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属多地震国家,其特点是地震活动分布广,裂度在7度以上的约占32.5%。据国家地震部门分析,我国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90年代又开始了新的地震活动期。我国既有铁路隧道近5000座计2000多公里,其中相当数量的隧道位于地震区。据对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调查的初步统计,处于8、9度地震区的铁路隧道有近300座。 长期以来,人们对隧道的抗震问题重视不够,究其原因,是由于隧道在地震时遭受危害的实例比地面建筑少。然而,据调查,强地震对隧道也会造成破坏,它  相似文献   

2.
以西安地铁某区间隧道侧穿学校公寓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 GTS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时程分析。重点研究了地震作用下地铁隧道与邻近建(构)筑物间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结构刚度较周围地层大,对周围地层变形存在约束性,使隧道周围地层的整体刚度有所提高,隧道结构的修建不会造成周围地层及邻近建筑所受地震作用增大,而邻近建筑的存在会造成隧道结构所受的地震作用增大。根据研究结果,针对隧道邻近建(构)筑物提出了抗震构造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Ansys软件对盾构隧道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水平、竖向耦合地震的响应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隧道衬砌结构的不同部位上应力和位移的分布状况,探明了盾构隧道在地震作用下衬砌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找出了衬砌衬砌结构的受力最薄弱部位,研究可对盾构隧道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赵文星 《铁道勘察》2007,33(3):92-95
以阿贵庙山隧道的勘察为例,介绍综合勘探在隧道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采用了航片判释、地面地质调查、地震折射波法、电测深法及钻探验证等综合勘探方法,查明了地层岩性特征及分布,确定了隧道围岩分级。  相似文献   

5.
以宁波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采用的类矩形盾构隧道为研究背景,分别建立类矩形盾构隧道和圆形隧道有限元模型,并对两种隧道结构的振动特性作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圆形盾构管片相比,类矩形盾构管片自振频率更高,对控制管片结构与轮轨振动的共振更为有利;无论是道床中心、隧道壁还是线路正上方的地面位置,类矩形盾构隧道的振动水平均要小于圆形盾构隧道;当振动由隧道壁向地面传递时,圆形盾构隧道的振动衰减得更快;考虑地铁设计选线因素,在地面建筑敏感点位置,类矩形盾构隧道可以减少Z振级3~6 dB。类矩形盾构隧道在自身结构和线路规划等方面对地铁振动的控制均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南昆铁路地形地质复杂,相当长的段落位于8、9度地震区,地震设防隧道多达56座。这些隧道有的岩性软弱且靠近大断层,有的浅埋偏压,有的洞口位于陡壁之上,桥隧相连,有的落石危岩严重。以往的调查资料表明,尽管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优于地面建筑,但地震以后洞口及浅埋地段仍有很多破坏的实例。我国自50年代以来,隧道的设计计算一直沿用惯性力法,直到现在,隧道设计规范列出的计算公式仍与50年代相似,基本上没有进  相似文献   

7.
浅埋隧道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对Ⅳ级围岩下一个浅埋双线铁路隧道模型进行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着重研究了地震波的激励方向对隧道村砌结构受力的影响,从而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在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的不良地质构造即为断层,它是造成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涌突水、煤与瓦斯突出,甚至岩爆等诸多隧道施工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由于在设计阶段地质勘查工作的精度有限,往往造成断层位置不准确甚至遗漏,因此在施工阶段,在设计勘察资料的基础上,采取地面地质调查手段对断层进行修正和完善显得非常重要。在总结前人施工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安康至陕川界高速公路MC2合同段特长隧道毛坝1号隧道在断层施工和地面地质调查中的实践经验,论述了地面地质调查技术在断层施工预防和治理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地震概率易损性模型是一种在地震发生后快速且较准确地估算震害损失的方法[1]。本文基于汶川地震的震害调查资料,将汶川地震中所调查隧道的破坏形式分为14种,根据震害程度将隧道的破坏状态分为轻微破坏、中度破坏、严重破坏和完全损毁4种,为方便模型的建立,将隧道结构分为洞口段、断层破碎段和普通段。统计分析调查资料,可以得到每一类隧道结构发生某一种破坏状态的统计概率,再结合隧道对应每一种破坏状态的破坏比,建立隧道的概率易损性模型。依据本文建立的隧道概率易损性模型可能在今后发生类似地震时快速地估计地震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非一致性地震作用下穿越破碎带长大隧道衬砌结构的变形机制,基于随机地震动理论,生成能体现长大隧道行波效应和衰减效应等局部地场效应的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通过建立不同的不利地质结构形式的多方案隧道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仰拱分区域垂直入射地震波的方式,分析不同倾角、厚度以及岩体等级的破碎带对隧道衬砌轴向和横向变形的影响,揭示非一致性地震作用下长大隧道衬砌结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非一致性地震作用下长大隧道衬砌结构变形具有明显的空间非一致性;沿隧道轴向方向,破碎带的存在限制了衬砌轴向拉压变形,但加剧了衬砌的轴向剪切变形,当破碎带与隧道夹角为45°时衬砌的轴向拉压和剪切变形最大,而衬砌整体轴向变形受破碎带厚度和岩体等级的影响较小;沿隧道横断面方向,衬砌纵向剪切变形主要集中于拱腰位置,而径向剪切变形集中于拱顶和仰拱位置,衬砌的最大纵向和径向剪切变形均出现在破碎带倾角为45°时,且当破碎带厚度过大时,衬砌横断面的剪切变形也较大,但不同岩体等级对衬砌横断面的剪切变形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5.12"汶川大地震后的宝成线109号隧道因地震造成火灾,隧道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线路受损,烧毁车辆停在隧道中,山体崩塌,落石不断,塌方造成隧道河侧出现"堰塞湖",加固过程中余震不断,病害不断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抢险加固的原则,采取了用湿棉被、沙袋封堵隧道口进行灭火,抽取嘉陵江水注水降温,起复车辆,恢复线路,加固隧道洞身,架设钢棚洞,综合整治山体病害等整治方案和实施程序,以最快的速度开通线路恢复通车,圆满地完成抢险任务。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震频发,隧道抗震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但对于黄土隧道的地震动力响应研究实例较少,因此对于黄土坡-隧结构体系的动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宝兰客专黄土隧道洞口段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利用Midas-NX数值模拟和1∶80的隧道洞口段坡-隧系统大型振动台试验进行研究,分析在高边坡上不同进洞高程对坡面以及隧道衬砌加速度、位移以及放大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坡高、坡角、入射地震波、填筑方式、衬砌结构等,进洞高程不同,洞口段破坏形态不同,破坏程度各异。地震动力作用下,隧道衬砌不同位置的峰值加速度与进洞距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沉管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南京长江沉管隧道为背景,采用动力有限元法分析沉管隧道的地震响应。沉管隧道二维分析的合理计算范围分析表明,横向半宽取3倍洞径为宜。隧道结构的地震响应随着周围岩土的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沉管隧道的地震响应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在减小,因此,从抗震的角度讲沉管隧道宜浅埋,但浅埋必须满足抗浮稳定性、安全性等要求。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沉管隧道4个角的动力反应较大,是结构的薄弱部位,在设计中应予以加强。考虑水的耦合作用时,隧道的地震反应增强,在水深20 m条件下,应力增量最大超过10%。实际工程中水深一般较大,因此,计算中应该考虑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地震烈度达9度,地震造成兰新高铁大梁隧道和硫磺沟大桥等严重损坏。本文通过震害调查及监测分析,对地震变形破坏情况进行总结,并深入分析变形规律和震害整治方法。研究结论:(1)门源地震对大梁隧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F5断裂带附近隧道错断、扭转,结构损毁,往两端洞口衰减,以衬砌裂损、剥落掉块和环向裂缝(纹)为主;(2)根据损害程度可将隧道分为错断段、强影响段及震损段,在损害严重地段需拆除重建,需采用类圆形断面形式、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铺设减震消能层、节段间设置宽2~3 cm变形缝等原则;(3)按隧道与断层的相对关系,分为穿越活动断裂和临近活动断裂两类,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为断层附近隧道设计建造提供依据;(4)本文研究对我国高烈度地震及活动断裂隧道震害机理、抗震设计及减隔震技术研究等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高铁桥引起的地面建(构)筑物沉降机理及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以广州地铁18号线下穿广深港高铁桥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对盾构隧道开挖的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由地铁盾构隧道下穿高铁桥造成的地面沉降及桥桩变形影响。同时,将桥墩墩顶位移及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的现场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造成二者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良好且围岩自支撑能力强,采用盾构法直接下穿沙湾水道特大桥,在采用隔离桩加固措施后,桥桩沉降及其水平变形均在可控范围内;盾构施工对桥梁桩基的附加内力较小,既有桥梁的结构刚度能满足其抵抗变形的要求;区间地铁与桥梁桩基净距较大,同时地层情况以中风化粉砂质泥岩为主,当采用隔离桩加固措施后,区间地铁开挖对桥梁影响较小;桥墩最大实测沉降是其数值计算结果的1.15倍,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钢管隔离桩加固对软弱地层中地铁暗挖隧道侧穿电塔的影响,以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工程某矿山法区间隧道侧穿电塔为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动态模拟软弱地层矿山法隧道侧穿电塔施工,从地面位移、电塔基础竖向位移与倾斜、电塔结构内力等方面分析隔离桩加固的影响,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评价其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钢管隔离桩加固可显著降低地面位移、电塔基础竖向位移与电塔结构内力。  相似文献   

17.
新建隧道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相当一部分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之间设计距离较近,新隧道施工会对既有隧道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妨碍了新建隧道的顺利施工.实践证明,充分考虑新旧隧道的相互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能够确保既有隧道结构的安全和新建隧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介绍单线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管片结构设计中的相关技术,其中包括管片的类型,结构特征,环向和纵向力学模型,地震和相邻结构物对管片的影响,以及配筋设计和检算内容等。其成果将对我国单线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隧道内排水沟设计方式对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的影响,建立中心水沟与双侧水沟隧道结构的落轴仿真试验模型及车辆-轨道-隧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中心水沟与双侧水沟设计方式对轨道与隧道动力响应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双侧水沟可更好地抑制隧道结构振动及振动能量向环境的传递;采用双侧水沟设计使轨道板、衬砌、地面的垂向振动明显...  相似文献   

20.
椒金山隧道穿行于闹市区,其覆盖层很薄且破碎,为尽量减少对地面建筑物和居民的干扰,保证安全,施工单位采取了预切槽和密排周边眼缓冲减震爆破等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该隧道的施工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