA)公布的统计有部分不一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小丁 《集装箱化》1994,(9):16-16
亚洲、日本/南美西岸航线的公会船公司大安第斯联营集团,原以承运件杂货为主,但自7月起改为以运输集装箱货为主,并建立了高效的运输服务体制。  相似文献   

17.
亚洲区域内航线集装箱运输量位居第一的中国台湾地区航运巨人万海航运公司,今年2月24日迎来了创立40周年。1965年从木材运输起家的该公司.自1976年开展集装箱运输业务以来迅速发展。如今由本公司营运的集装箱船达到65艘,仅在亚洲区域内就营运21条航线,年集装箱运输量在230万TEU以上。近年该公司更超出亚洲区域内船公司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戴唯 《集装箱化》1994,(12):25-27
亚洲/欧洲航线的贸易运输不像另外两条东西向主要集装箱航线——太平洋航线和大西洋航线的贸野运输那样,并无官方统计数据可循。《国际集装箱化》杂志根据航运公会所记载的1991年11~1993年12月会员公司和独立船公司在亚洲/北欧、西地中海航线的某些市场的每月运量作出分析,把目前仍未公布的贸易运输量透露出来。  相似文献   

19.
钟秋 《海运情报》2005,(4):9-12
从大型船公司到中小船公司激烈竞争的亚洲区域内航线已恢复了活跃。2004年,有的船公司受运力不足的影响不得不停止了运输,但更多的是精心安排有限的运力,或与其他船公司协调,集中智慧加强既有航线和开设新航线。东亚12个国家和地区的集装箱货流量,按主要船公司的运量水平计,一年已接近900万TEU。越来越明显,中国已是亚洲区域内市场的主角。  相似文献   

20.
航线     
《中国船检》2004,(10):44-45
新海丰航运租用金星航运公司(GSL)的箱位,日前开设连接韩国、中国与马六甲海峡(马来西亚、新加坡)的集装箱航线。新海丰航运9月1日已利用与金星航运的共同配船开设了中国/菲律宾航线。该航线投入3艘1504-1694TEU船,挂靠港序为釜山、上海、宁波、香港、巴生港、新加坡、香港、基隆、釜山。 商船三井从日前起利用亚洲区域内船公司的箱位互租开设海防/香港集装箱航线,以此将越南北部到发货物经由香港与该公司的集装箱网络连接,在海防与日本港口间提供最快速的运输。投入600TEU船1艘,挂靠港序为香港、海防、香港。 北欧亚航运公司将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