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ati.  F  程永陆 《国外内燃机车》1997,(10):27-31,48
通过大量统计数字和例证论述了内燃牵引在全世界铁路运输中具有与电力牵引同等重要的地位;给出了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在1992 ̄2005年期间机车的年购置数量估计值和1994年全世界机车总保有量和一些主要国家或铁路的机车保有量;着重介绍了内燃牵引在北美占统治地位的原因、背景以及美国GM和GE这两大机车制造的世界巨大近年来的内燃机车产品开发、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等情况;对全世界内燃机车的出口市场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2.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积极发展电气化铁路.不断扩大电力牵引范围,内燃机车和内燃动车组数量逐渐减少。在这样的变化过程中.旅客运输采用内燃动车组车辆.无论是运营可靠性还是乘车舒适性.都还是有很好的技术特性。近年来,内燃动车组采用现代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内燃动车组运营具有比较理想的技术和经济性能指标.并能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严格要求。现在.一些机车车辆制造公司研制生产采用综合牵引传动方式(柴油和电力)列车.能够在电气化和非电气化铁路网上都得到最好地运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我国铁路牵引动力实现电气化和内燃化,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的一些重大问题作的述评,在比较了电力牵引和内燃牵引的特点和优点之后,得出在客、货运输繁忙的主要铁路干线和线路坡道陡、隧道多又长的山区铁路干线,积极发展电力牵引,在其他铁路干线和支线,积极发展内燃牵引的结论。提出抓住主要矛盾,加速主要铁路干线电气化,解决目前沿海主要铁路干线运量已处于饱和状态的现实情况,以适应今后二十三年内实现四个现代化,保证铁路当好先行。文中指出我国牵引动力现代化应当是电力和内燃牵引并举,互相配合,协调工作,才能充分发挥电力和内燃牵引两者的特长和优越性,既加快铁路现代化建设,又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战备需要,多快好省地完成国家日益增长的铁路运输任务。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内燃牵引与电力牵引的优缺点、摆式装置、摆式列车3种驱动装置(液压、电力、气动)、分布动力及集中动力,说明内燃牵引装置更适于摆式列车。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以及上半期,世界上许多国家掀起了修建铁路的高潮,当时是采用蒸汽牵引以及一定程度的内燃牵引.然而,客货运输使用电力牵引的可能性和极高的运营效率,在20世纪最初的25年已得以显现,使许多国家敢于选择走铁路电气化道路.文章依据世界铁路电气化的统计数据,介绍了牵引方式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展望电气化前景.数据来源于UIC、OSJD、IRCA年刊以及相关的国际国内刊物和其他讨论会资料.  相似文献   

6.
刘杰 《四机科技》1995,(2):7-10
东风4E型内燃机车的试制是解决电力-内燃混编交路运输,提高内燃牵引繁忙区段的运输能力,降低机破事故发生率的手段之一。对改善牵引发电机性能、实现机车全磁场调压速衣上交流炊燃际趿煊蚪  相似文献   

7.
Abbott  J  傅昆 《国外内燃机车》1999,(3):32-41,F003
分析了世界各国铁路机车和客动车辆(包括机车牵引的客车,内燃和电力动车组,地铁车辆和城市轨道车)市场的现状,列出了已成交的部分大宗机车和客运车辆的订货。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全世界已接受订货的内燃和电力机车分别为3000多台和1500多台,其中的订货大户在美国,中国,印度,德国,英国等;近年来全世界铁路客运车辆市场有增长的趋势,欧洲和日本是最重要的客动车辆(尤其是电力和内燃动车组及地铁车)市场,中国,印  相似文献   

8.
在尚未电气化的铁路线上,内燃机车是铁路运输的主力军。就其运行的适应性和乘客的舒适性来说,内燃机车是一种非常优异的运输牵引工具。由于采用高新技术,当代的内燃动车组在运行性能、乘坐舒适度和环境保护方面都取得惊人的进步。某些厂家已生产出双模式动车组(电力和内燃牵引),这种动车组在任何铁路网上都可通行无阻,从而最佳地利用现有铁路网线路。例如,西门子公司  相似文献   

9.
1879年世界上建成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迄今已120年。电气化铁路由于具有载重大,速度快,无需停车补给,能组织长距离直达运输等优点,被列入我国铁路“大力发展电力牵引,合理发展内燃牵引,继续发挥蒸汽牵引”的技术政策,截止1997年底,我国电气化铁路里程  相似文献   

10.
苏联 1974年苏联铁路由电力和内燃牵引的线路总长124600公里,至75年初电力牵引线路长38103公里。电力、内燃牵引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99.4%。电力牵引占51.5%。苏联货物列车的平均重量为2704吨,平均日车公里为517.6公里。苏联近期铁路电气化实际上全部为交流25千伏系统。为提高直流牵引区段的运输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的现状,说明了我国煤多油少是实情,分析了“七五”期间铁路内燃牵引发展中用油所存在的困难。由于能源发展跟不上工农业发展的速度,铁路牵引动力也同样面临着节能的考验,而电力、内燃、蒸汽三种机车的能耗比为1 :1.5:3。同时,电力牵引对多种能源的利用有着显著的优越性。通过具体数据,充分论证了我国以电力牵引为主的牵引动力技术政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郭勇 《铁道建筑技术》2010,(Z1):286-290
敦煌至格尔木铁路所翻越的当金山南缓北陡、南高北低,相对高差达600m,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沿山体东西走向分布数条大小不等的断裂等。以线路在越岭时牵引种类为研究对象,通过内燃牵引及电力牵引条件下当金山越岭隧道方案研究,对一次电化、近期内燃远期电气化、内燃牵引三个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新开发了一种6节式电传动内燃动车组的样车,采用直通低地板结构,属于LIREX模块化动车系统。该动车组型号为618/619型,用于DB Regio铁路公司的快速地区客运。该内燃动车组的重大创新有:采用永磁牵引发电机、飞轮-制动能量储能器,主要的动力驱动部件均布置在车项上。这种模块化动力驱动装置的设计原理亦可用于电力动车组方案和电力-内燃双动力源的动车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国外内燃机车型谱的制定和发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主要国家在推行铁路牵引动力现代化过程中,一般都有一个机车型谱,有的从内燃化正式开始阶段就预先制定了一个初步的或基本的内燃机车型谱,并在内燃化过程中逐步补充,完善和发展;有的在内燃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本国的内燃机车型谱,内燃机车型谱的制定和形成对内燃机车的发展和铁路内燃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内燃机车型谱的形成及其内容,主要决定于各国铁路牵引动力改革的方针及其相应的发展模式,即究竟是以内燃机车  相似文献   

15.
在尚未电气化的铁路线上,内燃机车是铁路运输的主力军。就其运行的适应性和乘客的舒适性来说,内燃机车是一种非常优异的运输牵引工具。由于采用高新技术,当代的内燃动车组在运行性能、乘坐舒适度和环境保护方面都取得惊人的进步。某些厂家已生产出双模式动车组(电力和内燃牵引),这种动车组在任何铁路网上都可通行无阻,从而最佳地利用现有铁路网线路。例如,西门子公司生产的VENTUR10型双模式动车组在内燃动车组模式下运行速度为每小时160公里,在电力动车组模式下,每小时运行240公里。内燃动车组具有下述优越性:第一,由于机车轴重轻,对钢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前苏联铁路40年(1956 ̄1996年)来内燃牵引和电力牵引的发展概况及每年生产机车的型号和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铁路对利用内燃动车组运输旅客的兴趣有明显提高。据专家的观点,在许多地区,这种动车组速度快且舒适,在运营中比机车牵引的旅客列车更经济、更灵活,因而受到旅客特别青睐。新型内燃动车组采用最现代化的技术制造,可保证高水平的技术和经济指标,以适应对周围环境影响的严格要求。与其他车辆相比,内燃动车组的优势在于:  相似文献   

18.
Matth.  W  韩才元 《国外内燃机车》1994,(8):29-34,51
近几年来,ABB HENSCHEL公司向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提供了7种型号的内燃动车,最新的一种是AKN-VTA型内燃动车,在1993年初交付汉堡铁路投入运用,通过对重要的牵引传动装置和辅助传动系统特点的比较研究,指明了内燃动车的普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铁路机车用油现状及解决措施胡培福随着铁路牵引力的改革,作为扩能技术的有效手段,到1995年电力内燃牵引承担运量将提高到80%。伴随内燃牵引的比重越来越大,所需柴油的增长也非常快。"七五"初的1986年消耗柴油为172万t,到"七五"末的1990年消耗...  相似文献   

20.
Mulli.  P  徐陵 《国外内燃机车》1995,(5):28-31,40
以大量应用实例阐述了交流传动、微机控制、电子燃料喷等新技术的开发利用、以天然气为代用燃料的发动机的研制和新型内燃动车组的发展,使以柴油机为主的内燃机在铁路牵引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从而成为电力牵引强有力的竞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