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上海腹地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上海港要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和腹地型集装箱枢纽港,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也面临着国内港口以及东亚等港口之间的激烈竞争。本文就如何合理布局上海港集装箱运输结构;如何构建上海港各集装箱码头之间的沟通桥梁;如何整合上海港现有集装箱码头的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上海港整体的优势等上述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集装箱物流是吸引制造业资本跨国转移的重要条件,是港口城市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有效途径,已成为促进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十分关注本国外贸港口在国际集装箱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不断成熟为港口集装箱业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对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影响港口集装箱业务竞争力的因素和天津港东疆保税港区发展集装箱业务的竞争优势,为制定提升东疆保税港区集装箱业务竞争力的策略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云霞 《集装箱化》2011,22(10):9-11
上海港集装箱运输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从1980年的3万TEU发展到2010年的2905万TEU,跃居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第一位,增长速度相当惊人。近几十年来,集装箱运输已发展成为上海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主要职能。当前,随着上海国际航  相似文献   

4.
在上海腹地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上海港要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和腹地型集装箱枢纽港,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但是,也面临着内地以及东亚等港口之间的激烈竞争。如何合理布局上海港集装箱运输结构,如何应对形势发展构建上海港集装箱码头之间的沟通桥梁,如何整合上海港现有集装箱码头的综合竞争力,加强上海港整体的优势,本文就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化》1995,(7):34-36
我国港口去年吞吐集装箱507万TEU;1994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994年我国国际集装箱海运量;中远集团在美成功发行1亿美元的商业票据;中外运1994年集装箱运输实绩;《国内集装箱运输规则》年内正式颁发;中日航线集装箱运量去年增长23.1%;1994年我国主要港口与日本间集装箱运量;上海港今年国际集装箱吞吐量确保115万TEU。  相似文献   

6.
戚秀莲  刘卫平 《集装箱化》1999,(3):25-26,33
上海港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也是国际集装箱运输的重要港口。经过多年的建设,上海港集装箱运输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我国最大的国际通航港口上海港,集中优势发展港口拳头产品——集装箱业务,大力开辟集装箱运输的绿色通道,使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迅猛上升。到10月4日,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已完成了310多万箱,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水平,今年又有望超过400万箱,为世界所注目。 上海港的集装箱运输业务从1979年起步以来,短短20年时间里就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集装箱吞吐量成倍的增长。到1998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已达到了306万标准箱。跻身于世界前十名的行列。今年,这个国际知名的港口在国家和上海市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加大了扩大集装箱产业的力度。仅今年1至9月,就有11家中外船公司在沪新开辟了12条国际集装箱  相似文献   

8.
区位商法在港口腹地分析中的运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腹地货源争夺是港口竞争最主要的内容之一。随着集装箱运输日益成为国际航运的主要方式,相邻港口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对共同腹地的集装箱货源的争夺。本文运用区位商的概念与方法,以上海港与宁波港的共同直接腹地--浙江省为例,通过对其国际集装箱生成及流向的调查与研究,对两港的腹地进行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9.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必须提高港口集装箱处理的核心竞争力.2005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达1808万标准箱,连续三年保持世界第三.上海港在逐步成为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大港的同时,必须在技术创新、科学管理方面与此同步.上海港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上海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我国最大的国际通航港口上海港,集中优势发展港口拳头产品——集装箱业务,大力开辟集装箱运输的绿色通道,使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迅猛上升。到12月15日零点,上海港的集装箱存吐量已突破了400万标准箱大关,实现了年集装箱吞吐量递增100万箱以上的历史性突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为此专门发来了贺电,上海市、交通部等有关领导出席了“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箱”庆典仪式。  相似文献   

11.
打破"诸侯经济"创双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确定了洋山深水港的建设项目,由此带来了上海港和宁波港激烈的货源之争,而更大的竞争压力来自釜山等东北亚大型港口。面对这样的形势,上海、宁波两港应积极合作,一致对外,争取早日把上海港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同时使宁波港得到迅速发展。当“错位发展”的合作形式遇到困难时,以资本为纽带的“港口联盟”可能会是一种好的合作形式。  相似文献   

12.
全球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给上海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上海港提出的东北亚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就是要依托上海港口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港口装卸两端延伸物流服务,从而充分利用港口物流资源,将上海港建成东北亚地区的集装箱枢纽港;同时,发展腹地,走向国际,以国际物流为重点,以综合运输网和信息网为支持,加速现代化国际型全功能的、世界一流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集装箱航运市场中,由于超大型集装箱船优良的经济性能及全球集装箱航运结构的重组,并且在全球国际集装箱运输呈增长的趋势背景下,大批超大型集装箱船投入运营,对上海港的运营和发展形成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给上海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上海港要应对国际航运市场的这种变化,就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随着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和洋山深水港一期、二期工程的完工,进一步巩固了上海港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上海港应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为上海早日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徐剑华  陈良 《中国航海》2006,(3):77-81,94
由于缺少集装箱深水港,每年我国沿海都有大量的集装箱从釜山港、高雄港等转运。上海洋山深水港区的建设将打破这个格局。随着洋山深水港区投入营运,将能保证第五代、第六代集装箱船全天候进出。凭借经济腹地优势和箱源优势,上海港将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集装箱航线交汇港。随着上海港的发展,吸引韩国釜山、日本的货物从上海港中转将成为可能。因此,上海港可以像新加坡和香港一样发展成为东北亚轴辐式转运中心和航运交汇式转运中心。  相似文献   

15.
用市区供电对靠港船舶直接供电,对建设环保型港口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上海外高桥六期码头岸电试点项目的方案。对上海港岸电主要参数方案进行了论证,如上海港外六期码头供电能力,集装箱船舶接入岸电情况等。论证了上海港岸电系统方案。分析了该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上海港集装箱运输的现状。提出了在上海周边建设多个集装箱中转站,中转站与码头之间建设轨道专线的建议。集装箱经中转站就可进入各个码头。外来集卡不进入上海市内,将改善上海市城市环境、交通拥堵和安全状况,提高港口内集装箱装卸自动化程度和运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自动化轨道吊(ARMG)及自动化轮胎吊(ARTG)是自动化港区堆场设备的2个主要发展方向。为系统梳理传统港区改造为自动化港区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准确把握未来自动化港区发展方向,上海港在2个传统堆场利用局部箱区试验性地实施ARMG和ARTG改造项目。基于该项目实际运营数据,对ARMG及ARTG模式技术现状、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的梳理及研判,分析其与港区环境的互适条件,为传统集装箱港区改造为自动化集装箱港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供应链下,作为国际物流重要节点的集装箱码头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在此情形下,以集装箱码头为中心,整合国际海运物流渠道,构建集成化的集装箱码头供应链,将现代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应用到集装箱码头生产营销中,无疑是集装箱码头走出当前困境、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外高桥现代集装箱港区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上海港外高桥现代集装箱港区工程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创建了集装箱港区科学布置与港口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配置模式。港区的环境与景观体现了“自然、人与港口”和谐的主题。规划与设计的前瞻性和先进性,为港口运营不断适应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优势奠定了基础。外高桥现代集装箱港区建设与投产运营,标志着我国自行设计建造集装箱码头的能力和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