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研究了60Si2CrVAT弹簧钢在不同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下的脱碳行为及其对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碳层厚度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淬火温度为860℃,保温时间为40 min时,脱碳层深度为0.06 mm,保温时间延长至640 min,脱碳层深度增加到0.30 mm.对Φ18 mm的60Si2CrVAT弹簧钢试样,在淬火温度为860℃、脱碳层深度达到0.2 mm时,疲劳寿命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对表面脱碳与喷丸状态不同的60Si2CrVAT弹簧钢进行了疲劳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60℃-50min加热,试样表层形成约0.1mm的脱碳层,但未观察到对疲劳寿命产生明显影响;适度喷丸在试样表层形成压应力使疲劳寿命大大提高;过度喷丸虽使表面粗糙度减小,但使表层材料受到损伤,因此疲劳寿命平均值降低.  相似文献   

3.
对脱碳层深度和弹簧钢件热处理前后尺寸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所得关系提出一种对弹簧钢脱碳层深度进行无损检测的方法,从微观组织变化角度进行了理论研究,并通过弹簧钢试样的热处理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脱碳层深度和弹簧钢件热处理前后尺寸存在关系,脱碳层深度从0.1 mm增加到0.4 mm的过程中,弹簧钢试样直径增加了0.0545 mm.因此,由弹簧钢直径变化的数值能够间接地检测弹簧钢脱碳层深度,并运用该方法对60Si2MnA弹簧钢脱碳层深度进行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4.
用显微组织法比较了60Si2Mn和5160H弹簧钢在不同加热条件下的脱碳行为.结果表明,两种弹簧钢的脱碳深度随提高加热温度和增加加热时间增大.Si增加奥氏体中碳的活度使60Si2Mn钢表面脱碳较5160H严重.  相似文献   

5.
60Si2Mn和5160H弹簧钢的脱碳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显微组织法比较了60Si2Mn和5160H弹风在不同加热条件下的脱碳行为。结果表明,两种弹簧钢的脱碳深度随提高加热温度和增加加热时间增大,Si增加奥氏体中碳的活度使60SiMn销钢表面脱碳较5160H严重。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影响镍基钎料钎焊不锈钢接头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测量了不同条件下钎焊接头的拉伸强度 ,经对试验结果分析表明 :钎焊温度对接头的强度影响最大 ,保温时间次之 ,加热速率影响较小 ;最佳的工艺参数为 :钎焊温度 1 1 0 0℃ ,保温时间 1 0 min,加热速率 8℃ /min- 1。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电流活化烧结Fe-2Cu-1. 5Ni-0. 5Mo-0. 8C混合粉末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位移变化量几乎为零时,延长保温时间或增加烧结温度,烧结体密度仍有增长,且有明显的强化烧结.增加烧结温度比延长保温时间更能有效提高烧结体的密度、硬度和抗弯强度.  相似文献   

8.
用光学显微镜,硬度计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淬火加热温度,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问对60Si2Mn 钢的显微组织、硬度和亚结构的影响;对60Si2Mn 钢制六角螺母冲头进行了寿命试验;采用模拟理想冷却曲线设计的方便易行、节能省时的强韧化热处理,可显著提高冲头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CuPb24Sn4合金粉末与钢烧结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铜铅合金粉末填入20钢管内,经300、400和500MPa压制压力成型,在温度为700℃,保温时间为20、40和60min条件下进行烧结,制得铜铅合金/钢双金属柱状试样.利用SEM观察了双金属结合界面显微组织及结合状态,采用剪切强度试验方法研究了双金属界面剪切强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合金层中的铅由网状结构向块状结构转变,并且这种转变所需时间随压制压力的增大而缩短;保温时间为60min时,界面结合为铁铜相互扩散的冶金结合,合金层的显微组织晶粒细小,铅分布均匀;界面剪切强度随时间的延长和压制压力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膏剂法渗铝中渗剂的配比、渗铝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以及粘结剂的类型对Q235钢表面渗铝层的组织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膏剂法渗铝时,随渗剂配比中铝粉含量的增加,渗铝层深度增加;但当铝粉含量达到35%时,表面粘铝现象较严重.因此铝粉的含量最好是在20%~30%范围内.而且渗铝时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渗铝层深度越深.粘结剂的酸碱性也对试样表面渗铝层的深度有影响,采用的粘结剂最好为中性的聚乙烯醇.不论是何种渗剂配比,渗铝后其试样的抗氧化能力均比未处理的高.并且渗剂配比中铝粉含量越高,其抗氧化能力就越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和中温等温时间对 Cr7Mo3V2Si 钢经中温转变后的硬度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奥氏体化温度升高,钢的硬度不断增加,下贝氏体晶粒急剧长大,随中温等温时间的延长,下贝氏体量增多,钢的硬度下降,超细化多要强韧化热处坤使 Cr7Mo3V2Si 钢的冲击韧性显著升高,使 Cr7Mo3V2Si 钢制 M12六角螺母冲头的使用寿命超过1万件.  相似文献   

12.
一种高强度钢的低周疲劳特性及其微观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60Si2CrVA高强度钢在低周疲劳条件下循环变形的宏观特性,结合材料在低周疲劳过程中位错组态的电镜观察,分该高强度钢中的铁素体和回火马氏体内的位错组态的微观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对钢桥面板的快速加固,提出了基于铁基形状记忆合金(Fe-SMA)的钢桥面板疲劳裂纹新型装配式主动加固的方法;通过精细化双面加固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及对初步激活与加载试验的观察,验证了加固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在此基础上以U肋对接焊缝的疲劳裂纹为研究对象,根据线弹性断裂力学,结合该疲劳细节受力与开裂特征,采用循环荷载作用下表面裂纹和中裂纹尖端的Ⅰ型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幅值对加固系统的加固效果进行评价,确定了针对不同长度裂纹的具体加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基于Fe-SMA的钢桥面板疲劳裂纹主动加固方法可将裂纹尖端应力强因子幅值降低至扩展阈值以下,能有效遏制疲劳裂纹的进一步扩展;对于长度在50 mm以下的未贯穿型疲劳裂纹可采用宽度为60 mm的Fe-SMA进行加固,裂纹前缘关注点应力强度因子降幅达90%以上;当贯穿型疲劳裂纹长度为50~120 mm时,可采用宽度为120 mm的Fe-SMA进行加固;当疲劳裂纹长度为120~350 mm时,需采用底板、腹板同时加固的方法来对疲劳裂纹进行加固,均能达到理想的止裂状态。   相似文献   

14.
钢棒加强式轨枕道床的纵横向阻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井国庆  王新雨  周强  姚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1,56(6):1192-1196, 1213
为了探究钢棒加强式轨枕的纵横向阻力机理、分担以及钢棒插入深度和砟肩宽度的影响规律,为川藏铁路长大坡道韧性和稳定性增强提供新方法,通过进行一系列纵横向阻力试验得到了钢棒加强式轨枕纵横向阻力的总体特性和分担情况;通过改变钢棒插入深度和砟肩宽度探究了两者对钢棒加强式轨枕纵横向阻力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与普通轨枕相比,钢棒加强式轨枕的纵横向阻力都有提高,当砟肩宽度为500 mm,堆高为0,钢棒插入深度为400 mm时,钢棒加强式轨枕纵横向阻力比肩宽为500 mm、堆高为150 mm条件下普通轨枕分别高39.2%和53.7%,枕底部分横向阻力分担比普通轨枕提升8%,纵向阻力提升26%;钢棒插入深度对道床阻力影响较大,在砟肩宽度为500 mm、堆高为0 时,插入深度由100 mm变至400 mm,相较于普通轨枕肩宽为500 mm、堆高为150 mm的工况,纵向阻力增幅由5.1%变至39.2%,横向阻力增幅由6.1%变至53.7%;砟肩宽度变化时,纵向阻力变化较小,横向阻力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膏剂法渗铝中渗剂的配比,渗铝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以及粘结剂的类型对Q235钢表面渗铝层的组织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膏剂法渗铝时,随渗剂配比中铝粉含量的增加,渗铝层度增加;但当铝粉含量达到35%时,表面粘铝现象较严重。因此铝粉的含量最好是在20%-30%范围内,而且渗铝时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渗铝层度越深。粘结剂的酸碱性也对试样表面渗铝层的深度有影响。采用的粘结最好为中性的聚乙烯醇,不论是何种渗剂配比,渗铝后其试样的抗氧化能力均比未处理的高,并且渗剂配比中铝粉含量越高,其抗氧化能力就越高。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钢桥面板疲劳开裂部位栓接角钢的加固方法,采用足尺模型试验对纵肋与横隔板焊接细节疲劳裂纹的加固效果进行研究,采用ANSYS建立了含有疲劳裂纹的有限元模型,并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对比研究疲劳裂纹不同长度条件下的加固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纵肋与横隔板焊接细节的疲劳裂纹起裂于焊趾并沿纵肋腹板扩展,采用栓接角钢加固后可以使开裂部位关键测点的主拉应力和裂尖各测点的应变分别降低56%和80%,能够有效抑制疲劳裂纹的扩展;栓接角钢加固后裂尖的应力强度因子幅值最少降低80%,裂纹扩展速率显著降低;对贯穿纵肋腹板前不同长度的疲劳裂纹进行加固,裂尖应力强度因子幅值均降低60%~90%,但随着疲劳裂纹长度的增加,栓接角钢的加固方法对裂纹扩展的抑制效果不断降低,加固时机的合理选取是影响加固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