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运行效率,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也是调整城市交通出行结构、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公交票价政策,引导大众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以成都市为背景,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不同出行者、不同票制、不同票价、不同换乘费用进行意愿调查,得到最大满意度票价;基于调查数据,进行供求曲线分析,提出以最适票价满意度作为供求平衡点;通过票价意愿曲线,进行客流、票价间敏感性分析,得到不同出行者票价梯度变化规律. 本研究可为公交分担率提升,合理票制票价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运行效率,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也是调整城市交通出行结构、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公交票价政策,引导大众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以成都市为背景,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不同出行者、不同票制、不同票价、不同换乘费用进行意愿调查,得到最大满意度票价;基于调查数据,进行供求曲线分析,提出以最适票价满意度作为供求平衡点;通过票价意愿曲线,进行客流、票价间敏感性分析,得到不同出行者票价梯度变化规律. 本研究可为公交分担率提升,合理票制票价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武汉市公交线路最优路径运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库技术,可以对公交实体要素进行详细表述,为精确计算换乘延误提供了可能。以武汉市公交系统为实例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GIS的公交网络数据库,应用可行的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最优路径算法,在ArcGIS中实现了任意两点间的最优路径查询。  相似文献   

4.
由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存在明显的线路重复,公交分配模型中对于换乘点一般采用较为粗略的方式进行处理,这导致难以精确地评价最优公交路径。基于GIS空间数据库技术,可以对公交实体要素进行详细表达,为精确计算换乘延误提供了可能。本文以武汉市公交系统为实例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GIS的公交网络数据库,应用可行的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最优路径算法,在ArcGIS中实现了任意两点间的最优路径查询。  相似文献   

5.
同步换乘时刻表(德语: Integraler Taktfahrplan)是保证公交换乘连接、缩短公交出行时间以及整体提高公交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协调不同公交线路的"节奏性"的时刻表来实现。以德国达姆施塔特市公交系统为例,分别介绍了达姆施塔特市路易斯广场(Luisenplatz)和火车总站分别作为城市公交枢纽站和城际公交枢纽站的"同步换乘时刻表"的应用情况,并且通过公交控制中心的介入,以动态管理的手段进一步完善现实中因突发情况造成的延误而导致的换乘困难。  相似文献   

6.
公交票价的制定是推进"公交优先"的重要环节,也是平衡出行者、公交企业、政府三方利益的重要经济杠杆。但由于公交运营成本急剧上升,而公交票价却常年不做调整,导致公交企业运营亏损严重,政府财政补贴压力不断增加,同时出行者享受的公交服务也大打折扣,因此,研究公交票价的制定策略已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从公交票价的影响主体(相关利益群体)入手,研究确定了公交票价的影响指标;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构建了城市常规公交票价模型;并以某市公交票价的调整方案为例,对本文所建立的票价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公交换乘查询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构建公交网络模型,以"最少换乘次数"和"最小乘车时间"为公交换乘查询的目标,在Visual Basic 6.0编程环境下利用GIS组件MapX实现公交换乘查询系统,为出行者的出行提供决策辅助.  相似文献   

8.
为了从服务学的视角准确考量公交系统运行服务的质量,本文基于交通调查和系统采集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解析了公交系统运行服务的过程和出行者出行的内在特性;基于对出行策略的定义,分析了出行者出行对时间、成本与体能消耗三方面的预算对其出行决策的影响;探讨了公交运行服务质量评价的系统边界,以价值、能耗与信息为基本维度,提出了评价公交运行服务质量的三维体系架构;最后分析提出三大预算对于从公交出行生理因素和心理过程两个基础层面揭示出行行为机理,是从乘客对服务感知视角对公交运行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的更为客观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服务学的视角准确考量公交系统运行服务的质量,本文基于交通调查和系统采集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解析了公交系统运行服务的过程和出行者出行的内在特性;基于对出行策略的定义,分析了出行者出行对时间、成本与体能消耗三方面的预算对其出行决策的影响;探讨了公交运行服务质量评价的系统边界,以价值、能耗与信息为基本维度,提出了评价公交运行服务质量的三维体系架构;最后分析提出三大预算对于从公交出行生理因素和心理过程两个基础层面揭示出行行为机理,是从乘客对服务感知视角对公交运行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的更为客观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BRT换乘站点规模与站形选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快速公交的运营需要设置合适的常规公交换乘系统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依据城市特点,在BRT与常规公交换乘站点布局上进行耦合,对方便市民出行、发挥公交系统的作用、促进公交系统的协调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明确饱和度定义的基础上,阐述快速公交车站饱和度与运能、营运速度之间的关系,然后以排队论为基础,结合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的特点,提出合理的换乘站台数与车站形式选择方法。为BRT车站的实际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陆悦  周强 《交通标准化》2010,(9):149-153
选择经济性与可实施性较好的公交专用道,适当超前规划与建设公交专用道网络,并且在路口通行权、衔接换乘等方面给予公交适当的特权,对于构建符合现代生活水平要求的、和谐的公众出行系统,真正落实公交优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城市居民出行意愿调查数据,结合济南公交发展历史数据,通过构建非集计模型,分析得到济南公交票价弹性值.结果显示,济南公交票价弹性值为-0.234,略低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论.公交出行时间对公交出行需求的弹性要高于公交票价的弹性,通过缩短公交出行时间,提高公交服务水平来增加公交出行吸引力将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城市交通特征,分析了重庆市公交优先发展的意义,并重庆市发展对轻轨交通和巴士快速交通系统进行探讨,提出了在重庆市应尽快发展巴士快速交通系统(BRT),解决快速增长的城市客运交通需求.  相似文献   

14.
以票价补贴、运营补贴和生态足迹成本为策略,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了财 政预算约束下公共交通的最优补贴模型.上层模型是在有限的财政预算、运输容量及生态 足迹限制下,获得最优的票价补贴、运营补贴及消化运输活动产生的生态足迹成本,实现 社会效用最大化;下层模型采用Logit 模型和用户均衡分配模型获得公交及小汽车的出 行方式和路网流量,实现出行成本最小化.为了验证模型的实用性,构建了简单路网进行 算例分析.结果显示:增加公共交通乘客的票价补贴,会吸引更多乘客使用公共交通,其效 果优于增加公交企业的运营补贴;考虑生态足迹约束下,实施82%的票价补贴和8%的运 营补贴其效用值最优.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交票价是公交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票价制定需兼顾公交企业的市场性和公益性双重属性,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考虑运营成本和最大限度吸引公交需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在本文中,根据用户均衡理论,构建了城市多方式交通出行的需求分析模型,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给出了城市公交价格—需求弹性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各种方式的交通特征、公交需求弹性、公交运营成本及政府限价等因素,提出了城市公交票价优化的数学规划模型,并给出了求解算法.最后,以国内某城市居民出行调查及公交运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公交客运需求的变化规律及城市公交票价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交票价是公交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票价制定需兼顾公交企业的市场性和公益性双重属性,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考虑运营成本和最大限度吸引公交需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在本文中,根据用户均衡理论,构建了城市多方式交通出行的需求分析模型,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给出了城市公交价格-需求弹性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各种方式的交通特征、公交需求弹性、公交运营成本及政府限价等因素,提出了城市公交票价优化的数学规划模型,并给出了求解算法.最后,以国内某城市居民出行调查及公交运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公交客运需求的变化规律及城市公交票价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是当前许多国家实施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治本之选,公交优先体现了平民权利的优先.结合《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和南京市交通建设规划现状,对公交优先策略的必要性、实施公交优先的方法与有效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立体交通,构建市民和谐出行环境的城市交通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8.
在实施公交优先政策时,往往因没有对公交专用道和社会车道所应分担的交通量做出正确的估算而造成道路资源的浪费,以至于无法真正实现公交优先的目的.本文以公交车与社会车辆的行程速度差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设置公交专用道后两种交通方式间的转移情况,在保证公交车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基于路阻函数研究了不同公交车比例下公交车和社会车辆的行程速度曲线,并确立了小汽车向公交车的转移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居民出行量及模型参数值,公交车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时小汽车用户选择公交出行,并使道路交通系统达到最优.该模型可应用于城市现有道路改造时公交专用道设置及确定公交车发车间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