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许多平面杆系桥梁分析软件仅提供梯形分块法的截面尺寸输入方式和截面几何特性已知或者有解析表达式的带有曲边的截面不便直接使用梯形分块法的问题,利用桥梁结构平面计算中截面等效的概念,提出了等效算法,构造了节线数不多于6的等效阶梯截面,推导了等效阶梯截面几何要素的一般计算公式,给出了圆形、圆环等几种常用截面形式的不多于6条节线等效阶梯截面尺寸计算的具体而又简捷的公式.  相似文献   

2.
两类桥梁构件截面的几何特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几何特征来看,尺寸渐变截面和复杂薄壁截面是桥梁构件的两大特点。提出了尺寸渐变截面几何特性可用FlexPDE软件计算,介绍了该种截面借助Excel可成批生成截面数据,导入软件FlexPDE中进行计算的过程。提出了复杂薄壁杆件截面可利用ANSYS的用户自定义功能进行几何特性计算,介绍了开闭口、分离式和复合材料薄壁截面的几何特性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3.
缓和曲线上桥梁几何尺寸及桩号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仰收 《公路》1995,(4):20-23
用解析几何方法推导了缓和曲线上桥梁几何尺寸及桩号的计算。  相似文献   

4.
为快捷、精确地计算波纹钢板截面几何性质,通过各截面几何性质的定义推导得出单位长度波纹钢板截面面积、惯性矩、截面模量、回转半径的精确计算公式,并将其编写为“波纹钢板截面几何性质计算器”程序。以两种波形为计算实例,将编写程序的计算结果与现有文献和CAD软件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CAD软件计算结果完全吻合,而现有文献中的计算结果均存在误差,为近似值。可见,推导的计算公式及编写的“波纹钢板截面几何性质计算器”程序可精确计算波纹钢板截面几何性质。  相似文献   

5.
李杰  赵旗 《专用汽车》1996,(2):23-25
确定汽车车架纵梁、横梁截面几何特性,是汽车车架结构有限元分析计算中的重要计算步骤,本文给出了确定汽车车架纵梁,横梁截面几何特性的一种简便而实用的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可以迅速,准确地确定汽车车架纵梁,横梁截面的几何特性。  相似文献   

6.
文中根据砼桥梁变截面高桥墩沿高度方向的刚度变化规律,建立了相应的分析计算模型,导出了在该计算模型下结构临界荷载的计算公式,为结构设计时进行尺寸优化提供了一种便捷的途径;将解析法与ANSYS软件所得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了所得解析公式的正确性;通过对白水冲特大桥左幅11“过渡墩进行稳定性分析和墩身参数分析,得到了桥墩坡度与稳定系数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阶梯变截面单排桩墩临界荷载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亚平 《公路》1993,(11):25-27
本文用刚度等效的方法使阶梯单排桩墩的变截面问题转化为等截面问题,从而推导出了简便,实用,计算精度较高的阶梯变截面单排桩墩临界荷载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对钢筋混凝土桥梁荷载试验检测过程中三种截面刚度取值方法全截面抗弯刚度、开裂截面抗弯刚度、开裂构件等效截面抗弯刚度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单梁静载试验工程实例,对这三种刚度取值方法进行了比较。建议在钢筋混凝土桥荷载试验检测过程中若混凝土尚未开裂采用全截面抗弯刚度,开裂则采用开裂构件等效截面抗弯刚度进行理论计算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组合截面桥梁结构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组合截面桥梁结构包括分层浇注混凝土结构桥梁以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等。近年来这类桥梁结构的工程应用越来越多,而这类桥梁结构的分析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计算问题。本文采用刚臂节点位移协调方法,用多个梁单元来模拟组合截面,建立组合截面桥梁结构施工全过程分析方法,并给出对比分析算例。  相似文献   

10.
2.3各构件的主要尺寸2.3.1拱肋形状与尺寸分析单从钢管对混凝土的箍紧作用着眼,采用圆形截面对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最为有效。但随着跨度的增大,圆形截面尺寸太大,为了提高抗弯能力,采取哑铃形截面,但哑铃形对抗平面外侧倾是不利的,必须配置强大的风撑,在总用钢量上不是很合理。根据作者  相似文献   

11.
针对山区峡谷桥址地形模型入口边界确定问题,以贵州省湘江特大桥桥址处地形为依托,选择维多辛斯基曲线作为地形模型过渡段的基本曲线形式,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不同曲线参数进行计算,并结合关联度权重确定法确定最优过渡段曲线参数。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几何缩尺比为1:1 500的桥位地形模型,分别进行了有、无过渡段地形模型的风洞试验,对比了地形模型有、无过渡段对桥位桥面高度处横桥向风速、风攻角以及桥梁总长1/4跨、1/2跨、3/4跨风剖面的影响。过渡段曲线的二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最优过渡段可有效降低模型边界后方气流等效风攻角,并最大程度地保持入流风速,减小过渡段后湍流度;设置过渡段后风速场分布特性与入流参考风速场分布特性的一致性较好。地形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曲线过渡段使风剖面逐渐抬升,气流过渡平缓,不存在明显的加速效应,剪切层发展较慢;设置过渡段后不同风剖面位置处平均风速较无过渡段时大,湍流强度较无过渡段时低;设置过渡段对桥梁主梁高度处风攻角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有、无过渡段时的风攻角变化趋势大致相同;采用优化后的过渡段使风剖面逐渐抬升,减小了"人为峭壁"对地形模型试验结果的影响,主梁高度处横桥向风速总体大于无过渡段时主梁高度处横桥向风速。  相似文献   

12.
YANG Qi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5):187-189,199
在路线线形受限的条件下,为追求城市桥梁简洁协调的美观效果,弯桥、宽箱梁桥以及斜交桥梁的上部结构截面形式更多的采用箱形截面,这些小曲率半径或者变宽斜交的桥梁与常规的直线或者大曲率半径上的桥梁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等方面差别较大。梁格法能够更加真实的反应出宽桥的实际受力情况,但是计算较为繁琐,耗时较久。通过分析单梁法及梁格法计算结果,以期通过提高单梁法分析结果富余量的方式来确保结构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沪蓉高速公路铁罗坪大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罗坪大桥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双塔双索面斜拉桥,跨径布置为(140+322+140)m。该桥主梁基本断面形式为边主梁;桥塔为H形,总高190.397m,塔柱采用空心五边形断面,在上塔柱锚固区采用U形预应力束加强,桥塔墩基础由24根2.4m的桩基组成;每个桥塔两侧布置19对斜拉索,斜拉索采用低松弛镀锌高强钢丝。从温度作用、汽车荷载作用、成桥阶段稳定系数方面对2种结构体系(墩塔梁固结体系和飘浮体系)进行比选,最终选择了对结构受力更为有利的墩塔梁固结体系。采用MIDAS Civil软件分别对该桥静、动力特性、抗风稳定性及地震反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受力均满足规范要求。该桥主梁采用悬臂浇筑施工,合龙顺序为先边跨、再中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悬臂拼装斜拉桥的线形控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余昆  李景成 《桥梁建设》2012,42(3):44-49
针对悬臂拼装斜拉桥的线形控制问题,以穗盐路斜拉桥为背景,提出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理论以钢箱梁制造线形为目标,进行主梁线形控制的方法。该桥为对称独塔双索面塔梁固结体系,采用MIDAS Civil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分析钢箱梁在不同施工临时荷载作用下的制造线形和安装线形。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安装线形随施工临时荷载的不同而改变,制造线形是结构的稳定量,只要保证梁段的无应力状态量一定,则无应力线形是惟一的;实桥安装时按制造线形夹角进行安装,无论施工过程如何改变,最终成桥阶段的内力和位移与理想目标状态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涉及对现状嘉闵立交的改造,主要介绍了嘉闵立交的改造方案,重点介绍了跨铁路廊道主桥工程的控制因素、设计特点及项目重难点。工程范围内的涉铁主桥采用异型连续钢箱梁T形刚构桥转体施工跨越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共7条铁路线路。漕宝路跨铁路主桥宽度非常宽、平面尺寸变化大、断面布置异形,桥梁纵坡达到6%。异形的结构布置带来了纵向、横向极不平衡转体的问题,通过精确配重、临时斜拉索辅助结构受力等措施,解决大跨度桥梁极不平衡转体的难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桥梁收缩徐变计算的有限元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将桥梁规范附录四中给出的混凝土徐变系数表达式用指数函数进行拟合,从而得到了徐变计算的递推公式。利用混凝土收缩应变规律推导出由收缩应变增量产生的单元等效结点力增量,并以此为基础,绘出了用初应变法进行节段施工混凝土桥梁的收缩徐变计算的有限元列式,编制了有限元程序。最后,以三跨等截面混凝土连续梁和长沙湘江北大桥主跨210m的混凝土斜拉桥为例进行了收缩徐变分析,且利用12年实桥现场观测结果验证了其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
桥梁静载试验中梁截面挠度的激光测试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大型桥梁结构截面挠度测量的光学方法。在桥塔架设一个自准直激光器,桥梁的待测截面设置接收屏,利用数码摄像机拍摄接收屏接收到的动静态激光光斑图像。通过标定及图像中心法处理,可以计算出所测截面的挠度。该方法在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动静载试验的静态挠度测试中作为补充方法在南汊悬索桥的L/8截面得以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激光摄影测试与全站仪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非对称混合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及静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鹏  丁望星 《桥梁建设》2012,42(1):54-59
荆岳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100+298) m+816 m+(80+2×75)m双塔非对称混合梁斜拉桥.在分析该桥主桥静力平衡特性的基础上,总结该类桥梁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原则,并以此为指导采用RM2006空间杆系程序对该桥主桥进行结构总体静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桥主梁钢箱梁段运营阶段上、下缘应力均以压应力控制,最大压应力分别为-135.40 MPa和-134.88MPa,控制值基本相当;混凝土梁段上缘压应力最大为-17.32 MPa,无拉应力出现;桥塔最大压应力为-15.56 MPa,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是一种美观、经济的桥型,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国内尚无此桥型的设计、养护规范,其结构设计、计算理论也不成熟,更无成熟的养护经验可借鉴。探索该桥型的常见病害及处治方法,对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保障桥梁安全是必要的、紧迫的。  相似文献   

20.
山岭隧道的进出口或穿越峡谷地区常存在浅埋段,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济、高效地完成隧道开挖支护施工成为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兼具明挖与暗挖优点的盖挖法已初步应用于山岭隧道浅埋段,但其支护设计方法尚需完善。为此,基于山岭隧道浅埋段盖挖施工特点及其盖拱几何模型,首先提出盖拱承载受力简化分析模型;其次,采用结构力学方法建立出盖拱支护结构内力简化计算方法,获得盖拱安全厚度确定方法,并考虑盖拱与拱脚过渡段的平滑缓和作用,构建出拱脚扩大基础的承载力与稳定性分析方法;然后,采用所建立的盖挖支护设计方法探讨隧道埋深、盖拱矢高、圆心角、半径与拱脚宽度等因素对盖拱支护结构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山岭隧道浅埋段盖挖优化设计原则;最后,采用所建立的盖挖支护设计方法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验证了工程实例典型断面盖拱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同时探讨了山岭隧道浅埋段盖挖支护设计方法及其优化设计原则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浅埋段盖拱宜与隧道支护结构完全接触,盖拱设计厚度不宜大于0.6 m、内侧圆心角不宜小于120°;盖拱与拱脚应设置平滑缓和的过渡段,提高拱脚地基承载力能有效减小拱脚扩大基础的宽度;隧道初衬钢拱架浇筑于盖拱内不仅能保证盖挖时隧道初期支护封闭成环,还能提高盖拱稳定性;地基注浆加固锚杆不仅能提高地基承载力,还能增强拱脚基础的水平抗滑移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