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uran定理刻划了不含三角形而合线最多的n阶图的特征,本文讨论了这类图的一般结构,从而给出Turan定理的一个构造性证明并且加强了定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证明了关于分划的一个定理,利用这个定理,发现了1中推论13的证明中的错误,然后修改了该推论,并给出了证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两个生成解定理的证明,这两个定理可由一个爱因斯坦场方程的已知静态真空解生成新的电磁解,然后给出了几个新的生成解并对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研究动物体内红血球补充模型,获得了保证模型的正平衡点全局吸引的一族充分条件,所得结果异于已知定理,推广和改进了已有结果.  相似文献   

5.
Turan定理刻划了不含三角形而含线最多的n阶图的特征,本文讨论了这类图的一般结构,从而给出Turan定理的一个构造性证明并且加强了定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电气网络若干特殊问题的分析与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自良  陈薇 《铁道学报》1996,18(6):53-62
对替代定理,三相电路,电气化铁路的换相联接,电力系统短路的特殊问题及其表现形式,作了分析论证。作者特别提出电力系统零序网络定则。  相似文献   

7.
本文证明了下面关于“余新河数学题”的一个结果。定理:若“余新河数学题”成立,则对任何X≥2,区间[x,x+12500]中至少有一个Goldbach数存在,此定理说明了“余数河数学题”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S—变换和Hida 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造了一类新的Hida分布空间,该空间比通常的Hida分布空间更大,在此新的框架下,将v-泛函的定义域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并研讨了其特征定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STURM定理设计了一个算法,按这一算法编写了一个求高次方程所有实根近似值的C语言程序。  相似文献   

10.
构造了一类新的Hida分布空间,该空间比通常的Hida分布空间更大。 在此新的框架下,将v-泛函的定义域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并研讨了其特征定理。  相似文献   

11.
把群中元素的周期概念推广到含单元元的半群上,讨论了元素周期的性质,得到了含单位元循环半群的分类定理及半群的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2.
推广了一般图邻接矩阵的插值定理,在更广泛的意义下给出矩阵特征根的内插定理,并得出了一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一种基于Shamir(k,n)f1陷方案的多签名方案,该方案不仅实现了对信息的签名,而且在基于两个数学定理的基础上,能够保证认证中心在出现某成员否认自己的签名行为时进行鉴定,使签名行为不可否认.  相似文献   

14.
周期信号欠采样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一个关于周期信号欠采样的定理,其具有概念明确、使用方便等优点。还就采样参数选择原则、定量误差的影响、采样信号的频谱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分形集合Von koch曲线上的调和分析问题,得到了其上Dirichlet问题和Neumann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及解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6.
圆形浅基础地基承载力极限分析的上限解析解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针对圆形浅基础,根据极限分析中的上限定理,选择合适的机动移速度场,推导出地基承载力的上限解析解。绘制上限解析解与粘聚力、内摩探角的关系曲线。同时根据工程实例,进一步检验了上限解析解。  相似文献   

17.
一类新的白噪声分布空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改进了[3]中所建议的白噪声分布空间,改进后的框架较原来的有更大的分布空间,因而能满足更大范围应用的需要。在这个新的框架下,我们证明了potthoff-streit[4]的特征定理。  相似文献   

18.
轮轨的相互作用实际上是反复载荷作用下的接触问题,根据Melan定理从理论上对轮轨接触应力问题进行了安定性分析,并得到了轨头内残余应力可能存在的形式,同时,应用三维非赫兹动接触应力的计算软件CMEE,从数值上对轮轨接触应力问题进行了安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将模糊文法这一动态系统更自然地视为模糊关系系统,给出了模糊属性文法的定义;通过定义得到了模糊属性文法的分解定理,为用Fuzzy属性产生式集合套刻划的Fuzzy属性文法提供了基础,其结论在信息管理(如人工智能)中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双线自动闭塞区段列车运行延误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双线自动闭塞区段前后列车运行状态的系统分析,着重研究了能力利用中列车运行延误的传递特性及其传递过程中的延迟性,提出运用计算机模拟进行了定理研究的方法,运用所建模拟模型,分析列车运行延误所造成的通过能力损失及其对后续列车的影响,给出了不同列车追踪间隔分条件下,列车运行延误及其传递的有关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