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JT663和 JS663型长途客车的制动力,是以前轴制动器制动力与汽车总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来分配,并以分配系数β表示前、后轴制动力的分配情况。由于 JT663和JS663型长途客车是由东风 EQ140型汽车(下称原车)的底盘等改型而来,其制动器的制动力和原车相同,是分配比例固定的常值(β=0.59),但改型后的前后轴轴线之间的距离变长、重心高度和重心至前后轴轴线距离的变化(见附表),使同步附着系数φ。值增加至0.56(空载)和0.64(满载)。  相似文献   

2.
陈凤仁 《汽车运输》1995,21(4):25-29
在汽车制动过程中,形成制动器制动力和地面制动力等两个摩擦力。地面制动力随着制动器制动力的增大而增加,但有其一定的限值,其最大值受路面附着力制约。为获得良好的汽车制动效果,制动器制动力不宜将车轮制动抱死,而保持车轮的滑移率为15%-20%是最佳状态。因此,在车轮制动器中设置制动防抱死系统。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前后车轮制动器力矩分配对轮式机械制动性能的影响,就如何确定合理的前后轮制动器的分配比值进行了分析,最后确定出了合理的前后轮制动力距.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察在各种附着系数的路面上汽车的制动性能,分析了理想汽车前、后车轮制动力分配曲线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之间的匹配关系.引入能够反映制动性能的概念“制动力利用率”作为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的匹配关系导出对应的制动力利用率算法.针对某轻型客车,详细地分析了其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同时改变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分析不同匹配关系下汽车的制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路面附着系数的增加,制动力利用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着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的增大,汽车在低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力利用率降低,在高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力利用率升高;制动力利用率评价法能够有效地评价汽车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5.
装有缓速器的汽车在制动时,其制动性不能用理想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I曲线)来评价,但对I曲线稍作修改并结合传统的分析方法,仍可以对汽车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文章通过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关系式,得出关于路面附着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该方程解的情况来分析制动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为了保证汽车制动时的稳定性,施加在后轮上的缓速器制动力不宜过大,并且通过适当调整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可以提高汽车的制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基于恒速制动车辆纵向力平衡方程、制动器耗散功率及其温度变化微分方程、管路压力调节等子模型的恒速长下坡汽车制动器摩擦性能分析系统.以两轴中型汽车为例,对前后制动器在不同挡位发动机制动时的温度、制动副摩擦因数、制动力分配及管路压力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影响车速情况下,合理使用各挡发动机制动可改善汽车前、后制动器热负荷,减小或避免制动摩擦力矩热衰退,保证汽车下长坡安全行驶.  相似文献   

7.
张德林 《汽车工程》1993,15(2):79-84
本文研究了制动衬片摩擦性能——热衰退性能、速度和压力相关性对轻型货车鼓式制动器前后制动力之比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表明,前后制动力之比不足一固定值,而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的一个区,从而影响同步附着系数,导致前后轮抱死区的变动;研究表明,摩擦特性受热不稳定而出现的逆衰退和过恢复是影响β的主要原因。本文还讨论了前后制动力之比β的简易计算法与台试实测结果间的差异,提出由制动器台架试验确定β之方法。  相似文献   

8.
气压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匹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气压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的匹配形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前后制动时间不一致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对制动力分配系数的确定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安装与配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制动跑偏是指车辆制动时不能按直线方向减速或停车,而无控制地向左或向右偏驶的现象。影响制动跑偏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汽车左右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或制动力增长的快慢不一致,其中转向轴左右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不相等,更容易引起跑偏。  相似文献   

10.
制动器制动力在车轴间的合理分配及调控,一直是改善汽车制动性能的努力方向,时代不同,道路条件不同,汽车工业水平也有异,导致了汽车制动力调控的多样化。本文介绍了制动力调控技术以及制动防抱装置的发我,现状并指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当汽车制动时,人们总是希望所有的车轮与它接触的地面产生最大的制动摩擦力。然而当汽车处于运动状态时,由于车速的不同,四个车轮所受的惯量也大不同。一旦使用制动器紧急制动,汽车本体和载重必将因负加速度而产生极大的前冲运动。其前后车轮所需的制动力也随汽车前后桥所受到的冲击载荷而变化。如果我们不  相似文献   

12.
通常来说,驻车制动器在拉到整个行程的70%时,驻车制动器系统就应处于正常的制动位置.所以在检查驻车制动器的制动力之前,应先找出这个70%的工作点.此工作点可以通过检查齿轮的响声次数来确定.将汽车停放在比较安静的地方,慢慢拉起驻车制动器,边拉边数齿轮的咔哒声,直到手柄拉到尽头为止,算出响声总数的70%位置,这个位置就是驻车制动器的有效工作点.  相似文献   

13.
余涛 《汽车运用》2009,(9):38-38
通常来说,驻车制动器在拉到整个行程的70%时,驻车制动器系统就应处于正常的制动位置。所以在检查驻车制动器的制动力之前,应先找出这个70%的工作点。此工作点可以通过检查齿轮的响声次数来确定。将汽车停放在比较安静的地方,慢慢拉起驻车制动器,边拉边数齿轮的咔哒声,直到手柄拉到尽头为止,算出响声总数的70%位置,这个位置就是驻车制动器的有效工作点。  相似文献   

14.
感载比例阀能改变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值,使汽车制动时方向稳定并有足够的制动减速度、文章介绍了汽车液压感载比例阀的原理、输入压力和输出压力的比例关系,阐述了变比值制动力分配汽车的利用附着系数和路面附着系数利用率的计算方法,表明虽然该方法比固定比值制动力分配汽车的计算分析方法复杂,但利用该计算方法得到的带比例阀汽车的利用附着系数完全满足M1类车辆的制动法规的要求,并且利用附着系数和制动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与路面附着系数利用率曲线完全吻合,指出使用该计算方法匹配感载比例阀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15.
故障现象:一辆东风EQ1090型汽车行驶中。制动系气压表显示的压力逐渐下降,直至回到0位;同时行车制动器的制动力逐渐下降,直至无制动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汽车制动过程受力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附着力关系,制动力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提出了应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汽车制动理想条件的分析方法和流程,并且通过绘制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特性,对其控制形式进行研究,为制动系统设计与匹配提供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车辆制动器的结构、磨擦材料、制动力的分配等方面评述汽车制动技术的发展史及现状。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汽车制动性能,现代轿车的制动系的发展现状是制器盘式化,制动间隙自调化,液压管路双回路化,真空助力化,制动力自动调节化及安全报警自动化等。在诸多工制动器中,浮钳盘式制动器得以广泛应用 。  相似文献   

19.
依维柯汽车后制动管路中装置的感载阀,可使后轮制动力随后桥载荷的大小而变化.空载时,后轮制动力小些;汽车一旦负载,后轮制动力就会随载荷的增大逐渐增大;当汽车满载时,后轮制动力几乎可以达到最大值.这是依维柯汽车制动系统的重要技术特点之一.感载阀只要调整适当,后制动器只要装调合适、磨合到位,在汽车空载条件下,踩制动踏板同样能满足GB7258/1997关于制动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将某轻型载货汽车制动系统中前制动器改为盘式制动器,对采用不同配置制动系统的整车进行路试制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制动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在该制动系统中加装制动力自动调节装置来调整前、后轮制动器的输入压力,并对改进设计后的整车制动性能进行实车道路试验.结果表明,该轻型货车制动力分配更加合理,制动性能明显提高,制动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