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实际观察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机架沿轴向的晃动现象,结合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实际工作特点,对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机架结构进行简单改进,利用ProE三维建模软件及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改进前后机架的轴向晃动过程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及仿真,结果表明,搅拌机轴向的最晃动量、总晃动量、最大应力均有较大幅度的减小,该研究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比较不同搅拌参数下,双螺旋轴搅拌机对C60高强度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及双螺旋轴搅拌机与其它机型对高强度混凝土搅拌性能的影响,在试验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搅拌工艺及其参数。结果表明:在C60高强混凝土搅拌试验中,若使用双螺旋轴搅拌机和双卧轴搅拌机,采用先拌水泥砂浆法,所得混凝土的宏观匀质性和微观匀质性均较好,但使用双卧轴搅拌机的高性能混凝土平均抗压强度更高,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离差系数、砂浆密度相对误差及粗骨料质量相对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3.
分析间歇式双卧轴搅拌机弧形旋转门的结构及工作特点,建立卸料门处搅拌死区的理论简化数学模型,得到以搅拌叶片最大回转半径及中心距为常量的搅拌死区截面积与卸料宽度的条件方程组,借助MATLAB软件进行具体实例计算,得到卸料门宽度的合理取值范围,减小了搅拌死区体积,提高了搅拌质量,并为合理确定间歇式双卧轴搅拌机卸料宽度给出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螺带式搅拌装置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主机上的应用效果,以双立轴水泥混凝土搅拌机为例,利用Pro/E及EDEM软件对双立轴螺带式搅拌装置与叶片式搅拌装置的物料搅拌过程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及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前者物料搅拌效果与后者相当甚至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研究普通双卧轴搅拌机对C70高强混凝土的合理搅拌工艺和搅拌参数。通过一次投料法和预拌水泥砂浆法试验,以混凝土搅拌匀质性的宏观指标和微观指标为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试验确定各自的合理搅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预拌水泥砂浆法拌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普遍高于一次投料法,且在各自最优搅拌参数下混凝土抗压强度约提高13%。通过正交试验的极差和方差分析,确定水泥砂浆搅拌时间是预拌水泥砂浆法拌出高品质混凝土的关键因素,搅拌速度和一级加水量为重要因素;改善水泥砂浆搅拌均匀性是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搅拌机叶片的耐磨性,进一步提高搅拌质量和搅拌效率,对某型号稳定土搅拌机叶片的磨损工况进行分析,通过测量搅拌叶片磨损前后长度、宽度以及厚度,发现稳定土搅拌机叶片沿轴向不同部位磨损形式不同。针对磨损工况提出提高稳定土搅拌机叶片耐磨性的改进方案:将搅拌叶片的断面加工成倒梯形、顶部加工成扇形,叶片的两边缘有一定的楔角、叶片中部铸有沉台;搅拌叶片在搅拌轴上的最佳安装角度确定为45°;搅拌叶片选择Cr系耐磨材料。  相似文献   

7.
下拉式机架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充分考虑下拉式机架的受力及结构特点的基础上,依据设计图纸利用三维CAD软件建立了机架的三维实体模型. 为了确保计算的精确性,每个部件采用三维实体单元模拟,利用ANSYS软件对下拉式机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别讨论了预紧力单独作用和预紧力及工作载荷共同作用下机架的变形和应力,并进行了静强度校核, 计算结果可作为改进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量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基沉降和承载力两个方面分析了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在沉降计算中将地基加固区沉降量和下卧层沉降量均按照分层总和法考虑,并结合石家庄某实际工程,从承载力和地基沉降量两个方面对索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可以大幅度提高基础承载力,并且地基沉降较小,该研究对实际的地基处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玄武岩纤维布(BFRP)约束钢筋混凝土方柱轴压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和数值计算,得到了BFRP约束混凝土的荷载-应变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方法可较好地模拟BFRP约束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混合梁斜拉桥结合段剪力钉受力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混合结构钢一混凝土界面的模拟以及剪力钉受力的计算方法.用接触来模拟钢一混凝土界面.利用罚函数法模拟钢与混凝土的脱开、滑移及摩擦等,采用梁单元模拟剪力钉,并对剪力钉进行分段建模.以剪力钉推出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对舟山桃天门大桥钢-混凝土结合段进行分析,得出其底板、腹板和顶板的滑移量分布情况,以及滑移量随荷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