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研发一向被视为我国摩托车行业的“短板”,这块“短板”甚至制约着摩托车产业的升级,对此,行业基本已经形成共识,但“短板”究竟“短”到何种程度并不是每个摩托车行业从业者都了然于胸的。2009年底,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09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这一评价结果再次将摩托车企业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进行了量化,  相似文献   

2.
面对“家电下乡”,摩托车企业热情高涨,但传来“摩托车下乡”因“汽车下乡”而延后的消息时,沮丧和失望传遍了整个行业,难道“摩托车下乡”就是中国摩托车企业的那根救命稻草吗?是的,除此之外,中国摩托车企业很难看得到前路上的光明。这让我们意识到:2009年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注定在希望与失望中沉浮,2009年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或许不得不因为伤了脚而在奔跑中停下来。  相似文献   

3.
6月11日,一个中国摩托车行业翘首期待的日子,一个京城摩托车迷魂牵梦绕的时刻,在这一天,情牵中意两国的中国国际摩托车及零部件交易会拉开了帷幕。在这里,中国摩托车行业找到了与国际接轨的平台,被“压抑”己久的京城摩托车发烧友的激情也得以尽情释放。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之下,中国摩托车的出口市场严重下降.且这种冲击仍在延续,尤其是欧美市场,恢复速度显得比较缓慢。而与摩托车出口受阻这“外患”不同的是,城市“禁摩”的持续,摩托车行业政策的推行,成为了影响行业发展的“内忧”。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摩托车国Ⅲ标准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罗先猛 《摩托车》2009,(8):34-35
进入2009年,我国摩托车行业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发展充满了变数,一个“群雄逐鹿”的摩托车“战国时期”到来了。在摩托车下乡一波三折的政策变化下,商家的等待,用户的观望,使整个摩市的发展出现了大幅度下滑。然而,在行业发展的这一低迷时期,我们惊喜地看到,建设集团又一次重磅出击,推出了IS110-BF3“灵雅运动版”摩托车,从设计理念到制造工艺,从技术创新到个性特点,进一步突破了既有窠臼,无愧于一款真正具有“建设灵魂”的弯梁摩托车,充分显示出了建设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的雄厚实力,成为市场关注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信息》2011,(9):22-23
摩托车返城,这是中国摩托车行业多年来的期冀,也是众多行业名士永无休止的奔走呼吁,甚至还闹上了全国“两会”,而结果往往只是,既不见楼梯响,也不见人下来,沦入一种完全无望的窘境当中。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技术》2006,(5):59-59
2006第五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将于2006年6月8-11日在享有“摩托车之都”美誉的重庆市召开,此展会经商务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国家级摩托车专业展会,这将是摩托车行业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8.
近来,全球经济大环境出现了异常,中国摩托车行业受此冲击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行业发展受到影响和,中击,摩托车企业士气低沉。在众多摩托车企业为未知的前途而困惑之时,集“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和“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于一身的“中国第一侨乡”——广东省江门市,再次为摩托车行业吹响了集结号,鼓舞了行业士气。  相似文献   

9.
吴正权 《摩托车》2003,(12):12-14
进入2002年,我国摩托车工业大变革初露端倪。这一年是摩托车行业“十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行业向“由大变强”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加入WTO以后,市场竞争环境和游戏规则像一个助推器,迫使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必须有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10.
黄会君 《摩托车》2009,(4):10-11
自从将“摩托车列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这一消息公布后,整个摩托车行业都在关注“摩托车下乡”。摩托车生产企业紧锣密鼓地赶制标书、经销商等待厂家的通知、用户期待下乡细则的出台、媒体关注政策动态……2009年3月6日,商务部的一个最新公告“取消摩托车作为家电下乡的产品,并入汽车下乡活动中,具体细则随后公布”,这一消息又使得整个行业再次产生波动。大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等待、猜测……  相似文献   

11.
去年行业产销下滑又创新纪录。据统计,去年国内摩托车产销量2300万辆,同比下滑3%左右,这一数字无疑是自2007年以来行业的历史最低点。产销持续下滑,令不少摩托车企业深感恐慌,所以当今年将“振兴”作为行业的年度主题时,质疑的声音就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12.
今年堪称中国摩托车行业的拨乱反正年。国家有关部门的一系列治理整顿“组合拳”。如生产准入的实施、国2排放标准的执行。一车一证制度的落实。打乱了行业惯有的秩序。引发了对中国摩企实力的重新认识。重庆摩帮——这支中国摩托车行业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在这一系列“组合拳”下,开始重新排序,曾为“中国摩托两巨头”之一的建设集团再度崛起。执掌了重庆摩帮之牛耳。  相似文献   

13.
全球经济低迷,摩托车出口受阻,中国摩托车行业已走进了发展的“黑夜”。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将重点转向国内市场.一纸摩托车下乡令.厂商向农村蜂拥。前景却甚不明朗。显然。中国摩托车行业已是四面重围,前路满是拦阻。在如此环境中,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撕碎“禁摩令”,杀开一条血路,打开“禁、限摩”封杀下的城市市场。  相似文献   

14.
施善昌 《摩托车》2004,(11):11-12
城市禁止摩托车上牌照,看似影响了摩托车的生产、供应、销售,对摩托车行业的发展颇为不利。其实,由于禁摩的同时,也禁掉了摩托车作为个人交通工具这一主要功能,所以,因禁摩而受影响最大的恰恰是摩托车的使用者——最大多数的改革开放受益者。这也是我们在以人为本的大环境中讨论因“禁摩”而引发的种种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炎炎夏日,曾一度被认为与摩托车“绝缘”的北京却精彩连连,首先是第2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及零配件交易会让京城百姓“零距离”领略了摩托车的超凡魅力,再有就是五羊一本田在北京创办的“品牌文化概念店”正式开业吸引了众多摩托车“发烧友”的眼球,同期举办的“快乐赛道”活动更是让大众参与者体验到摩托车运动的速度与激情。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摩托车文化”已经成为摩托车行业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而企业打出“文化牌”也正当时。  相似文献   

16.
2006第五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将于2006年6月8-11日在享有“摩托车之都”美誉的重庆市召开,此展会经商务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国家级摩托车专业展会,这将是摩托车行业的一次盛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摩托车技术》杂志社将在展会同期举办“2006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技术论坛”。该论坛将着眼于目前摩托车行业普遍关注的技术和行业管理热点,邀请国内外专家作专题技术讲座,并邀请政府相  相似文献   

17.
于曰桂 《摩托车》2003,(4):13-14
目前,摩托车行业内正进行“CCC”认证。在这之前,我国各行各业(包括摩托车行业在内)普遍采用的是ISO9000国际认证。这是众所周知的。目前在汽车行业和部分摩托车配件行业内还在进行的又一种认证是QS-9000认证。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摩托车行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国际最高级别的:摩托车展之一——“第67届意大利米兰国际摩托车展览会”克服重重困难在意大利米兰如期召开,虽然本届展会规榭目比往届略有缩水,但参展企业的气势丝毫不减,观众的热情也非常高涨,这给受金融危机困扰的2009年增色不少,同时也给饱受金融危机冲击的摩托车行业带来一丝融融暖意。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禁牌”已成近年来业内的热门话题,它给摩托车行业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冲击,并且差一点断送了我最爱的选择(我在《摩托车信息》2001年第6期“艰辛摩托梦”一文中已述及此事)。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禁牌”声,摩托车行业真的会被窒息或剿灭吗?我急迫地想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真是天遂人愿,最近,母亲参加一个考察组赴东南沿海学  相似文献   

20.
中国摩托车产业历经60多年的风风雨雨走到了今天。回首过去,在这漫长的路途中,几代摩托车人有欢乐、有苦恼、有喜悦、也有惆怅。而今天,作为世界第一摩托车产销大国,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所遇到的问题都与过去截然不同,应当说,中国摩托车产业的“结构调整”这个历史性的命题就摆在我们面前,这是我国摩托车行业发展历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