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变速箱悬置横梁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重要部件,作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的辅助支撑,其主要的失效形式是在路面冲击载荷作用下发生的疲劳断裂。针对发生在某重型卡车上变速箱悬置横梁断裂失效的问题,本文通过使用CAE分析工具,找到变速箱悬置横梁断裂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变速箱悬置横梁进行结构优化,同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优化后结构进行了静强度分析,使其满足使用要求,最终解决变速箱悬置横梁断裂的故障。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某款电动载货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两种不同布置形式悬置系统进行了结构强度、模态分析,并结合整车的NVH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支架的模态要求,选择出合理的一套动力总成悬置方案,提升了整车的NVH性能,研究内容对工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结构差异较大,动力总成的改变致使电动汽车表现出了不同于传统燃油汽车的NVH问题,动力总成振动对整车的NVH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文章以某款电动载货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为研究对象,利用仿真软件Adams对两种不同布置形式悬置系统进行了模态和振动能量解耦率分析,选择出合理的一套动力总成悬置方案,并结合整车的NVH对动力总成悬置垫块的刚度进行优化,提升了整车的NVH性能,研究内容对工程实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析悬置受力,建立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6自由度数学模型。通过综合能量解耦和固有频率的合理布置两个目标函数,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数学函数。在此基础上,借助MATLAB的GUI功能和工具箱中优化函数对悬置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在某自主品牌轿车悬置设计中的应用表明,优化后的悬置系统有效实现了固有频率的合理配置和6个方向的解耦,达到了优化目的。通过实车试验可知,优化后的悬置系统隔振性能提高,整车NVH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某车型发动机怠速抖动剧烈造成车身出现裂纹的问题,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性能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建立NVH数学模型从理论上对性能进行计算和分析,并进一步利用能量解藕法原理对悬置进行优化,以提高动力总成悬置的NVH性能。整车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和耐久试验表明优化后降低了整车振动,提高了乘坐舒适性,解决了车身裂纹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刚体动力学模型并获得系统固有频率和能量分布,由整车状态下模态试验得出了动力总成悬置隔振系统的运行模态参数,通过分析找到了某微型车座椅导轨怠速异常振动的原因。对该车型悬置系统进行了优化,重新制作样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现代测试手段和动态仿真分析技术相结合,能有针对性的对悬置系统进行改进设计并缩短整车NVH调试周期。  相似文献   

7.
纯电动汽车在整车NVH性能开发过程中,驱动电机存在8阶啸叫噪声,严重影响整车NVH性能品质。通过整车试验、主观评价及CAE仿真分析手段,验证出空气传播为车内8阶啸叫噪声大的主要路径,锁定驱动电机逆变器壳体共振及电机悬置支架振动是造成8阶啸叫噪声大的关键因素。为有效解决驱动电机8阶啸叫噪声问题,实施电机逆变器壳体结构优化及电机悬置支架安装动力吸振器优化措施,并搭载整车进行试验验证,最终有效解决驱动电机8阶啸叫噪声问题,提升了某纯电动汽车整车NVH性能品质的同时,为后续驱动电机NVH性能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发现,发动机悬置系统对车辆的NVH表现影响比较大,文章通过调整整车悬置长度、悬置强度、正时罩盖(又称发动机前罩盖、正时链条盖)强度、悬置螺栓安装点等结构参数,对悬置系统进行仿真计算,提高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刚度,优化发动机NVH性能,减轻产品的重量,从而达到最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某纯电动重卡在整车可靠性试验中,变速箱悬置安装点壳体断裂.文章通过金相分析、化学成分检测、硬度测试及有限元分析等手段,找出了变速箱壳体断裂的原因.通过对变速箱悬置安装点位置及壳体结构进行优化,降低了壳体悬置安装点处极限工况下的应力,通过有限元分析并结合整车试验,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该研究成果对重型纯电动商用车变速箱壳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针对某轻型客车传动轴结构对整车NVH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传动轴长度等不够结构的匹配,并运用CAE对传动轴模态进行分析,通过改变传动轴模态以提升整车NVH性能。接合CAE分析对整车的对比试验检测,对传动轴结构对整车NVH的敏感度进行分析研究,最终确认满足NVH性能要求的传动轴结构及布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