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多次成功实施海上救助,保护了国内外渔民的安全,受到普遍赞誉。2006年、2007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对南海海上成功救助行动的批示: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海上安全监管和搜救工作。  相似文献   

2.
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多次成功实施海上救助,保护了国内外渔民的安全,受到普遍赞誉。2006年、2007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对南海海上成功救助行动的批示: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海上安全监管和搜救工作。  相似文献   

3.
《航海技术》2007,(2):F0004-F0004
交通部南海救助局主要担负中国南部海域及珠江口的救助工作。目前拥有各类船舶19艘,包括8000kW的“南海救川”轮和“南海救112”轮、6000kW的“南海救131”轮等新型大功率专业救助船,“南海救201”、“南海救208”、“南海救209”等快速救助船。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三沙海上救助中心揭牌,标志着三沙海上救助中心正式开始运行。三沙海上救助中心承担实施三沙周边海域应急救助和抢险工作,为区域内救助船舶、航空器实施救助任务提供支持和保障。三沙海上救助中心正式运行,将进一步优化南海救助力量布局,为建立中国救捞24小时管辖海域应急救援网络夯实基础,对保障南海海上人命环境财产  相似文献   

5.
唐宇  张富 《中国水运》2014,(11):63-64
截止2014年3月10日,南海救助局成功救助海上遇险船舶840艘,遇险人员13,268人,获救财产价值人民币274亿元.海上事故频发,我们在保证救助安全的同时,也必须强调安全救助.如何对海上救助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选择安全的措施,以达到消减和控制风险的目的,就成为我们迫急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文中将以实例,探讨浅水区救助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
广东海域近日事故频繁,南海救助局两艘救助船舶奉命出动,保障海上船舶航行安全又立战功。[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救助船舶进行海上搜救时的自身安全,以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常见的4类救助船舶为代表性船舶,考虑风、浪、流和能见度等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大量的专家问卷调查结果,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救助船舶南海海上搜救风险评估模型,研究在不同气象海洋环境条件下,救助船舶在航行和实施救助过程中自身的风险程度.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南海的...  相似文献   

8.
文中以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为例,通过笔者近几年来参与海上渔船、渔民遇险事件救助的实践,对在救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希望对渔船安全管理和海上搜救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目前南海救助局功率最大、装备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海洋救助船完工交付使用。交通部救助系统主力船型、南海救助局首艘8000千瓦海洋救助船(南海救111)于3月16日在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完工交付。8000千瓦海洋救助船的完工,成为国内迄今自行设计、建造的交通救助系统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是救助新体制运行的第一年,也是南海救助局建局后第一个工作年.全局干部职工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黄菊副总理"关键时刻能冲得上去,救得下来"的重要指示和交通部党组提出的"三精两关键"总体工作目标,较好地完成了责任海区值班待命和抢险救助任务,初步建立起与救助新体制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保证救助的各项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开创了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正> "南海救115"轮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和黄埔造船有限公司共同研制,主机功率为8000千瓦,总长97.789米,型宽15.2米,型深7.6米,排水量4405.885吨,航速大于20节,自持力30天,无限航区,可抗12级风浪。该船为全焊接式钢质船体,采用双机、双可调螺距螺旋桨、双流线型悬挂式襟翼舵,前倾式船首,带球首,尾部为巡洋舰式船尾,在船首尾设有管状式侧推装置。该船目前已成为我国远洋救助主力船型,成为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远洋救助的新利器。由于该船强大的救助功能,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南海海区的救助能力。在此之前,南海救助局已拥有3艘8000千瓦同型救助船列编,镇守南海海区,为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巨大贡献。与此前交付的同系列船相比,"南海  相似文献   

12.
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成立于2003年6月28日,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交通运输部有关海上救助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负责在我国沿海及相关水域的国内外船舶、水上设施和在我国沿海水域遇险的国内外航空器及其它方面的水上人命救助;负责以人命救助为目的的海上消防;承担以人命救助为直接目的的船舶和水上设施及其它财产的救助。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中国沿海地区初步具备了空中救助能力,但尚未覆盖全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南海三沙地区缺少空中远程救助力量。为改变这种状况,建议在三沙地区尽快设立交通运输部南海第二救助飞行队,以便为南海中远端人命救助与生态环保做出应有贡献。一、在三沙地区设立南海第二救助飞行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三沙地区设立交通运输部南海第二救助飞行队不仅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而且具有可行性,既有法理依据,又有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航海业的飞速发展,船舶数量与日俱增,海损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日益增多,危及水上人命、财产安全,各国的专业救助船舶也因此不断发展壮大。文中结合大型专业救助船舶水上救助服务工作实际,探讨了大型救助船在救助准备工作、救助方式方法以及救助工作的注意事项,为更好地开展救助服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南海海难救援中救助飞机优选研究不全面的现状,以最常发生的海上落水人命救助为例,对救助飞机设计指标、南海救助影响因素、人命事故特征进行分析,遴选影响救助飞机优选的属性指标,并通过熵值法确定各属性的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适用的救助飞机进行评价排序,得出救助飞机的优选方案。最后通过相似度比较与专家实际打分验证,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的优选方案与实际选派方案一致,表明将该方法应用到南海海难救助飞机的优选中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正所属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的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这支翱翔在我国南部海区的"南海神鹰",多年来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出色地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截止2018年2月25日,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累计飞行11305小时,执行救助任务879起,救助遇险人员954人,有力地支撑了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张鹏  李军 《珠江水运》2004,(7):50-50
2004年6月4日,交通部南海救助局成功救出被困在翻沉难船舱内的2名遇险者,创造了海难救助的又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由中国船级社(CCS)执行建造检验、入CCS船级的我国首艘深海救助作业母船"南海救102"交付入列,正式列编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使用。"南海救102"是一艘12000KW大型巡航救助船,具备在6000米水深水下扫测定位的救助能力,是我国第一艘同时具备空中、水面、水下综合搜寻能力的海上专业救助船。该船船长127米,宽16米,满载排水量7300吨,最高航速可达20节,续航力达到16000海  相似文献   

19.
《广东造船》2006,(4):37-37
由英辉南方造船(番禺)有限公司建造的南海近海快速救助船“南海救201”,于2006年11月28日举行了隆重的交船仪式。前来参加交船仪式有交通部原副部长洪善祥、交通部救助打捞局副局长王振亮、交通部南海救助局领导,以及广东海洋局、广州打捞局、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海洋局南海分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救捞体制的重大改革,派生了北海、东海、南海以“人命救助”为主的3个救助局,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但是,历史遗留的人员老化、结构不合理、设备和手段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救助工作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落实部党组提出的“三精两关键”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部局领导抓紧内部和外部训练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