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主要查阅、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2010~2014年连续5年的证监会监管处罚材料的基础上,探析出我国内幕交易的监管现状问题:内幕交易活动日益频繁,监管形势依然严峻;内幕交易的行为隐蔽性强,监测处理难度大;内幕交易监管时效性差,滞后问题突出;内幕交易涉及金额巨大,危害影响严重;五、内幕交易的监管处理并不成熟或有争议。最后,分别从投资者、监管者和上市公司三个角度提出治理内幕交易建议,包括法治建设、监测机制和内控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当代汽车》2007,(7):10-11
车市与股市,这是两个当前非常热门的话题。一个是需要花钱消费的市场,另一个是期待投资增值的市场,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关联,但却同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汽车市场而言,目前中国股市的昂首向前是好还是坏?股市的蒸蒸日上会不会对车市产生影响?股市与车市的交锋,空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人们对此有正反两种观点,正方认为股市的红火将会推动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发展;而反方则认为大量资金涌入股市,会对汽车市场产生负面影响,股市抢走了车市的蛋糕。那究竟这两个市场间有着怎样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促进,还是相互影响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锺焰 《经济导报》2007,(32):25-27
台湾股市七年来一直低迷不振,而今年仅四个月就飙涨2500点,民进党当局自夸是经济治理有方。其实仔细探究就会发现,除台股已远远落后亚太地区各股市外,台当局通过行政手段制造“选举行情”,大搞“一周一利多”等政策拉抬,是台股飙升的主因。然而,台当局以政策干预股市将背离台经济的发展规律,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陈水扁挑动“入联公投”也会引发两岸关系紧张,给台湾经济蒙上阴影。当局政策拉抬股市带来的风险将会转嫁到百姓头上,近日台股的几次暴跌已为验证。[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徐敏毅 《经济导报》2009,(44):48-48
进入11月份交易以来,沪深股市表现出强势上攻态势,由於10月底股市出现持续下跌局面,加之,近期以美股为代表的海外资本市场震荡频繁,显然,这种强势再度出乎投资大众的心理预期。不过,市场总是会经常表现出特异性,人人都能看得明白都能赚钱的市场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5.
《经济导报》2010,(17):22-23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4月26日宣布,正申请法院下令禁止总部位于纽约的对冲基金公司Tiger Asia Management LLC在香港从事所有上市证券及衍生工具交易。这是香港证监会首次提请法院下令禁止某一实体在香港市场进行交易。证监会申请冻结Tiger Asia一笔总值达860万港元的资产,这笔资金与该公司从事中国银行股票的内幕交易有关。  相似文献   

6.
2007年内地股市的亢奋还会继续,但监管者必须理性,必须保持着清醒头脑,以便引导内地证券市场更为健康的发展,管理层要做的就是借股市之东风,解决内地股市的深层次问题、结构性问题、基础性制度问题,以便保护投资者及真正确立投资者的信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国股市短期内急剧波动的事件,如2007年的"5.30"事件,说明中国股市蕴含着巨大风险,很多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甚至一夜间损失过百万。此外,"大盘全线飘红,个股收益不长"的怪现象更说明中国股市大量存在着非理性的反馈交易者。本文从反馈交易行为的定义和特征入手,通过经典反馈交易理论模型构建实证检验的模型,根据上海证券市场交易数据指标进行拟合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结论,并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温灼培 《经济导报》2007,(28):21-22
近年处於弱势的日圆由于息率偏低,故成为市场投资者用作套息交易的工具。其汇率以至息率的变化,都对环球股市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锐 《经济导报》2009,(33):31-32
在股票电子交易系统中.“闪电指令”(flash orders)交易可以说是目前最新颖,最时尚的一种交易股市交易手段。这种据称比人类眨眼速度还要快1000倍的交易工具在过去三年中受到了美国许多交易所的狂热追捧和大型投资机构的尽情追逐,不过,由于存在着诸多的市场诟病.其应用前景和未来命运正面临着生死之考。  相似文献   

10.
陈财喜 《经济导报》2010,(20):18-18
国美电器前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囚犯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单位行贿罪,5月18日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4年,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这一判决,引起民众的广泛关注:有反腐专家称,中国首次对行贿人课以重刑,黄光裕案或成反腐分水岭。  相似文献   

11.
关于6月份沪深股市可能面临调整压力的判断,随着5月22日中国证监会突然发布新股IPO征求意见稿,增加了几分可能性。因为端午节放假原因,5月份最后一个交易周只有三个交易日,行情却出现较大的起伏,周一市场普遍预期会有下跌却出现上涨.周二投资者预期会有上涨时反而有下跌,看跌不跌,看涨却不涨,市场似乎与投资人玩起了“捉迷藏游戏”,当然,股市充满不确定性,市场总是难以捉摸,这并不奇怪.  相似文献   

12.
《经济导报》2007,(23):46-46
两星期前中央公布的调高股票交易印花税令中国股市风起云涌,上海A股指数在六个交易天内由高位4545点下挫逾20%,至上周二的最低点3570点。根据着名的道氏投资理论,假若指数一旦由高位回落超逾20%,熊市应该开始,牛市应该终结。这种理论技术派走势人士大多认同,但可惜此种理论对中国股市并不适用,笔者大胆否定此种提议的可能性,并认为今次的中国股市大调整对后市有建设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葛丽 《经济导报》2007,(18):16-16
在招商证券公司北京的一家营业部,迫切希望进入中国繁荣股市的未来股民排队等待开户。一位经理忙着发申请表,说他一天要接受700名新客户,大约是一年前的5倍。许多散户投资者,包括学生和领退休金的人,挤在电脑终端前交易,密切注视着大电子荧幕上闪动的价格。中国最大的股市繁荣可能正在变为泡沫。  相似文献   

14.
《经济导报》2007,(3):1-1
去年中港两地股市大幅上涨,上证A股指数上涨130%,香港恒指也有30%的涨幅,国企股上涨近倍,投资者收获颇丰。2007新年第一周,两地股市大幅震荡,成交放出天量,香港上周四成交765亿,为历史第二,周五也有700亿的成交。而内地股市,上周四成交7793亿,周五还有近千亿交易量。机构获利回吐明显,大盘要在恒指20000点和上证2500点作技术调整,充分整理,下行空间有限,各股活跃,将是未来一个阶段两地市场的共同特徵.  相似文献   

15.
黄耀明 《经济导报》2007,(27):44-44
在今年3月初时,环球股市调整与日圆汇率显着上升的情况出现后.市场开始关注环球资产市场与日圆套息交易的互动关注。虽然自3月后环球股市再次上升,而日圆亦兑主要货币进一步下跌,但是在6月25日国际结算银行提出日圆上升的风险后,日圆兑主要货币出现了震荡走势.在三个交易日内日圆兑主要货币均出现明显的上升。虽然该次日圆回升并未影响环球股市,但是在该次日圆回升事件却值得注意日圆回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次级按揭风波衍生出来的信贷危机有蔓延至全球之势。欧洲大型对冲基金接连在次按衍生工具损手,拖累当地金融机构之余亦导致各地股市下挫。日圆进一步转强,大量资金从各地股市流出为早前的套息交易平仓。拆息高企下,各地央行亦要出资救市。虽然如此,环球市况尚未有起色,恐慌气氛仍在市场弥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车市与股市,这是两个当前非常热门的话题。一个是需要花钱消费的市场,另一个是期待投资增值的市场,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关联,但却同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汽车市场而言,目前中国股市的昂首向前是好还是坏?股市的蒸蒸日上会不会对车市产生影响?股市与车市的交锋,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昵?人们对此有正反两种观点,正方认为股市的红火将会推动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发展;而反方则认为大量资金涌入股市,会对汽车市场产生负面影响,股市抢走了车市的蛋糕。那究竟这两个市场间有着怎样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促进,还是相互影响呢?  相似文献   

18.
股市的长期走势取决於经济周期前景。熊市预期经济会出现萎缩,并在价格中得到体现。牛市预期经济会进入复苏及增长阶段.同时在价格中予以体现。然而,牛市往往会出现三个不同的阶段。最初,在股市感到坏消息已被消化,复苏近在眼前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市场现时对2009年全球股市的看法虽不至於全面乐观,但己较2008年下半年大为改善。现时有两种主流意见,当中一派认为股市会出现V型或U型走势,而另一派则认为股市会以L型走势运行。  相似文献   

20.
李尚毅 《经济导报》2007,(10):40-41
以“大起大落”四个市来形容本港金融市场近期的方向可谓贴切不过。内地跌市,日圆套息交易(Carry Trade)平仓等事件都令环球股市经历了近年罕见的波动。本港股市也不能独善其身。其中在上周一恒指单日大跌777点,更是9.11事件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总括而言,恒生指数从上月的20000点水平,在短短两星期间下降一成多至18500点水平。直至早前发出盈利预警的汇丰控股(5)于上周一公布盈利较去年上升半成这个合平外界预期的业绩后,港股才出现喘定的局面。不过,企业业绩发布期才刚开始,加上日圆套息交易平仓潮未知是否完结等因素,都令人难以确定港股是否调整完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