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熔铅浇瓦作业产生的铅烟排放净化已使用过多种方法,虽然有一定净化效率,但都有一定缺点,不能使排放有效地达到标准。近来上海东车辆段采用穿流板塔净化设备提高了铅烟净化效率,能使铅的排放稳定地达标,并且在旧轴瓦熔铅前先除去油垢,解决了由于油烟影响铅烟净化的难题,为此铁路的熔铅浇瓦铅烟污染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
在对白合金浇注铅毒治进行化学分析的基础上,选用动力引、排风湿式化学净化工艺,能同时完成室内、外烟气和吸收液三处的净化处理,不但简便易行,方便生产,而且可以改变目前铁路车车辆行业对铅毒处理仅停留在湿式化学吸收铅烟,而不能有效地对含铅吸收液做净化处理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前言含铅烟气是工业烟尘有害气体重点治理项目之一。铁路部门的机务,车辆的五金熔化、五金挂瓦,印刷厂的熔铅,浇铸都存在着铅烟危害工人键康和污染环境的问题,而目前仍缺乏净化铅烟效果较好的方法和设备。我段挂瓦间流水作业线于1977年建成,经过3年来的投产试用,发现尚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由于通风排毒、铅烟净化效果差,不符合劳动保护和环境  相似文献   

4.
熔铅作业产生的铅烟,已引起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及生产部门的重视。为了防止铅烟对空气的污染,国内已有数十个单位采用了湿式化学方法吸收铅烟的工艺。有用3%以下浓度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吸收介质的;有用1%以下浓度的稀醋酸溶液的;也有使用稀草酸溶液的。根据资料介绍及我分  相似文献   

5.
石墨炉法原子吸收温度的控制与选择对测定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温度、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以及净化温度的控制与保持时间选择是用好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关键所在。笔者通过反复实践与长期摸索,结合TAS-98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横向石墨管)的实际,适当改变铅测定时干燥温度、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以及净化温度的控制与保持时间,铅测定的准确率由87.5%提高到98.4%,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有机溶剂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广泛应用于科研、生产、环境保护和进出口商品检验等方面。由于直接喷雾有机溶剂,背景吸收增加,燃气和助燃气的比例较难控制,在铅2170埃,镉2288埃火焰吸收更为明显,严重地影响测定的稳定性。本试验参考有关文献,拟定了在同一个分液漏斗中,控制样液pH2.5~3.4,在柠檬酸铵和三乙醇铵的存在下,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作络合剂,用甲基异丁基酮(MIBK)萃取样液中铅、镉的DDTC络合物,再用1.2N盐酸反萃取,萃取液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这样就可保持并提高了有机溶剂萃取法富集金属元素和提高灵敏度的优点。避免了铁的氢氧化物吸附铅、镉,基本消除了化学干扰,减少了背最吸收。操作简便,不堵塞燃烧器的缝隙。通过大批的样品分析,具有良好的准确度与重复性。  相似文献   

7.
以20 ng/mL铅标准溶液为试样,采用HITICHI Z-2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法,进行了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净化温度、时间常数、灯电流、狭缝宽度和基体改进剂实验。优化确定了提高测定Pb灵敏度的实验条件,使20 ng/mL的铅标样吸光度达到厂方推荐参考值0.12以上。  相似文献   

8.
铁路列车车轴轴承未取代轴瓦以前,车辆、机务部门五金挂瓦是必备工种。目前车辆、机务挂瓦业务繁忙,通风、排毒、净化设备需要改进之处很多,方能达到预期目的。 1979年夏,我们对株洲车辆段挂瓦间及其环境进行了一次为期半月测定,车间和环境大气合铅浓度均超过国家最高容许浓度的几~十几倍。故铅烟对作业工人健康之威胁、对环境的污染是严重的。按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定必需进行治理。我们从1980年8月至1981年1月在株洲车辆段开展了铅烟净化试验。我们选择水、醋酸和吸附剂加水对铅烟净化进行了观察。试验数据表明,各种净化剂对铅烟均有一定净化效果,随着净化剂品种、温度、浓度不同,对铅烟的净化效果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利用微波消化检验样品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利用民用微波炉,聚四氟乙烯高压罐消化样品的操作方法及最佳消化条件。经微波消化的消化液。应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的铅和铜,并做了回收率实验。测定结果变异系数铜:2.0%-4.5%,铅:2.5%-3.8%。回收率铜98.0%-99.0%,铅:96.0%-99.5%。  相似文献   

10.
用无焰原子吸收法分析饮用水中的金属离子浓度,具有灵敏度高,勿需前处理,操作快速、简便等特点。我们使用WYX-401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XML-1型石墨炉原子化装置,对水源水中的镉、铅、铜、铬、锰离子进行了分析。实验部分一、标准液配制 1.镉标准貯备液:准确秤取经干燥的金属镉(含量99.8%)0.50lg放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少量硝酸溶液(1:1),并在水浴锅上加热溶  相似文献   

11.
长期来,人们一般认为铅烟粒子是十分微细的。不过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铅烟粒子有凝并成较大粒子的倾向。有关铅烟粒子凝并现象的系统研究资料尚未见报道。显然,研究铅烟粒子的凝并现象,探讨铅烟粒子的实际粒径,无论对铅粒的采集或净化,以及铅烟对人体危害方面的研究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成铁科技》2007,(2):F0003-F0003
由成都铁路局科研所研制的蓄电池充放电智能监测及酸碱雾净化系统由酸碱雾净化(中和塔)装置和单节蓄电池自动监测装置组成。酸碱雾净化装置将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酸/碱雾废气由风机压入净化塔,经喷淋、吸收、中和反应后,在经脱液处理达到国家环境标准后排入大气。达到国家GB16297—1996(大气污染场综合排放标准)的排放标准。单节蓄电池自动监测装置运用计算机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铅对儿童血液多种金属元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物实验和铅暴露儿童调查发现,铅可干扰体内钙、锌、铁、铜、镁等金属元素的代谢,进一步诱导铅毒性的产生。提示膳食或强化补充因铅暴露而引起缺乏的元素能抑制肠道对铅的吸收,降低铅毒性。  相似文献   

14.
南翔蓄电池厂的铅烟气和铅粉尘,虽经净化设备处理,仍超标排出厂外,厂区地面也多处可见散落的铅尘屑。铅是无机毒物,进入土壤不易消失。因此,我们对厂內地表积尘和厂外地表土壤进行采样分析,了解铅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5.
熔接工李××,男性,37岁,既往无尘毒接触史,为保证机车供水,在井下熔割铅作业2时50分,因头痛、头昏、恶心、胸闷、憋气、口有甜味而终止工作,接铅烟尘约10小时后,上述症状未见缓解,继而出现昏迷、抽搐、发绀甚至休克,即送医院抢救,经高压氧及排铅治疗后症状好转,目前正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铅较为普遍,为进一步了解双硫腙比色法和火焰及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的相关程度,我们做了双硫腙比色法和火焰法、石墨炉法的相关检验和灵敏度,精密度及准确度等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石家庄车辆段邯郸列检所,为了预防职业中毒,改进笨重的手工挂瓦工艺,减轻劳动强度,他们人搞技术节新,自制机械挂瓦设备,同时安设上局部机械排毒装置。为评价其作用效果,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简述如下: 设备与工艺在全自动电气控制下,送料器(1)把铅锭输入浇铸铅锅(2)里熔铅。浇铸铅锅上方设排风罩(3)捕集铅烟。在全自动电气控制下,送瓦器(4)把轴瓦输入预热铅锅(5)里预热,又定时把轴瓦输送到涂  相似文献   

18.
铅是一种灰白色质软的重金属,在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汽逸出,在空气中呈气溶胶态。采样所用的滤料目前报道不一,为了选择采样效率高的滤料,针对株洲车辆段挂瓦间的铅净化试验,我们曾用不同滤料作了多次试验。结果如下。一、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院在职业病普查中,发现有3例尿铅偏高。但在驱铅试验中发现1例典型的铅线,现报道如下。傅××,男,38岁,无烟酒嗜好。患者从1968年至今。主要从事熔铅及挂瓦,材料为铅板,工作量每日平均为6小时左右。1982年前通风条件差,无特殊防护措施。参加工作前,身体健康。从1977年开始有头痛、头晕、作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1980年以来除上述症状外,另有乏力。  相似文献   

20.
四乙基铅中毒工人在中毒后21天,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法,测定尿中三乙基铅、二乙基铅及无机铅的含量。测定结果发现,中毒患者尿铅的构成50%为二乙基铅,48%为无机铅,2%为三乙基铅。四乙基铅中毒工人在中毒后30天,经靜脉注射CaNa_2-EDTA1000mg驱铅,发现尿铅增高3倍,排出的尿铅中大约98%是无机铅。Ⅶ(5):4,1982(俄文) 四川医学院附属职业病防治院李昌吉摘王宗全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